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玩具買了那麼多,娃喜歡的竟然是……

美國這邊有個傳統, 在寶寶出生前幾周, 閨蜜們會給孕媽弄一個baby shower, 給還沒出生的寶寶送禮物。 當時蘇媽的朋友們也給我開了這麼一個小趴體, 收到了好多衣服、玩具, 大家還用尿不濕給蘇媽做了個萌到哭的baby shower cake:

蘇寶出生了, 我才發現我屯那些潮爆的小衣服沒有什麼機會穿, 成天睡覺的新生寶寶基本上都穿那幾件棉質連體衫, 醒著的時候也不過是餵奶換片兒, 哪有什麼時間打扮娃和拍照啊。

蘇寶大一些後, 開始對玩具感興趣了, 不過很快我發現她喜歡的玩具不多。 對很多玩具都是五分鐘熱情,

Advertisiment
拿到手後“啃咬扔三部曲”,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其中不乏蘇媽下血本買回來的有N多按鈕的複雜玩具, 真是心塞。 好吧, 自己玩玩得了……

蘇寶半歲時我們參加了美國這邊父母陪伴的早教, 發現早教班玩具並不多, 一次上課老師用的教具之一竟然是幾把刷子。 後來我慢慢的我發現, 開發寶寶每個階段的發展需求, 比如顏色認知、感官發育、精細運動、物體恒存意識、空間意識等, 確實需要一些優質玩具來輔助, 但同時一些簡單的家庭用品也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甚至這些東西在寶寶心目中比玩具更好玩。

洗菜盆

蘇寶8個月的時候, 我做飯會把她放在廚房地板上, 給她一些鍋碗瓢盆打發時間。


我發現她對家裡那種有洞的洗菜盆特別感興趣,

Advertisiment
總是不厭其煩的把小勺子塑膠碗之類的東西撿起來放進去拿出來, 再放進去再拿出來。 而且她對各種物品放進盆裡發出的聲音也很著迷。 蘇寶一歲半後, 我們經常會用洗菜盆玩這個”穿繩“遊戲:

把碎紙機裡彩紙的細條拿出來, 穿進菜盆上的洞洞, 彩紙也可以用軟吸管、細繩取代。 蘇寶每次都能玩上十幾分鐘, 既能鍛煉精細運動能力, 又解放了媽媽的時間來做飯。

紙杯

聚會剩下來的紙杯可以做非常好的玩具, 因為它輕, 很小的寶寶也能拿得動。 在之前的文章也和大家推薦過紙杯的玩法, 一歲以下的寶寶就可以玩。 比如把它們堆起來變成紙杯塔, 寶寶能在爸媽幫助下輕鬆的堆積和推倒:
寶寶兩歲後,

Advertisiment
紙杯還可以做親子手工素材, 這些好玩的動物紙杯、聖誕紙杯是怎麼做出來的, 在以後的文章裡蘇媽會慢慢寫:

紗巾

紗巾也是美國兒童圖書館和早教班用得最多的認知工具, 常見玩法就是把紗巾蓋在寶寶頭上, 然後和寶寶玩躲貓貓:


五顏六色的紗巾對寶寶的視覺發育是很好的刺激, 即使是還不會坐的寶寶, 大人也可以輕輕握著寶寶的手, 撫摸紗巾沙沙的質感, 是種簡單的感官遊戲。

刷子

第一次知道刷子也可以用來做感官遊戲, 是在美國這邊上早教時, 老師拿著一把粉刷牆的軟刷, 輕輕的刷小寶寶們的腳心和手臂, 寶寶對這種癢癢的新鮮感非常著迷。

後來帶蘇寶去社區的游泳池, 發現原來刷子這個玩具好流行啊,

Advertisiment
孩子們特別喜歡用它沾上水, 在水泥地上刷出一條條的印跡, 幹了又可以繼續做畫, 還不用擔心衣服弄髒:

瓶子

相信每個寶寶家裡都有些大大小小空瓶子吧, 在娃的眼裡它們可好玩了。 寶寶一歲前, 可以找一些透明的小塑膠瓶, 在裡面裝上沙子, 豆子或者幾枚硬幣, 寶寶拿著晃動就能發出不同聲音, 是很好的聽覺啟蒙。

(感官瓶子)

我還會在瓶子裡用食用色素和清水混合, 五顏六色的很炫酷, 蘇寶經常拿起一個搖搖, 再拿另外一個看看, 臉上一會吃驚一會愉快的表情很好玩。

等寶寶再大一些, 就可以在你的”認知瓶“裡加入其它元素了, 比如閃粉啦、珠子啦、紐扣啦、彩色橡皮筋什麼的, 大家自由發揮就好:


除了感官瓶,

Advertisiment
還可以給寶寶做促進觸覺發育的感官板(戳這裡看製作方法)。 但要提醒大家做“感官瓶”儘量用蓋子大的那種廣口瓶, 如果用礦泉水瓶的話, 務必要在大人陪同下和寶寶玩, 避免寶寶誤吞瓶蓋。 安全是第一位的, 別嫌蘇媽囉嗦哈。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