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一位美國母親的敘述:
“兒子在很小的時候, 就特別喜歡到外邊去玩, 常常在風裡、雨裡自尋快樂。 一朵不知名的花、一群小螞蟻, 都會使他高興得忘乎所以, 玩得興致高昂。
夏季的一天, 我和3歲的兒子很早就吃完了飯。 我帶著小板凳和毛線活, 孩子拎著小塑膠桶, 裡面放著小鏟子、小叉子, 在一個大沙堆旁, 兒子站住了, 奶聲奶氣地對我說:媽媽, 就在這玩吧!這有這麼多沙子。 我欣然同意了。 於是, 兒子歡呼著爬上沙堆玩了起來。 只見他一會兒往小塑膠桶裡裝沙子, 一會兒又在沙堆上掏洞壘壩, 忙得不亦樂乎。
Advertisiment
大約到了10點多鐘的時候, 又來了3個年齡和兒子差不多的小孩子。 這4個小孩子在大沙堆上爬來爬去, 高興得大叫大嚷的, 在暖洋洋的陽光下, 孩子們一個個眉飛色舞, 一副童趣盎然的快樂畫面。
過了一會兒, 那3個小孩子被家長叫走了。 雖然只剩下兒子一個人, 但他的興趣卻絲毫不減, 繼續玩著。
很快就到了中午, 玩了一上午的兒子變得像泥猴一樣。 這時, 他疲倦地住了手:“媽媽, 回家吧。 ”我故意逗他:“玩吧, 再玩一會兒!”兒子又玩了一會兒, 終於堅決地爬下沙堆:“媽媽, 不玩了, 我餓了!”看到孩子確實是玩夠了, 我便帶著他一道回家去做飯。
Advertisiment
吃完飯以後, 我燒了一大盆水, 把孩子放進去洗澡, 還放了幾個塑膠小玩具。 孩子在水中又玩了很長時間, 直到他自己不願意再玩了才出來。 洗完澡上床, 兒子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圓圓的小臉上掛著愉快而滿足的笑容……”
國內的一些父母可能會不顧孩子的感受, 往往在孩子玩得興頭上硬讓孩子去做父母想要他做的事。
而對於國外的一些父母而言, 孩子玩的時候就讓他盡情地去玩, 誰也沒有權利剝奪孩子玩的權利。 當孩子在玩的時候, 如果到了吃飯的時候, 父母會去叫孩子一聲, 如果孩子餓了, 他自然就會回來吃飯。 如果他不想吃而要繼續玩, 父母也不會強求。 因為他們認為,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他有自己選擇的權利。
Advertisiment
孩子的天性就是按照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去從事某項活動, 從中享受喜悅和快樂。 只要是正當的活動, 做父母的都應該支持。 俗話說:淘丫頭出巧的, 淘小子出好的。 愛玩、會玩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