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玩耍是孩子探索世界的管道

蹲下來, 和孩子一起看世界
站在孩子的高度和角度, 你會看見一個和我們成人完全不同的世界。 但是, 平時你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了嗎?你看見孩子眼裡不一樣的世界了嗎?

孩子看見的不一樣

曾經有個媽媽帶孩子去逛商場, 她覺得孩子一定會喜歡這個熱鬧非凡的場所, 可是和她想的完全相反, 孩子在商場裡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甚至有點害怕, 吵著要出去。 媽媽不明白, 一向喜歡玩的孩子怎麼會排斥又漂亮又熱鬧的商場?但是當她蹲下來詢問孩子原因的時候, 她明白了, 在孩子的角度, 只能看見一條條的人腿,

Advertisiment
以及一些高高的櫃子, 一點也不能讓人賞心悅目, 反倒讓人非常不舒服, 而以大人的高度, 是看不見這些的。

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 家長應該蹲下來,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 掌握孩子的聽覺、視覺與理解特性。 許多爸媽會從大人的角度, 和小孩互動, 間接或直接安排甚至命令孩子怎麼做、怎麼玩、玩什麼。 其實小孩就是小孩, 他身體和思想的高度都還有待成長, 如果站在大人的立場, 就很難明白孩子的喜怒哀樂。

你蹲下來了嗎?

成人有自己固定的思維, 也有自己已經成形的人生觀、價值觀, 因此, 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 也習慣了用自己的角度出發, 去衡量這件事情到底是什麼樣的, 或者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孩子的心理。

Advertisiment
如果這樣, 那家長永遠也猜不到孩子在想什麼, 因為你們的出發點、角度和孩子完全不同。 孩子的各種觀念和各種社會經驗都還在慢慢累積的階段, 他還沒有經歷過你所經歷的那些風風雨雨, 所以同一件事情, 他看見的和你看見的可能完全不一樣。

就像很多人都看過的那個廣告一樣, 小女孩流暢地在鋼琴上彈完一曲, 大人紛紛鼓掌叫道:“再來一遍。 ”大人的意思是:“你彈得很好, 我們想再聽一遍。 ”是鼓勵, 也是讚揚, 可是孩子沒有出現預期中的笑臉, 反倒掉下眼淚, 睜著無辜的大眼睛說:“我又沒有彈錯, 為什麼要再來一遍?”可愛的孩子, 她把大人的稱讚看成了懲罰。 為什麼兩代人的差異如此巨大?因為他們看問題的角度是不一樣的。

Advertisiment

蹲下來, 你才能走進孩子的世界, 知道在他的高度, 能看見什麼, 才能和孩子有效地溝通和交流。

蹲下來的4個理由

大人們總會覺得自己是對的, 自己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 其實換位思考一下, 才能明白, 孩子究竟要什麼, 大人給的, 是否就是孩子想要的。

1 更好瞭解孩子的需求

站在孩子的角度, 才能知道孩子需要什麼, 不需要什麼, 哪些做法對孩子是好的, 而哪些做法是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的。 只有蹲下來, 才不會用大人高高在上的態度, 自作主張地決定孩子該幹什麼, 才能發現, 現在怎麼做, 才是最適合孩子的成長和發展的。

2 切身體會孩子的感受

大人總會把自己的經驗和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

Advertisiment
覺得我在某個場合有什麼樣的想法, 孩子一定也是這麼想的。 實際上, 孩子由於和你的經歷並不相同, 感受也會完全不一樣。 可能讓你開心的事情, 他並不開心, 你喜歡的場合和物品, 也未必能博得他的歡心。 試著想想, 在孩子的角度, 他會怎麼想?這樣你才能知道孩子內心的想法, 才不至於用你的想法代替孩子的想法。

3 更有效地和孩子溝通

如果你連孩子想什麼都不知道, 怎麼能很好地和孩子溝通呢?只有願意蹲下來的父母, 才能在同一個水平線上和孩子對視, 用“平等”的心態和孩子交流, 不是高高在上的長輩。 站在孩子的角度, 家長才是真正地為孩子考慮, 親子間的溝通和交流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親子感情也會更進一步。

Advertisiment

4 促進孩子的發展

只有瞭解孩子, 才能促進孩子的發展。 和孩子處在同一角度, 想想如果自己是個小孩子, 會怎麼對待這件事情, 這樣才能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和建議, 讓孩子的發展更為順利。 如果總是站得高高在上, 根本就不可能瞭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 不能給出合適的指導, 或按自己的標準和想法來要求孩子, 那樣反而會害了孩子。

怎麼對待孩子的不一樣?

很多時候, 家長發現孩子總會出現一些“幼稚”的做法和語言, 這些時候, 家長要麼覺得可愛而一笑了之, 也可能因為孩子的做法違背了自己的標準而發火。 在同一件事情上, 當孩子表現出和你不一樣的看法時, 要怎麼做?

1 理解孩子

千萬不要因為孩子的想法和你不一樣, 就輕易去否定他,覺得他做錯了。相反,孩子做什麼都是追隨自己的內心的,他不會考慮到這樣那樣的因素,只要這是他喜歡的、他認為可以的,他都會按自己的想法做,道德標準和各種觀念還不成熟的他們,難免會做出你不能理解的事情,但是這是他最真實想法的體現,家長要先有同理心,理解孩子。先理解孩子的想法,接著才能採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告訴他怎麼做,也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2 探索孩子的內心

孩子的想法和做法都不是毫無依據的,都直接體現了他的內心,是喜歡還是不喜歡,所以看見孩子做出你不認同的行動,先別忙著去批評他,想想看,如果你也是個孩子,你為什麼會這樣做。站在孩子的角度,才能看清孩子內心,明白孩子的小腦袋裡到底在想些什麼。

3 “降低”標準,鼓勵孩子

孩子由於年齡的限制,他的認知能力和動手能力都很難達到你的高要求,所以不要為孩子完不成你的要求而生氣,不要因為他跟不上你的腳步而斥責他。在要求孩子的時候,你應該同時把你的標準降低到孩子的高度,對他的行為給予鼓勵,而不是拿他和你相比,看他還相差多遠。

4 在孩子的行為裡反省

很多時候,因為孩子的單純,他們的做法和想法反而值得大人學習。一天,某個家長看見自家的寶寶認真地蹲在花盆前,一本正經地和裡面的花朵說話,爸爸奇怪地問:“寶寶,你在做什麼?”孩子回答:“爸爸,我看著花兒說話,它就能聽見了。”爸爸有點羞愧地說:“爸爸以後一定也看著別人的眼睛說話。”

小小的孩子還不懂人情世故,但他們沒有功名利祿之心,也沒有各種各樣的束縛,純潔的心靈還不曾被污染,因此他們的行為舉止反而更加光明磊落,大人不要用成人世界的標準,抹去孩子的純潔。

看懂孩子的玩耍

“我家的孩子太愛玩了,真的讓人頭痛。”當你因為孩子天生俱來的“本事”而大傷腦筋或感到麻煩,甚至擔憂他因此耽誤學習、跟不上別人時,其實,你極有可能弄錯方向了。孩子最主要的任務,不是學這個學那個,而是玩,在遊戲中學習,在玩耍中發掘潛能。若是你按照自己的要求逼他學習,那就適得其反了。

玩耍是孩子探索世界、學習成長的最佳管道。孩子通過玩耍,碰觸對他而言是陌生且充滿各種可能的人、事、物;也通過玩耍,反復嘗試和練習。對他來說,熟悉的世界運作模式,即是那個遊戲的小世界,在大人看起來真的很小,但是對孩子來說,小世界裡卻可以在每次的遊戲中,擁有許多不同的大發現和大挑戰。

大人不僅要支持孩子遊戲,還要陪著孩子一起遊戲。當然,大人陪孩子一起玩耍的基本守則,應該建立在與孩子的“對等平視關係”上,而非傳統上對下的觀點,孩子才是遊戲互動關係中的主角。

蹲下來,是對孩子的尊重

蹲下來看著孩子,蹲下來和孩子說話,蹲下來和孩子一起遊戲……你的這個小小的舉動,實際上是對孩子莫大的尊重,不會讓孩子出現“低人一等”的感覺,也不會覺得你是在拿家長的身份壓制他、命令他。從心理上,對蹲下來和自己說話的父母,孩子的接受度也更大,他不會有被壓迫的感覺,不會因為父母的“高高在上”而產生壓力甚至叛逆的心理。

當批評做錯了事情的孩子時,不要居高臨下地斥責他,蹲下來,看著他的眼睛告訴他錯在哪裡;對孩子有什麼要求時,蹲下來,告訴他你想他怎麼做;不知道孩子在想什麼時,蹲下來,用孩子的思維思考一下;看見孩子好奇地盯著什麼時,蹲下來,看看在他的角度能看見什麼精彩的內容……

不要總是拿出你家長的身份,命令你的孩子該怎樣做,不願意放下你的權威。不要讓你的孩子總是仰視你,他也需要你在平等的位置上,給他指導和幫助。願意蹲下來的父母,才可能尊重孩子的感受,才能切身體會孩子為什麼會有你不能理解的舉動。

結語

雖然並非每位父母都能熟稔于和幼兒的互動對答技巧和遊戲方式,但是每個大人都曾經是孩子,也都隱藏有一顆童心,只是常常會忘了啟動那顆童心的“魔法咒語”罷了。其實竅門很簡單,那就是蹲下來。蹲下來,不僅能拉近和孩子的空間距離,還能拉近和孩子心靈的距離;蹲下來,你和孩子之間才是平等的;蹲下來,你才能看見孩子眼裡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小小的一蹲,你和孩子都將跨進一大步。

就輕易去否定他,覺得他做錯了。相反,孩子做什麼都是追隨自己的內心的,他不會考慮到這樣那樣的因素,只要這是他喜歡的、他認為可以的,他都會按自己的想法做,道德標準和各種觀念還不成熟的他們,難免會做出你不能理解的事情,但是這是他最真實想法的體現,家長要先有同理心,理解孩子。先理解孩子的想法,接著才能採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告訴他怎麼做,也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2 探索孩子的內心

孩子的想法和做法都不是毫無依據的,都直接體現了他的內心,是喜歡還是不喜歡,所以看見孩子做出你不認同的行動,先別忙著去批評他,想想看,如果你也是個孩子,你為什麼會這樣做。站在孩子的角度,才能看清孩子內心,明白孩子的小腦袋裡到底在想些什麼。

3 “降低”標準,鼓勵孩子

孩子由於年齡的限制,他的認知能力和動手能力都很難達到你的高要求,所以不要為孩子完不成你的要求而生氣,不要因為他跟不上你的腳步而斥責他。在要求孩子的時候,你應該同時把你的標準降低到孩子的高度,對他的行為給予鼓勵,而不是拿他和你相比,看他還相差多遠。

4 在孩子的行為裡反省

很多時候,因為孩子的單純,他們的做法和想法反而值得大人學習。一天,某個家長看見自家的寶寶認真地蹲在花盆前,一本正經地和裡面的花朵說話,爸爸奇怪地問:“寶寶,你在做什麼?”孩子回答:“爸爸,我看著花兒說話,它就能聽見了。”爸爸有點羞愧地說:“爸爸以後一定也看著別人的眼睛說話。”

小小的孩子還不懂人情世故,但他們沒有功名利祿之心,也沒有各種各樣的束縛,純潔的心靈還不曾被污染,因此他們的行為舉止反而更加光明磊落,大人不要用成人世界的標準,抹去孩子的純潔。

看懂孩子的玩耍

“我家的孩子太愛玩了,真的讓人頭痛。”當你因為孩子天生俱來的“本事”而大傷腦筋或感到麻煩,甚至擔憂他因此耽誤學習、跟不上別人時,其實,你極有可能弄錯方向了。孩子最主要的任務,不是學這個學那個,而是玩,在遊戲中學習,在玩耍中發掘潛能。若是你按照自己的要求逼他學習,那就適得其反了。

玩耍是孩子探索世界、學習成長的最佳管道。孩子通過玩耍,碰觸對他而言是陌生且充滿各種可能的人、事、物;也通過玩耍,反復嘗試和練習。對他來說,熟悉的世界運作模式,即是那個遊戲的小世界,在大人看起來真的很小,但是對孩子來說,小世界裡卻可以在每次的遊戲中,擁有許多不同的大發現和大挑戰。

大人不僅要支持孩子遊戲,還要陪著孩子一起遊戲。當然,大人陪孩子一起玩耍的基本守則,應該建立在與孩子的“對等平視關係”上,而非傳統上對下的觀點,孩子才是遊戲互動關係中的主角。

蹲下來,是對孩子的尊重

蹲下來看著孩子,蹲下來和孩子說話,蹲下來和孩子一起遊戲……你的這個小小的舉動,實際上是對孩子莫大的尊重,不會讓孩子出現“低人一等”的感覺,也不會覺得你是在拿家長的身份壓制他、命令他。從心理上,對蹲下來和自己說話的父母,孩子的接受度也更大,他不會有被壓迫的感覺,不會因為父母的“高高在上”而產生壓力甚至叛逆的心理。

當批評做錯了事情的孩子時,不要居高臨下地斥責他,蹲下來,看著他的眼睛告訴他錯在哪裡;對孩子有什麼要求時,蹲下來,告訴他你想他怎麼做;不知道孩子在想什麼時,蹲下來,用孩子的思維思考一下;看見孩子好奇地盯著什麼時,蹲下來,看看在他的角度能看見什麼精彩的內容……

不要總是拿出你家長的身份,命令你的孩子該怎樣做,不願意放下你的權威。不要讓你的孩子總是仰視你,他也需要你在平等的位置上,給他指導和幫助。願意蹲下來的父母,才可能尊重孩子的感受,才能切身體會孩子為什麼會有你不能理解的舉動。

結語

雖然並非每位父母都能熟稔于和幼兒的互動對答技巧和遊戲方式,但是每個大人都曾經是孩子,也都隱藏有一顆童心,只是常常會忘了啟動那顆童心的“魔法咒語”罷了。其實竅門很簡單,那就是蹲下來。蹲下來,不僅能拉近和孩子的空間距離,還能拉近和孩子心靈的距離;蹲下來,你和孩子之間才是平等的;蹲下來,你才能看見孩子眼裡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小小的一蹲,你和孩子都將跨進一大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