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家長望子成龍, 恨不得在幼兒時期就將所有的知識都灌輸給孩子, 完全將玩與學分離開來, 忽視了玩的重要性。 現在幼稚園小班的家長就非常注重各種知識的學習, 早已將唐詩宋詞、數學、英語教給孩子。 當從幼兒口中說出一句句唐詩、一個個英語單詞, 家長、老師當然會感到欣慰, 但是否問過幼兒:“你高興嗎?你學得開心嗎?”這種完全忽略玩與學的融合, 而只剩下學的做法發人深思。
一、玩與學的關係
玩在傳統觀念中是貶意的, 認為“玩”會耽誤“學習”;“學”則是積極的。 以往的觀念將兩者完全割裂,
Advertisiment
幼兒為什麼不願學習, 事實是想“玩”, “學”過於枯燥, “玩”才是幼兒真正想做的事。 我們應該認識到, 玩對幼兒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是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在玩中幼兒能無意間學到許多, 但會出現盲目性, 因此注意將玩與學有機結合, 將“玩”有機注入“學”中, 尤其對於小班幼兒。
陳鶴琴先生指出“兒童是以遊戲為生命。 ”我將各種活動(音樂活動、語言活動、數學活動、美術活動、體育活動等)都稱作為遊戲,
Advertisiment
這種“玩”又于他們自由地“玩”不同, 是為孩子創設一定的“玩”的人為環境, 在此情境中適當地施加一定的影響, 使孩子在安全沒有感受到這種影響中學習。 一板一眼的學習學到的並不多, 在“玩”中“學”, 在“玩”中“玩”, 才更有收穫。 可見“玩”可以促進幼兒在各個領域的發展。
二、關於“玩”的指導
“玩”伴隨著幼兒的每個角落, 玩中有樂趣, 玩中有學問, 各種活動中都可運用“玩”的手段。 玩與學相結合應注意以下幾點。
1、有意性玩的環境創設自然
有意性玩中“玩”的方式來源於無意性玩,
Advertisiment
2、注意觀察無意性玩
無意性玩包括幼兒對各種事物玩的方法、認識程度及對事物、現象的興趣點, 注意觀察孩子的行為。 活動“多彩的泡泡”便是來自于無意性玩:一次孩子們在盥洗室洗手時看到水池裡有保育員洗餐具留下許多的洗潔精泡泡便用手搗弄起來。 發現幼兒的喜好, 及時利用于有意性玩中, 對幼兒進行一些引導, 使其對玩的方法有一突破。
3、注意材料投入的循序漸進性
幼兒瞭解新鮮事物、接受新玩法都需要一個過程, 不能一步登天, 注意循序漸進。 例如我們本學期開展的遊戲“做泡泡畫”就是如此,
Advertisiment
有人說幼兒天生是玩家, 玩是幼兒的天性, 幼兒樂意玩、喜歡玩, 幼兒的生活以玩為主, 我們不能過早地抹殺幼兒的玩, 讓他們投入到學習的狀態。 幼兒離不開玩, 也需要學, 玩與學相結合, 才“學”得快樂, “做中學, 做中教, 做中求進步”。 快把玩還給幼兒, “玩”是幼兒成長的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