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常聽到和讀到:“孩子越來越難搞”或“現在的孩子很難教”這類的話。 總歸一句“從前樣樣都比較好”。
沒錯, 當我們自己還是小孩的時候跟今天的小孩是不一樣的。 但是我們以前是比較好的小孩嗎?我們的父母有很多事情的做法都跟我們不同─但他們以前真的是比較好的父母嗎?
我們正嘗試不要重蹈我們自己父母的覆轍。 我們想要以不打罵、不嚴懲、不威脅恐嚇、以坦率的態度來討論性教育……我們想以這樣的方式來教育我們的小孩。 大部分做父母的也都辦到了。 因害怕受罰所以服從─這個觀念在三十年前還被普遍接受,
Advertisiment
今天的我們賦予孩子更多發展自己個性的權利, 致力於開發他們的才能, 給他們更豐富的刺激, 這全都勝過我們自己孩提時的經歷。
從前沒有樣樣比較好
我們當中誰小的時候有自己的房間?誰可以在眾多運動項目或樂器中挑選?誰可以享有自由坦然的性教育?誰學會了落落大方地走向大人並提出令人不愉快的問題?
為人父母的我們今天可以為許多進步感到驕傲, 更可以為我們的孩子感到驕傲。
我們的孩子運氣不錯, 而且也不比過去任何一代的孩子差。 每個時代的父母跟孩子之間都有問題。 許多今天需要藥物或心理治療的大人, 到現在都還在承受當年封閉的教育所造成的痛苦後果。
Advertisiment
盡心盡力的父母
教育變得比較公開。 很多父母比較會自我批評, 不再羞于向兒科醫生或心理學家談論他們的問題。 他們想獲得充分的資訊並勝任為人父母的任務, 所以他們去聽相關的演講, 閱讀有關兒童教育的書籍, 會在幼稚園或在家裡與其他家長碰面並交換經驗。
很多受過良好教育的媽媽中斷其職業生涯, 將心思完全放在孩子的教育培養及家務上。 她們將來很難甚至完全不可能再進入職場, 但她們也都默默接受。 另一些繼續上班的媽媽又必須把家務、小孩和工作協調好, 她們平衡這些不同任務的能力令有些優秀的職業經理人都相形見絀。
以前的時代從來沒有像今天有這麼多的單親媽媽。
Advertisiment
她們投注這麼多的心力, 卻仍會遇到那麼多的問題, 其實是因為人們經常只關注不成功的那部分。 這樣看起來父母似乎是失敗了。
失落感特別大的是那些辭掉工作, 完全奉獻給家庭和孩子的年輕媽媽。 “你整天又沒別的事做, 這樣還連孩子都帶不好!”這種指責是許多全職媽媽必須面對的。 而這些責備的話, 不管有沒有說出口, 經常是來自自己的另一半, 因為他在下班後或週末時想要擁有自己安靜的休息時間。
不過很多媽媽也給自己很大的壓力:“我絕對要把所有的事都做對!”這些媽媽很容易陷入困境:會為了自己和孩子所犯的諸多錯誤和問題生氣,
Advertisiment
態度不確定就會讓步
當父母自己態度不確定時, 會影響他們對待孩子的方式。 而擔心自己可能會犯錯的影響就是:當父母不確定自己要什麼, 又不敢作出果斷堅定的處置時, 孩子會突然“大權在握”。 因為不管孩子是六個月、三歲或十歲大, 都能感受到父母態度不夠確定。 這時, 他們可以完全隨心所欲地按自己的意思來。
若父母行事不夠自覺, 且目標不夠明確, 便會啟動一連串嚴重的惡性循環。
如果父母只是暗自想著:“希望他馬上停止尖叫”或“孩子要什麼, 我就做什麼─重點是, 不要再鬧了”, 這樣會發生什麼事呢?
這種情況下, 孩子的要求會越來越多,
Advertisiment
有時候父母只把一個範圍內的主導權留給孩子。 上床睡覺的權力之爭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可是很多情況下, 好比穿衣服、吃飯、打掃整理, 或是手足之間的相處, 都會為了一點小事而弄得緊張不安又“雞飛狗跳”。 “我的小孩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或“我想做什麼就做, 反正我的小孩根本不聽話”─這些都是我們在門 診裡經常從神經緊繃的父母口中聽到的話。 有時孩子的這類稀鬆平常的問題會發展出乖張的行為, 最後甚至在幼稚園和學校裡也造成困擾。
碰到這些問題的父母對孩子的發展不是漠不關心。他們知道對孩子需要設限,孩子不會“自動”長大。這些家長都非常盡心又關心,但有時就是束手無策:“我真的已經盡力了,我還能怎麼做?”
你也心有戚戚焉嗎?那麼這本書正是為你而寫的。
碰到這些問題的父母對孩子的發展不是漠不關心。他們知道對孩子需要設限,孩子不會“自動”長大。這些家長都非常盡心又關心,但有時就是束手無策:“我真的已經盡力了,我還能怎麼做?”
你也心有戚戚焉嗎?那麼這本書正是為你而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