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理解孩子性格 掌握孩子氣質

沒錯!孩子會通過他們的家庭環境和父母的性格、撫養逐步塑形。 但是, 儘管如此, 來到這個世界的他們, 作為獨立的個體, 依然擁有自己的個性與氣質。

1.孩子個性與氣質的三大類

如果家裡有不止一個孩子, 那麼不難看出他們個體的差異。 這也就能夠理解, 孩子的性格會影響父母的撫養方式及風格路線。

研究發現, 孩子的氣質有以下不同的三種特質:

(1)反應能力:孩子對周圍環境的反應程度, 從平靜到激烈。 當孩子具有高度的反應靈活性時, 他們會同時具有相當大的活動和熱情, 但同理, 他們也會表現出易變及情緒化。

Advertisiment
低反應能力的孩子平靜、隨和, 可是缺乏自信。

(2)社交能力:指孩子接觸到陌生人或相對生疏的環境時, 他們舒適性的程度。 社交能力較高的孩子性格開朗, 但也有可能涉及很多潛在的風險;社交能力較低的孩子相對認真、善於思考, 同時也意味著風險較少。

(3) 自我調節:孩子調節自己情緒和行為的能力程度。 當孩子的自我調節能力強時, 他們會更趨於冷靜、有控制, 但同時有些“冷血”、情緒不外露;自我調節能力較弱的孩子, 更開放、更激烈, 並且不可預知。

孩子從出生起, 便沿著這三個方面的起點各自發展, 通過生活, 漸漸區分形成並且適應。

所有這三個品質、氣質, 如同每種性格、個性, 可以同時體現在好與不好兩方面。

Advertisiment
比如, 當一個孩子擁有高反應能力、較低的社交性和自我調節, 那麼父母對他的撫養更具有挑戰。

2.父母可以做什麼

上述的三類品質, 有助於父母瞭解孩子的性格、氣質, 以及制定出有針對性、適合的撫養路線。 它的另一層原因體現在:“一刀切”的撫養規則並不切實有效。

例如, 有研究發現, 害羞、焦慮、恐懼的孩子, 往往社交能力偏低, 他們擁有嚴謹的紀律意識, 注重鼓勵效益。 因此, 對這類孩子的引導, 相較於喚起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 應該更偏向於教育他們如何管理自己的恐懼、如何建立社交技能。

因此, 這不是單純將孩子歸類“好”或“壞”、“簡單”或“複雜”的問題, 而是有助於父母瞭解孩子的態度、個性, 從而更有效得幫助他們。

Advertisiment

畢竟, 父母有責任陪伴孩子更好地接觸並融合於這個世界。 與此同時, 也説明到他們以極佳的狀態實現個人素養, 無論今後他會朝哪個方面發展, 優質的個性和氣質基礎是必需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