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理財教育:怎麼教才更生動?

有這麼一位老師, 上午看了一節綜合實踐的課, 題目是《認識錢幣巧理財》。

執教教師首先從錢幣的發展歷史開始, 讓學生課前調查古代的錢幣;然後又簡單瞭解了現代的紙幣;接下來讓學生圍繞壓歲錢、零花錢的問題展開調查, 並由此引出如何理財。 執教教師是一位中年男教師, 教師工作態度非常認真, 也比較善於組織學生, 整節課互動較好。

可是, 學完後, 我老感覺學生在喊口號, 並沒有真正讓學生搞清楚為什麼要理財、如何理財。 所以, 就紙上談兵, 說說自己的感受、感想。

其實, 這節課重點應該讓學生首先明白為什麼要理財,

Advertisiment
然後才是怎樣理財。 否則, 就是無意義的課。 要讓學生瞭解為什麼要理財, 我們可以這樣入手:

電腦出示兒子的玩具:你們有嗎?――調查學生的玩具、交流;

這些玩具得花多少錢?你們的呢?――分組再調查、交流;

通過上面的調查, 發現原來這些東西花這麼多錢啊!錢是什麼?――交流課前調查錢的發展歷史, 並瞭解現在通行的人民幣;

錢是怎麼來的?――電腦圖片展示農民、工人等的辛苦――父母掙錢不容易, 還有很多困難家庭、災難家庭需要幫助, 我們的成長也需要錢, 因此要理財。

如何理財――先從你的玩具及其他日常花銷入手, 看看能不能節省下來――分組再調查

還有沒有其他的理財建議?――交流, 形成共識, 總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