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琴童難當,我為何還讓孩子吃這般苦頭?

我小時候, 是個琴童。 4歲學藝, 13歲中止。 儘管現在沒有成名成家, 這段“童子功”卻深深烙印在我的成長軌跡中, 伴隨著成長生根、發芽, 乃至灼灼其華。

那是一段根據我母親轉述過來的記憶。 據說一日, 她去幼稚園接我, 老師順帶著描述我幼稚園的表現。

“你家孩子, 似乎對音樂很有興趣。 每次上完音樂課, 她都到鋼琴前, 這裡敲敲、那裡彈彈。 ”

我母親從未讀過任何關於音樂素養到幼教理論, 和所有平凡母親一樣, 只是出於愛和呵護, 理所應當以為:這個娃娃該找個老師學習下。

不過一念之間, 人生可能就大不相同。

Advertisiment

80年代中期, 平均主義大行其道。 家裡怎麼盤算, 都湊不齊學鋼琴的費用, 更別提買一架鋼琴。 好在, 我父母是極有智慧的人。 條條道路通羅馬, 學琴也可以曲線救國。

我最終學的是手風琴。

右手鍵盤, 左手貝斯。 從哆來咪學起, 與大小和絃作伴, 日日夜夜勤勤勉勉。

冬日, 奏一曲《西班牙都牛舞曲》, 大弦嘈嘈如急雨。 一曲作罷, 指尖暖暖, 似乎勇士之魂已驅散冬日寒氣。

夏日, 彈一首《藍色多瑙河》, 小弦切切如私語。 多瑙河寬廣、自由地在指尖傾瀉, 意境悠遠的旋律, 把多瑙河的星垂壯闊帶給了一個從未出過國門的琴童。

背上琴時, 夜幕初垂。 放下琴時, 月上枝頭。 成年後, 還記得夜來香的一抹淡然, 於是自然聯想到暗香浮動月黃昏。 恰似那般意境。

Advertisiment

然而, 琴童不是那麼好當的。 學藝之路, 無比艱辛。 家門前到音樂學府的那條路, 無論春夏秋冬、颳風下雨, 雷打不動的3人組合, 父親騎自行車、我坐車前橫杠上、母親坐後面背琴。 山城的路崎嶇坎坷, 彎彎繞繞。 就這樣, 年復一年。

也羡慕其他不學琴的同學, 完成作業就萬事大吉, 可以為所欲為。 動畫片、電視劇, 都與我絕緣。 最記得那時癡迷《新白娘子傳奇》, 每次片頭曲一響, 母親的身影就往電視前橫過。

該練琴了。

嗯。

抗爭過、挨過打、頂過嘴, 小小的年紀, 不懂得為何被一個樂器束縛了手腳, 不懂得父母為何便要我堅持下去。 母親是個急脾氣, 要求嚴格, 指法不好、新曲子學太慢便少不了挨揍。

在眼淚中開始憎恨學琴, 希望有一天能擺脫它,

Advertisiment
天高雲闊, 不再彈琴。

終於, 臨近初三, 有了中考堂而皇之的理由, 手風琴算是徹底放下了。

多年後, 當我長大, 在人生的道路上奔走, 在現實的命運中衝突。 回首看往事, 忽然心生感恩:原來每一滴汗水都沒有白流, 每一滴淚水都獲得回報。

中學時的每一堂音樂課, 因為對樂理的系統學習, 能輕而易舉辨明老師提問的複雜和諧。 同學們分明投射而來的欽佩和不解、好奇, 都化作少女內心的驕傲和自信。

大學時的新生晚會, 因為一曲失而複彈的樂器《威尼斯狂歡節》, 很快被人認識。 甚至有人打聽, 那個彈手風琴的姑娘, 是哪個班新來的同學?

直到工作, 每有文藝演出, 或是與藝術沾邊, 自然少不了去露臉補台。

原來, 在十幾年當琴童的日子裡,

Advertisiment
在那些無比枯燥的歲月裡, 學藝的精髓仿佛種下一棵向日葵, 照亮了未來的日子, 喚醒了成功的機會。

無論一個孩子有多退避、自卑、笨拙、害羞, 音樂都像一根指揮棒, 不知哪一天就讓人開竅, 放大到人神共羨, 光豔四射。

我記得當年一起學琴的女孩, 愛臉紅、不善表達。 然而到了舞臺上, 她的紅妝和黑亮的手風琴, 居然組成最靚麗的風景線。 那麼熱情如火、光芒照人, 才華橫溢、出類拔萃。

這是音樂的力量, 它能改變人, 能放大人的優點, 能折服聽眾。

上週末, 因為一個採訪, 我到中央音樂學院參加一場音樂會。 第一次踏入這個音樂聖殿, 誠惶誠恐卻又暗合這其中氣質, 大概是童年的經歷, 冥冥中為採訪助添幾分順利。

Advertisiment

一個學音樂教育學的同學無意提到:音樂學院有一個針對0-6歲孩子音樂素養培訓的班, 叫奧爾夫。

我如獲至寶。 回家後查到資訊, 聯繫對方。 卻被告知, 這樣的班是要“搶”的。 現在, 只能搶來年4月的課。 至於什麼時候搶, 等待通知吧。

原來, 如我一般意識到音樂培養重要性的父母, 比比皆是。

學音樂到底對孩子的啟蒙教育好在哪裡?

對音樂感興趣、愛好音樂的孩子, 往往對音樂比較敏感, 他的內心感覺與音樂能產生共鳴, 他的聽音感覺、節奏感覺和音樂記憶能力也就比較好。

“聽音”包括對音高(也就是振動頻率)的準確辨別、對音質音色(泛音不同強度產生的音質變化或不同發聲體所發聲音的特性)的辨別、對和聲(若干音同時發響)效果的辨別等等。 “節奏”包括分辨聲音的強弱(輕重)、速度(快慢)、節拍(拍子的規律性)等等。音樂記憶能力則包括對旋律的記憶和對節奏的記憶等等。

如何學習音樂?

其實有一些端倪可循。當孩子在聽到音樂時,注意觀察音樂對他的注意力有什麼影響。當孩子會跟隨音樂的感情和節拍做一些動作時,可以給他一些啟發,例如在低沉節奏笨重的音樂伴奏下教他模仿狗熊、大象的動作,在快速活潑的音樂伴奏下教他模仿小鳥、小兔子的動作來觀察他的興趣和反映。

到了三四歲就可以請老師來幫你測試一下:教他唱歌看能否發音很准、節奏強弱的模仿如何、記憶音樂的長度能力如何,敲擊一些簡單的節奏如附點、切分、前十六音符、後十六音符來讓他模仿等等。

到六、七歲時可以用鋼琴讓他聽、唱、辨別音高、雙音、和絃來測試他的分辨和記憶。

學琴,可以有燦爛的開頭,不必一定要開花結果。閃亮的是整個過程。

“節奏”包括分辨聲音的強弱(輕重)、速度(快慢)、節拍(拍子的規律性)等等。音樂記憶能力則包括對旋律的記憶和對節奏的記憶等等。

如何學習音樂?

其實有一些端倪可循。當孩子在聽到音樂時,注意觀察音樂對他的注意力有什麼影響。當孩子會跟隨音樂的感情和節拍做一些動作時,可以給他一些啟發,例如在低沉節奏笨重的音樂伴奏下教他模仿狗熊、大象的動作,在快速活潑的音樂伴奏下教他模仿小鳥、小兔子的動作來觀察他的興趣和反映。

到了三四歲就可以請老師來幫你測試一下:教他唱歌看能否發音很准、節奏強弱的模仿如何、記憶音樂的長度能力如何,敲擊一些簡單的節奏如附點、切分、前十六音符、後十六音符來讓他模仿等等。

到六、七歲時可以用鋼琴讓他聽、唱、辨別音高、雙音、和絃來測試他的分辨和記憶。

學琴,可以有燦爛的開頭,不必一定要開花結果。閃亮的是整個過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