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瑪利亞·蒙特梭利略傳

瑪麗亞·蒙特梭利是二十世紀享譽全球的幼稚教育家。 她所創立的、獨特的幼稚教育法, 風靡了整個西方世界, 深刻地影響著世界各國, 特別是歐美先進國家的教育水準和社會發展。 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特點在於十分重視兒童的早期教育, 她為此從事了半個多世紀的教育實驗與研究;她的教學方法從智力訓練、感覺訓練到運動訓練, 從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 從平民教育到貴族教育, 為西方工業化社會的持續發展, 提供了幾代優秀的人才基礎。 《西方教育史》稱她是二十世紀贏得歐洲和世界承認的最偉大的科學與進步的教育家。

Advertisiment

蒙特梭利出生於義大利安科納省的希亞拉瓦萊鎮。 是義大利歷史上第一位學醫的女性和第一位女醫學博士。 一九○七年蒙特梭利在羅馬貧民區建立“兒童之家”。 招收3~6歲的兒童加以教育, 她運用自己獨創的方法進行教學, 結果出現了驚人的效果:那些普通的、貧寒的兒童, 幾年後, 心智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被培養成一個個聰明自信, 有教養的、生動勃勃的少年英才。 蒙特梭利嶄新的、具有巨大教育魅力的教學方法, 轟動了整個歐洲, 關於這些奇妙兒童的報導, 像野火一樣迅速蔓延。 人們仿造蒙特梭利的模式建立了許多“兒童之家”。 一九○九年蒙特梭利寫了《運用于兒童之家的科學方法》一書,

Advertisiment
一九一二年這部著作在美國出版, 同時很快被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流傳;一百多個國家引進了蒙特梭利的方法。 歐洲、美國出現了蒙特梭利運動, 一九一三年至一九一五年蒙特梭利學校已經遍佈世界各大洲。 到四○年代, 僅僅美國就有一千多所。 蒙特梭利在全世界引起了一場幼稚教育革命。

成長階段(1870~1986)

1870 義大利獨立, 八月三十一日, 瑪利亞·蒙特梭利出生於義大利安科納省的希亞拉瓦萊鎮。 父親為亞力山卓·蒙特梭利, 母親為雷奈德·史托普尼。

1875 瑪利亞·蒙特梭利五歲, 舉家遷居羅馬。

1876 瑪利亞·蒙特梭利進入公立小學一年級就讀。

1883~86 進入米開朗基羅技術學校(高中) 。

1886~90 進入達文奇工業技術學院, 最喜歡的學科為數學。

Advertisiment

1890~92 以傑出成績就讀于羅馬大學。

1892~96 進入羅馬大學醫學院就讀。 1896年畢業, 成為義大利第一位女性醫學博士。

準備階段(1896~1906)

1896 擔任羅馬大學附設醫院―San Giovani Hospital之助理醫師。 在柏林舉行的國際婦女會議上, 以義大利代表身份出席會議。

1897 義務擔任羅馬大學精神醫學科臨床教學之助理醫生。

1898 在社林舉行之教育會議上演說, 並於羅馬出版此演講文《社會的不幸與科學上的新發現》。 兒子馬里歐·蒙特梭利誕生。

1899 在義大利開始為期二星期的演講旅行, 演說《新女性》與《現代慈善事業:兒童與和平》, 獲傑出醫療服務獎。

1900 擔任羅馬國立啟智學校校長。

1901 辭卸校長一職, 重回羅馬大學修讀哲學。

1902 受邀於拿坡裡教育學術會議上演講。

1904~1908 任羅馬大學教育學院之自然科學與醫學課程教授。

Advertisiment

啟蒙階段(1907~1909)

1907 在羅馬的聖羅倫斯區設立第一所兒童之家。 不久, 第二所兒童之家相繼成立。

1908 第三所兒童之家——米蘭兒童之家成立。 (依據史坦丁的說法:出版義大利版《教育人類學》)

1909 重要著作意文版。 (意文版名稱為《應用于兒童之家的幼稚教育之科學的教育方法》)。 首次師資訓練課程在羅馬開課。

拓展階段(1910~1952)

1910 與墨西哥的修道院為地震受災兒童成立學校。 蒙特梭利協會于羅馬成立。

1911 義大利與瑞士的公立學校經政府當局認可正式採用蒙氏教學法。 巴黎成立蒙特梭利示範學校, 英國也成立學校與蒙特梭利協會。

美國第一所蒙特梭利學校設立, 為安妮喬治所創辦。

辭去醫師工作與大學教職而全力投入其教學方法的擴展。

Advertisiment

1912 美國麥克勞雜誌以《在美國出發為題》長篇介紹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教學法》英譯本出版。

(依據史坦丁之說法《高級蒙特梭利教學法》兩冊出版)

1913 第一屆國際訓練課程在羅馬開課。 應麥克勞雜誌之邀到美國演說, 與卡內基大廳發表專題演講。 受邀至發明家愛迪生家中做客。

1914 荷蘭兒童之家成立。 著作《蒙特梭利手冊》出版。 克伯屈出版《檢視蒙特梭利系統》嚴厲抨擊蒙特梭利教育。

1915 於洛山機與聖地牙哥開設訓練課程。

第三屆國際訓練課程在美國三藩市開課。

由美國教育協會贊助於三藩市的巴拿馬太平洋世界博覽會上演講。

巴塞羅納成立第一所蒙特梭利學校。

1916 在西班牙巴塞羅納開訓練課程。

1917 兩冊《高級蒙特梭利教學法》出版。 訪問荷蘭,荷蘭蒙特梭利協會成立。最後一次訪問美國。

1919 首次在英國開始訓練課程,為期兩月。之後,每隔一年前往倫敦開課一次。

1922 受義大利政府任命為學校督導。

維也納成立兒童之家。

1923 獲英國達拉莫大學頒贈榮譽博士學位。

1924 于荷蘭阿姆斯特丹開設四個月的訓練課程。莫索裡尼走訪各國調查蒙特梭利學校蒙氏與其相遇。

1925 獲義大利政府支持,蒙特梭利教育於義大利複生。

1926 前往南美洲阿根廷演講。 阿姆斯特丹成立蒙特梭利中學。 在瑞士日內瓦的國家聯盟演講《教育與和平》。

1929 發表《宗教教育》專文。羅馬成立師資訓練學院。

國際蒙特梭利協會在柏林成立,第一屆國際蒙特梭利會議於丹麥舉行,會議主題為《新教育》。

1930 羅馬開始為期六個月的訓練課程。

1933 莫索裡尼領導之法西斯党統治義大利,下令關閉所有蒙特梭利學校。致使蒙氏離開義大利,轉而定居西班牙。

國際訓練課程也于巴塞羅納開課。(依據史坦丁說法:《童年的秘密》出版)

1936 西班牙內戰,蒙氏轉往荷蘭。《童年的秘密》出版。

模範學校與訓練中心于荷蘭的拉蘭成立。

國際蒙特梭利協會總部由柏林遷至阿姆斯特丹。

1939 在印度開設訓練課程。《大地的兒童》、《青春期及青春期之後教育的改革》、《大學的功能》等出版。

于甘地、泰戈爾會見。

1939~1946 在印度有千名以上教師接受訓練。蒙氏對嬰幼兒發展產生濃厚興趣。

1944 以《生命的前三年》為題演講。于錫蘭舉辦訓練班。

1946 出版《新世界的教育》一書。

1947 應義大利政府之請回羅馬重組蒙特梭利協會。

返回印度策劃蒙特梭利大學,但因政治混亂而中止。

倫敦蒙特梭利中心成立。

1948 《吸收性心智》、《瞭解你的小孩》、《發現兒童》等著作出版。

1949 (依據史坦丁說法:《吸收性心智》出版)

首次在巴基斯坦開課任教講授。于巴黎獲頒榮譽社團會員獎章。

1949~1951 連續三年被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

1950 到北歐的挪威、瑞典演講,獲阿姆斯特丹大學頒贈榮譽哲學博士。被委任在義大利佛羅倫斯召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演講。

1951 第九次也是蒙氏最後一次親自主持的國際蒙特梭利會議在倫敦舉行。在奧地利的因斯布魯克市開設訓練課程。

1952 五月六日病逝于荷蘭,享年八十二歲。


蒙氏之重要著作:

教育人類學(Pedagogical Anthropology)

蒙特梭利教學法(The Montessori Method)

蒙特梭利手冊(Dr.Montessor's Own Handbook)

高級蒙特梭利教學法(The Advanced Montessori Method)

童年的秘密(The Secret Of Childhood)

新世界的教育(Education For A New Wold)

發現兒童(The Discovery Of Child)

吸收性心智(The Absorent Mind)

教育之重建(Reconstruction In Education)

家庭中的兒童(The Child In Family)

訪問荷蘭,荷蘭蒙特梭利協會成立。最後一次訪問美國。

1919 首次在英國開始訓練課程,為期兩月。之後,每隔一年前往倫敦開課一次。

1922 受義大利政府任命為學校督導。

維也納成立兒童之家。

1923 獲英國達拉莫大學頒贈榮譽博士學位。

1924 于荷蘭阿姆斯特丹開設四個月的訓練課程。莫索裡尼走訪各國調查蒙特梭利學校蒙氏與其相遇。

1925 獲義大利政府支持,蒙特梭利教育於義大利複生。

1926 前往南美洲阿根廷演講。 阿姆斯特丹成立蒙特梭利中學。 在瑞士日內瓦的國家聯盟演講《教育與和平》。

1929 發表《宗教教育》專文。羅馬成立師資訓練學院。

國際蒙特梭利協會在柏林成立,第一屆國際蒙特梭利會議於丹麥舉行,會議主題為《新教育》。

1930 羅馬開始為期六個月的訓練課程。

1933 莫索裡尼領導之法西斯党統治義大利,下令關閉所有蒙特梭利學校。致使蒙氏離開義大利,轉而定居西班牙。

國際訓練課程也于巴塞羅納開課。(依據史坦丁說法:《童年的秘密》出版)

1936 西班牙內戰,蒙氏轉往荷蘭。《童年的秘密》出版。

模範學校與訓練中心于荷蘭的拉蘭成立。

國際蒙特梭利協會總部由柏林遷至阿姆斯特丹。

1939 在印度開設訓練課程。《大地的兒童》、《青春期及青春期之後教育的改革》、《大學的功能》等出版。

于甘地、泰戈爾會見。

1939~1946 在印度有千名以上教師接受訓練。蒙氏對嬰幼兒發展產生濃厚興趣。

1944 以《生命的前三年》為題演講。于錫蘭舉辦訓練班。

1946 出版《新世界的教育》一書。

1947 應義大利政府之請回羅馬重組蒙特梭利協會。

返回印度策劃蒙特梭利大學,但因政治混亂而中止。

倫敦蒙特梭利中心成立。

1948 《吸收性心智》、《瞭解你的小孩》、《發現兒童》等著作出版。

1949 (依據史坦丁說法:《吸收性心智》出版)

首次在巴基斯坦開課任教講授。于巴黎獲頒榮譽社團會員獎章。

1949~1951 連續三年被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

1950 到北歐的挪威、瑞典演講,獲阿姆斯特丹大學頒贈榮譽哲學博士。被委任在義大利佛羅倫斯召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演講。

1951 第九次也是蒙氏最後一次親自主持的國際蒙特梭利會議在倫敦舉行。在奧地利的因斯布魯克市開設訓練課程。

1952 五月六日病逝于荷蘭,享年八十二歲。


蒙氏之重要著作:

教育人類學(Pedagogical Anthropology)

蒙特梭利教學法(The Montessori Method)

蒙特梭利手冊(Dr.Montessor's Own Handbook)

高級蒙特梭利教學法(The Advanced Montessori Method)

童年的秘密(The Secret Of Childhood)

新世界的教育(Education For A New Wold)

發現兒童(The Discovery Of Child)

吸收性心智(The Absorent Mind)

教育之重建(Reconstruction In Education)

家庭中的兒童(The Child In Family)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蒙特梭利數學系列長棒教具要怎樣用?

    小兒麻痹症後遺症好發於某些家庭,其成員在相隔多年後相繼發生本病。其原因不能用家庭內傳播來解釋,而提示遺傳因素的作用。男女兒童本病的發病率相等,但男孩癱瘓發生率高於女孩。成年人本病發病率以女性為高,但... [詳細答案]

  • 1回答

    蒙特梭利教具使用與操作要注意什麼?

    小兒麻痹症後遺症好發於某些家庭,其成員在相隔多年後相繼發生本病。其原因不能用家庭內傳播來解釋,而提示遺傳因素的作用。男女兒童本病的發病率相等,但男孩癱瘓發生率高於女孩。成年人本病發病率以女性為高,但... [詳細答案]

  • 1回答

    蒙特梭利教具使用與操有有什麼特點?

    小兒麻痹症後遺症好發於某些家庭,其成員在相隔多年後相繼發生本病。其原因不能用家庭內傳播來解釋,而提示遺傳因素的作用。男女兒童本病的發病率相等,但男孩癱瘓發生率高於女孩。成年人本病發病率以女性為高,但... [詳細答案]

  • 1回答

    求分享蒙特梭利教具使用與操作

    小兒麻痹症後遺症好發於某些家庭,其成員在相隔多年後相繼發生本病。其原因不能用家庭內傳播來解釋,而提示遺傳因素的作用。男女兒童本病的發病率相等,但男孩癱瘓發生率高於女孩。成年人本病發病率以女性為高,但... [詳細答案]

  • 1回答

    蒙特梭利教具有哪些?

    小兒麻痹症後遺症好發於某些家庭,其成員在相隔多年後相繼發生本病。其原因不能用家庭內傳播來解釋,而提示遺傳因素的作用。男女兒童本病的發病率相等,但男孩癱瘓發生率高於女孩。成年人本病發病率以女性為高,但...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