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環保教育讓孩子終身受益

近年來, 人們為了追求舒適、方便的生活, 大自然的資源被大量地開發使用, 這樣的發展趨勢, 已經讓我們賴以為生的地球產生日益惡化的環境危機, 科學家們一再呼籲, 地球的環境危機包括:溫室效應、野生動植物的滅絕、熱帶雨林的濫伐、垃圾大量製造、有毒廢棄物的污染、空氣污染、水資源的污染等等, 整個生態環境的岌岌可危。 人們如果再不自覺自醒, 從個人、家庭、學校、社區來推動環保運動, 保護我們自己居住的地球, 那麼地球能源將日漸枯竭, 我們的後世子孫亦將承受這代人類所種下的惡因!

Advertisiment

我們做了哪些危害環境的行為呢?

實例一:為了方便, 小貝貝一出生到三歲, 使用了數不清的紙尿片。

實例二:媽媽是職業婦女, 回到家為了減少家務的工作量, 家裡大量使用一次即丟的免洗餐具, 客人來也都使用。

實例三:因為抽取式衛生紙的方便性, 取代了手帕、抹布的功能, 小潔家幾乎什麼都用了衛生紙, 擦手、擦汗、桌子、灰塵等, 真是衛生的最佳消費者。

看了上述三個很平常的生活實例, 好像在現代化的生活中, 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因為我們幾乎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不知不覺中都已經是過著這般方便、有效率的日子了, 不是嗎?

人類文明進步的目標之一:方便、省時、省力可讓我們嘗到的甜頭, 可惜的是, 後遺症卻是千萬年後後代子孫為我們的方便付出慘痛的代價!為了全體人類的生活品質,

Advertisiment
環保教育已經是今日不做, 明日會後悔的重要大事。

如何于生活中施行親子環保教育

一、環保工作從日常生活做起

小琦今年三歲, 媽媽是一個注重生活環保的媽媽, 怎麼說呢?小琦和媽媽上班、上學都是自己帶水壺和環保餐具, 晚上一家人下班、放學回到家中, 小琦和媽媽一起清洗餐具、水壺, 媽媽常常和家人一起動手製作第二天的餐點、飲料。 小琦家自製的飲料有酸梅湯、冬瓜茶、菊花茶、紅棗茶、桂圓茶等, 這些好喝的健康飲料都是媽媽的傑作唷!

小孩的飲食習慣多是大人養成的, 市面上流行的碳酸飲料、速食店裡炸雞、炸薯條、高熱量的漢堡、甜食、巧克力、糖果等食品,

Advertisiment
迎合孩子口味, 大人又常以方便或小孩喜愛為理由, 提供這類食品給孩子, 這麼輸掉孩子的健康, 可不划算!速食、小吃都提供現代人吃的方便, 但是動手製作健康、環保的食物, 帶環保餐具, 雖然對自己是不太方便, 對環境卻是大有幫助喲!

二、帶孩子參加生態保育團體活動

當我們的土地被過度的開發, 表面上人們的物質生活是獲得了一些好處, 但是代價卻是付出家鄉美麗的風景, 以及風景中的自然生態, 生態破壞後的天災人禍也會接踵而來。

人類失掉與大自然接觸的機會, 內心產生煩躁不安的空虛感, 在都市業林裡行不到真正的休息、滋養, 在物欲的追逐之間, 罪惡滋生, 人類原始的生命力與創造力離開大自然越來越遠。

Advertisiment

如何積極帶領孩子, 走入自然、享受自然、保護自然, 讓世世代代的子孫都能有機會一窺地球的美麗風貌, 探知自然的奧妙, 領悟生命的意義, 得到大自然的啟示與靈感, 讓這片土地繼續美麗, 充滿自然生機, 這是我們這一代每個人嚴肅不容推卸的責任與義務, 也是我們的權利。

三、帶領孩子參加資源回收活動

積極推動資源回收再利用, 賦予它們新的生命, 在這個過程中

, 互相激發參與者的想像力, 鼓勵家人共同創作, 拉進家人之間的感情, 一舉數得, 唯有親手做過的人, 才能深刻體會環保的重要。

環保工作最能達到效果的就是從自身的生活做起, 由親子互動中, 教導孩子物盡其用,

Advertisiment
體認省吃儉用的美德, 期許自己成為環保小尖兵的責任使命, 對生命與全人類的生活賦予特別的永續資源回收再利用的意義。

二手貨跳蚤市場的推廣, 讓資源再利用, 舊愛變新歡, 不但教育孩子要惜福, 珍惜每件物品的緣分與功能, 並且推廣環保觀念, 讓可以回收再利用職權的資源, 物盡其用, 減少垃圾量, 減少物品的製造量。

與社區一起建立垃圾資源回收系統:一起來協助做廢塑膠瓶、廢鋁罐、廢鐵罐、發泡塑膠容器、含水銀廢電池、廢紙等等的回收工作, 因為這些資源的再利用, 可以大量減少地球自然資源的開發, 別小看了這些舉手之勞。

四、樹立簡單生活的消費觀念

教育孩子“一飯一物, 當思來處”, 在生活中多思考減量(reduction)、重複使用(reuse)、回收(recycling)、再生(regeneration)、產品符合經濟(economic)、生態(ecological)、公平(equal)等原則。 可以依下面的例子來實行:

1、平常將居家整理整齊、有序,讓生活中可以方便找到需要的東西。家人的起居作息不會受到雜物亂放的干擾,又可減少因為找不到東西而亂買東西的浪費。孩子成長過程中,慢慢養成物品歸類的能力,從小養成收拾、整理東西、物歸原位的好習慣,自然可以避免找不著東西的情形,不但可以節省時間又可以物盡其用。

2、孩子的玩具、用品太多時,家長可以訂定“一進一出”的規定,並且儘量參加環保回收的活動,以物易物交換玩具,減少因佔有欲望,而造成的環保問題。

3、孩子畫畫、寫字紙張的使用,也以正、反兩面節儉使用為原則。

4、減少購物時包裝的浪費,以自己帶購物袋為佳。

5、選擇較耐用的、本地出產的產品,避免交通燃料的浪費。

6、多用手帕、抹布,少用會造成樹林濫伐的衛生紙。

如果我們人人都有綠色環保觀念,並且真正從生活中落實,那麼給下一代一個青山常在、淨水常流的美麗地球,應該是可以期待與實現的願望。

可以依下面的例子來實行:

1、平常將居家整理整齊、有序,讓生活中可以方便找到需要的東西。家人的起居作息不會受到雜物亂放的干擾,又可減少因為找不到東西而亂買東西的浪費。孩子成長過程中,慢慢養成物品歸類的能力,從小養成收拾、整理東西、物歸原位的好習慣,自然可以避免找不著東西的情形,不但可以節省時間又可以物盡其用。

2、孩子的玩具、用品太多時,家長可以訂定“一進一出”的規定,並且儘量參加環保回收的活動,以物易物交換玩具,減少因佔有欲望,而造成的環保問題。

3、孩子畫畫、寫字紙張的使用,也以正、反兩面節儉使用為原則。

4、減少購物時包裝的浪費,以自己帶購物袋為佳。

5、選擇較耐用的、本地出產的產品,避免交通燃料的浪費。

6、多用手帕、抹布,少用會造成樹林濫伐的衛生紙。

如果我們人人都有綠色環保觀念,並且真正從生活中落實,那麼給下一代一個青山常在、淨水常流的美麗地球,應該是可以期待與實現的願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