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生一個孩子掉一顆牙,孕期拒絕牙周病

認識牙周病

牙周病是指牙齒周圍組織的疾病, 由牙菌斑堆積所導致。 它是一種慢性的炎症, 早期多數沒有自覺的症狀, 如果產生症狀, 通常表示疾病已經進行到某種深度, 常見的牙周病症狀很多樣, 例如:牙床悶悶的、牙齦出血、牙齦腫、咬合時會痛、牙齒動搖等。

牙周病的病灶通常藏在深部(牙周囊袋的底部), 而且外麵包覆著牙齦, 所以單從外觀上觀察, 不易發現已經產生牙周病, 有時連嚴重的牙周病都未必有明顯的症狀!因此每半年一次的牙齒檢查非常重要。

掉牙是因為牙周病

牙周病中最常見的是牙齦炎和牙周炎,

Advertisiment
當牙齦發炎、組織遭到破壞時, 就會形成牙周囊袋, 更容易藏汙納垢, 成為細菌進入齒槽骨的通道, 除了會破壞牙齒之外, 細菌甚至會因此進入血流中迴圈, 造成更嚴重的感染, 因此牙周病可能引發嚴重的全身性疾病, 不可掉以輕心。

當牙周被破壞到達某種程度時, 牙齦會退縮, 牙齒因地基不穩而搖動, 甚至掉落!若好好保護牙齒, 預防蛀牙與牙周病, 牙齒是可以終生使用的, 並非年紀大牙齒就註定要掉光光。

牙結石是什麼?

如果一段時間沒洗牙, 會發現牙齒與牙齦交接處, 或是齒縫的邊緣處, 有一層硬硬的黃色、棕色甚至黑色的沉積物, 而且表面粗糙, 這就是牙結石。

牙結石是由牙菌斑和口水裡的鈣、磷鹽類,

Advertisiment
再經過牙菌斑的細菌作用而形成。 剛形成的牙結石較為柔軟, 時間一久就會變硬及染色。 只需要12天左右, 牙菌斑就可結合其他物質形成成熟的牙結石。

因為牙結石表面粗糙, 所以更容易使牙菌斑附著, 造成清潔上的死角, 使牙周病更嚴重, 也會造成口臭。 因此若有牙結石, 幾乎就可以確定有牙周病, 要定期到牙科洗牙(結石刮除)。

懷孕使牙周病更嚴重

懷孕與牙周病之間存有互相干擾的雙向關係, 絕大多數的研究顯示, 懷孕常會使牙周病惡化, 而嚴重牙周病也容易引發懷孕的負面影響。

懷孕時因為女性激素增加, 會使得牙周病的症狀加劇, 懷孕時的牙齦炎大多發生在前牙區, 尤其在牙間乳突處。 牙齦的發炎反應會從孕期第二個月開始,

Advertisiment
至第八個月達到高峰, 然後隨著生產而下降, 但是牙齦炎的症狀需要經過牙周治療才會痊癒, 不會因生產而自行消失。

若牙周病嚴重, 約有0.5%的孕婦牙齦處會長出懷孕瘤, 甚至影響進食;患有廣泛性牙周炎的孕婦, 因為體內發炎化學物質聚集, 如前列腺素, 所以其35周的早產風險是一般孕婦的5倍, 32周的早產風險達7倍。

由於牙周病是很普遍的慢性病, 嚴重牙周病對懷孕的影響甚深, 而且孕期治療牙周病容易受限, 建議女性在孕前最好要做口腔方面的檢查, 事先治好牙周病, 才不會增添孕期的不適與風險。

牙周病的檢查與治療

牙周病檢查

牙周探測深度:是牙周病臨床上最重要的檢查,

Advertisiment
使用牙周探測計, 可以探測醫師肉眼與X光看不到的地方, 顯示軟組織被破壞的程度。

全口X光檢查:也是牙周檢查中很重要的資料, 可以看到牙周硬組織的變化程度。

牙周病治療

目前牙周病的治療主要以外科式治療為主, 藥物治療效果不佳, 主要在清除牙菌斑和結石, 將牙齦發炎及齒槽骨被破壞的情況控制住。

除了超聲波洗牙外, 若病患的結石較深, 醫師也可能採用牙根整平術, 先上麻醉藥, 再用刮子深入牙齦下方囊袋內及牙根表面, 刮除牙結石及牙菌斑。 若還不能改善, 就需要施行牙齦翻瓣手術, 將受感染的牙齦掀開清潔, 再縫合起來。

孕期治療牙周病原則

在懷孕前3個月與孕期最後6周, 除非必要, 否則儘量不要做牙科治療,

Advertisiment
以免影響胎兒, 導致流產或早產, 懷孕期間若要治療牙周病, 都會建議在懷孕4~6個月的時期, 較為安全。

預防牙周病有方法

每日清潔牙齒貴在徹底, 而不是靠次數多。 常常刷牙卻總是有死角沒刷到, 或是沒有搭配使用牙線, 都無法徹底清潔牙齒, 刷再多次牙也沒用。

建議忙碌的准媽媽或是新手媽媽, 每天找一個空檔, 花10分鐘徹底潔牙一次(睡前時間點最好, 因為睡覺時口內唾液分泌較少, 細菌濃度最高!), 潔牙除了刷牙之外, 一定要用牙線!因為刷牙無法清掉牙齒隙縫的牙菌斑, 且牙菌斑只能靠刮除, 無法透過牙膏、漱口水清掉, 所以牙線反而是最重要的潔牙利器, 但是天天使用牙線潔牙的人相較於刷牙比例又更低, 需要多加強宣導。

牙線最重要

使用牙線時要靈活運用手指變化,對著鏡子,從上顎前牙區(門牙等)開始刮除牙菌斑,牙線要深入每顆牙的齒縫上下刮鄰接面,針對有些角度的牙齒,牙線要呈C型貼緊牙縫面刮除,才能清理乾淨,如果兩顆牙之間接觸點太緊,牙線通過該點時可貼緊牙面前後拉鋸,通過後再做上下刮除的動作。牙線要使用到刮除時會發出嘎嘎的聲音,同時會有澀澀的感覺,才算是刮乾淨了。

刷牙要面面俱到

刷牙時一定要對著鏡子刷,看清楚動作與位置,並觀察自己有沒有牙齦出血。刷毛要涵蓋一點牙齦(但不是刷牙齦),而是要充分接觸牙齒,刷牙的時候不要太用力,以免導致齒頸部被磨耗。刷牙時要有次序需按步就班地進行,並且左右手換刷,以免總是有死角沒刷到。

牙周病會傳染嗎?

牙周病是一種跟體質與健康習慣息息相關的疾病,所以並不會傳染。但是,若爸媽有牙周病,子女也容易有牙周病,這是因為同一家族中會有類似的體質與基因,而且健康習慣相同,父母口中的細菌可能會“污染”小孩的食器,導致一家人口腔裡的菌相很類似。

(本期專家:本華牙醫診所醫師賴弘明)

需要多加強宣導。

牙線最重要

使用牙線時要靈活運用手指變化,對著鏡子,從上顎前牙區(門牙等)開始刮除牙菌斑,牙線要深入每顆牙的齒縫上下刮鄰接面,針對有些角度的牙齒,牙線要呈C型貼緊牙縫面刮除,才能清理乾淨,如果兩顆牙之間接觸點太緊,牙線通過該點時可貼緊牙面前後拉鋸,通過後再做上下刮除的動作。牙線要使用到刮除時會發出嘎嘎的聲音,同時會有澀澀的感覺,才算是刮乾淨了。

刷牙要面面俱到

刷牙時一定要對著鏡子刷,看清楚動作與位置,並觀察自己有沒有牙齦出血。刷毛要涵蓋一點牙齦(但不是刷牙齦),而是要充分接觸牙齒,刷牙的時候不要太用力,以免導致齒頸部被磨耗。刷牙時要有次序需按步就班地進行,並且左右手換刷,以免總是有死角沒刷到。

牙周病會傳染嗎?

牙周病是一種跟體質與健康習慣息息相關的疾病,所以並不會傳染。但是,若爸媽有牙周病,子女也容易有牙周病,這是因為同一家族中會有類似的體質與基因,而且健康習慣相同,父母口中的細菌可能會“污染”小孩的食器,導致一家人口腔裡的菌相很類似。

(本期專家:本華牙醫診所醫師賴弘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