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父母把孩子生下來以後後, 帶孩子、養孩子、教孩子的重擔卻落在了老人身上;有些父母雖然把孩子帶在身邊, 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口, 很少有時間陪伴孩子, 幾乎把孩子扔給了保姆。 在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的這個現實社會裡, “會生不會養”現象變得越來越普遍了。 親子之間沒有互動、很少交流, 這些孩子簡直成了父母的棄兒。 如果父母不去陪伴孩子, 孩子就會產生被拋棄的感覺, 從而漸漸地失去了安全感。 安全感可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礎, 就好比一棟沒有地基的高樓, 高樓怎麼建起來呢?
Advertisiment
有一位媽媽, 孩子2歲半了還是不會說話, 而且性格孤僻, 幾乎不和別人交往。 這位媽媽急得不得了, 尋遍各類醫生, 醫生懷疑是非典型孤獨症, 但也不敢確診。 問題出在哪裡?她的孩子一直都是由老人在老家帶, 而老人又很少和孩子進行交流和心理疏導, 整天給孩子看電視。
Advertisiment
1、隔代教育對孩子性格的影響
老人對待孩子容易過分的溺愛和放縱, 在孩子的不合理要求面前, 往往都會採取順從、滿足需要的方式和態度, 這種行為容易使孩子產生“自我中心”的意識, 影響到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 形成像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
2、隔代教育對孩子獨立能力的影響
由於過分的溺愛, 老人往往會對孩子的事情過度的包辦、替代和保護, 這耽擱了孩子獨立能力教育的黃金期。 將會導致孩子獨立能力差、不能自己獨立解決問題。 和老人一起長大的孩子,
Advertisiment
3、隔代教育對孩子好奇心的影響
老人受多年形成的思維模式的影響, 生活方式很難做出改變。 這些多年養成的教育觀念, 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冒險精神、創新精神等多方面的形成。 他們對於孩子的一些因好奇心而產生的新想法, 往往都不能接受, 他們會認為孩子做出任何出格的做法都是不當行為, 必須馬上制止, 並立即糾正。 這樣的做法就會大大的束縛了孩子的手腳, 抹滅了孩子的好奇心教育。另外, 老人在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知識結構、教育方式等眾多思想與現代社會或多或少都會有所脫節, 這些資訊的滯後會影響到孩子未來的習慣和心態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