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計畫再生一個孩子, 而家中的第一個孩子還是學齡前兒童, 那麼您可能要有心理準備, 在新生兒出生後, 會有一段激烈的手足競爭時期。 若您的第二胎與第一胎之間相差不到三年的話, 這種競爭可能會更為嚴重。
這個現象並不難理解, 從老大的眼光來看, 原本他是爸爸媽媽唯一的寶貝, 集所有的焦點和寵愛於一身, 如今卻必須和小弟弟或小妹妹共用父母的關注, 還必須把心愛的玩具、衣物(雖然已經用不著了), 送給這位新來的小弟妹, 老大其實真的沒有什麼理由會去喜歡這位新加入的家庭成員。
Advertisiment
新弟妹不適症——“我失寵了!”
心理學家曾做過兒童如何接納家中新生兒的研究, 發現在小寶寶出生後, 母親投注在老大身上的感情和注意力的確會減少。
對於這種“失寵”的感覺, 年紀較小的孩子還無法用語言來表達, 因而便會展現在行為上。 例如他們可能會變得愛發脾氣、不講道理、時常哭鬧或愛黏媽媽。 有些孩子會則出現退化的行為, 也就是恢復到小時候的模樣, 例如他原本已經不尿床了, 如今卻又開始尿床, 或著又開始要求用奶瓶來喝牛奶。 其次, 孩子也可能會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力, 而出現一些問題行為, 例如故意搗蛋, 或趁父母不注意時, 偷偷的打或捏小弟妹。
其實, 爸媽若能瞭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Advertisiment
處理孩子的嫉妒情結
試想有一天你發覺你最愛的人, 不再像從前那樣花時間和你相處, 而把注意力轉移到另外一個人身上, 你會是什麼感覺呢?應該是疑懼、嫉妒、被冷落的複雜感受吧, 這正是那些“失寵”孩子的心情寫照呢。 那麼, 這時你會希望你所愛的人怎麼做, 來消除你心裡頭的這些不安呢?
在《小小大姊姊》這本書裡, 生動的描述了手足間的愛恨情結, 小姐姐因為嫉妒弟弟搶走了父母的關愛, 有一天突然有個想法, 她跑去跟媽媽說:“小弟弟已經死了,
Advertisiment
有醫師曾經寫過一個自己的經驗:“有一次準備買禮物祝賀朋友的彌月之喜, 因為之前和新生兒的三歲姐姐有幾面之緣, 順手就買了一本故事書給姐姐(內容談到一個大孩子有了小弟弟後的各種情緒及行為), 隔幾天聽她媽媽轉述:小姐姐拿到禮物興奮異常, 因為那段時間所有的禮物都只是送給弟弟, 而她一直被冷落一旁, 於是送童書的動作直接完成了我挑選童書內容的目的:還是有人愛她的。
Advertisiment
愛他, 擺脫手足情結的良方
能夠確知父母仍舊是愛她的, 孩子就能心中找回安全感, 在擺脫對小弟妹的負面感受後, 孩子也慢慢能去發覺這個新弟妹的優點。 比如在《小小大姊姊》中, 隨著弟弟慢慢長大, 小姐姐發覺弟弟不再是個只會哭鬧的小怪物, 而是個很好的玩伴, 她總是能逗得弟弟很開心, 也只有她能聽得懂弟弟的牙牙學語, 她找到了做姐姐的成就感與樂趣——弟弟是最支持小姐姐的觀眾與崇拜者呢!
這本從大孩子的觀點來看待家中增添新成員的圖畫書, 不止是爸爸媽媽幫助孩子適應的好讀物, 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 父母也會得到不少教養孩子的啟示呢。
雖然家庭新成員的到來,
Advertisi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