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產婦比頭胎產婦更容易抑鬱
產後抑鬱症作為一種特殊的孕婦心理疾病, 近年來已經開始引起人們的重視。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及職場壓力的增大, 越來越多的產婦發現, 自己生完寶寶以後性情大變。 孩子的哭鬧總讓自己手足無措、心煩意亂, 感到擔憂和焦慮, 有時還常因孩子餵養問題與家人發生爭執。 類似的糟糕心情漸漸還可能導致悲傷自責, 認為活著沒意義, 最嚴重的甚至想要輕生。 隨後, 通過專業分析, 人們才得知, 產後抑鬱, 是由於產婦體內孕激素水準降低, 內分泌改變,
Advertisiment
然而, “一胎未平一胎又起”, 二胎孕產婦並不比頭胎產婦更“豁達”更擅長處理這個問題, 相反, 她們相比第一次懷孕的孕婦更容易產生抑鬱。
近9成二胎產婦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產後抑鬱。 且不論二胎產婦生理激素水準相較頭胎時更加明顯的變化, 單就因為年齡的增高, 面臨的風險增多, 她們對分娩的過程就可能更加害怕和恐懼, 更容易產生緊張、焦慮心理;另外二胎產婦在精力、體力等方面相比年輕產婦更加欠缺, 更容易誘發低落、煩躁情緒。
除開這些源自自身的因素, 二胎產婦家庭中夫妻關係、婆媳關係也都會隨之發生微妙的改變,
Advertisiment
準備懷二胎的家庭, 其實不僅僅需要做好生理方面的準備, 更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和物質準備。 二胎政策的放開, 讓人們更多地關注到她們生理方面的問題, 事實上, 如果心理和物質上的準備不足的話, 給產婦和家庭帶來的傷害是不可想像的。
Advertisiment
那麼, 生活中怎麼預防和治療產後抑鬱?
孕婦輕、中度的抑鬱一般不需進行藥物治療, 孕婦可通過參加孕婦學校、孕婦活動、孕期保健等活動消除孕婦對分娩的恐懼和害怕, 孕婦充分瞭解自己和胎兒的健康狀況後, 更容易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 與此同時, 家屬更多的陪伴關心能有效幫助孕婦走出產後抑鬱。 而對於害怕陌生人、對小孩漠不關心, 有自殺、自殘、打人、傷人等暴力傾向的抑鬱症患者, 則需要接受心理和藥物等多方面的治療。
在預防和緩解產後抑鬱的方法方面, 頭胎和二胎其實並沒有太大差別, 但基於高齡產婦特有的現實問題, 家人在處理她們的產後抑鬱問題方面應該更加敏感,
Advertisiment
溫馨提醒:家人要儘量幫助高齡生二胎產婦做到以下幾點:早睡早起, 吃頓營養豐富的早餐, 打扮整潔出門;不宜整日持續工作, 每日加班不宜超過兩小時;擴大生活圈子, 多交工作以外的朋友, 培養興趣愛好, 舒緩工作上的壓力;適量運動。 如果家人在這些方面都給予產婦幫助, 將有效幫助她們度過這一段高危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