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四歲多了, 最近老是問'什麼是死亡''媽媽會不會離開我'之類的問題, 這麼讓人忌諱的問題, 該怎麼回答他呢?"
"朋友的老公不幸去世了, 最近她三歲多的孩子老是問爸爸去哪兒了, 開始的時候, 朋友就告訴孩子說爸爸出差去了, 可是孩子似乎對這個答案越來越不滿意, 這讓媽媽非常為難:到底該不該告訴孩子事實呢?"
"樂樂六歲生日那天, 我應她的要求送給她一隻小兔子, 樂樂非常喜歡這只小兔子, 每天都細心照料它, 但是最近不知道怎麼的, 小兔子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 樂樂的心情也一天天沮喪起來,
Advertisiment
…………
很多家長發現, 孩子到了三歲之後, 非常容易提出有關生死一類的問題, 或許最初他們接觸"死亡"這個詞的時候, 並不知道它真正的含意, 所以, 即使他們知道某個人"死了""去世了", 也不會產生多少痛苦體驗, 甚至, 有時候會帶著點兒調侃使用這個詞。 例如, 有的孩子從繪本上知道了"死了""去世"等詞之後, 動不動就愛說"我夢見我死了""我的爺爺去世了""我的布娃娃死掉了"之類的話, 一副很輕鬆的表情, 仿佛在說自己吃飯穿衣一樣自然。
但總有一天, 孩子會真正不可避免地面對死亡的悲傷和恐懼, 不管是寵物的死亡還是親人的離去, 這些經歷會讓他對死亡的上述"超然"態度很難持續,
Advertisiment
一、坦然做出科學的解釋, 讓孩子認識到死亡是生命的自然過程
當孩子跟大人談論死亡話題的時候, 不管是表現出懵懵懂懂的樣子還是滿腹焦慮的困惑, 家長都要坦然地做出回應, 千萬不要對這個話題諱莫如深,
Advertisiment
針對孩子關於死亡的疑問, 家長要用符合孩子認知水準的語言來科學地解釋事實, 比如, "死亡就是我們的身體停止工作了, 不運動了, 也不能做事情了"。 有的家長喜歡用含糊的話語來搪塞這個問題, 其實這樣是不明智的做法, 甚至有時候會讓孩子因誤解而懼怕相關的事情, 比如, 有的家長可能會對孩子說"死亡就是睡著了, 再也不會醒來了", 孩子就可能因此對睡眠產生恐懼, 擔心自己睡著以後再也不會醒來。
二、不刻意掩飾對死亡的消極情感體驗,
Advertisiment
如果家中不幸有親人去世了, 家長也不必因為擔心孩子受到負面影響而刻意掩飾自己的悲痛情感, 讓孩子看到自己的悲傷反應並不會帶來太可怕的後果, 甚至, 如果孩子願意, 家長還可以主動跟孩子談論自己的感受, 例如, 悲傷、生氣、傷心、怨恨和愛等。 不過, 讓孩子看到家長的傷心和難過之後, 也要讓孩子看到家長"慢慢放下"的情緒平復過程, 以便讓孩子意識到雖然死亡會帶來痛苦, 但活著的人要想辦法慢慢從悲傷中走出來。 這樣, 當孩子自己面對親人或寵物死亡的時候, 才更容易自然地宣洩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三、理解孩子的恐懼, 做好他的情緒安撫工作
有時候孩子會不停地追問關於死亡的問題,
Advertisiment
如果孩子能夠聽懂, 家長還可以想辦法讓孩子明白, 正因為終有一天我們會走向死亡, 所以, 活著才彌足珍貴, 把孩子的關注點從對死亡的恐懼轉移到如何珍惜每一天的生活中來。
四、借助繪本之力,幫孩子昇華對死亡的認知
當孩子對死亡毫無思想準備就被迫面對其帶來的痛苦時,家長還可以借助相關的主題繪本,幫孩子昇華對死亡的認知,讓他明白死亡是一個自然的過程,是一個值得尊重的結果,即使深愛的人或寵物永遠地離去了,但我們依然可以通過回憶來感受有他(它)陪伴時帶來的美好,或者通過實現逝去的人生前未了的心願等方式再現他的音容笑貌,以減緩孩子的痛苦。比如,開頭提到的事例中,媽媽在決定跟孩子說明爸爸去世的事實之前,就可以先給孩子讀一讀相關繪本,讓孩子對如何面對死亡有些思想準備,再結合繪本自然引出爸爸死亡的話題。
所幸的是,現在很多繪本都可以幫助家長實現這個教育功能,比如,《湯姆的外公去世了》《爺爺有沒有穿西裝》《老鼠爺爺的告別信》《小魯的池塘》等相關的生命教育或心理自助讀物,不僅可以幫助孩子昇華對死亡的認知,幫他樹立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和熱愛生命的意識,還可以給孩子示範對待死亡的態度以及緩解痛苦的方式。
四、借助繪本之力,幫孩子昇華對死亡的認知
當孩子對死亡毫無思想準備就被迫面對其帶來的痛苦時,家長還可以借助相關的主題繪本,幫孩子昇華對死亡的認知,讓他明白死亡是一個自然的過程,是一個值得尊重的結果,即使深愛的人或寵物永遠地離去了,但我們依然可以通過回憶來感受有他(它)陪伴時帶來的美好,或者通過實現逝去的人生前未了的心願等方式再現他的音容笑貌,以減緩孩子的痛苦。比如,開頭提到的事例中,媽媽在決定跟孩子說明爸爸去世的事實之前,就可以先給孩子讀一讀相關繪本,讓孩子對如何面對死亡有些思想準備,再結合繪本自然引出爸爸死亡的話題。
所幸的是,現在很多繪本都可以幫助家長實現這個教育功能,比如,《湯姆的外公去世了》《爺爺有沒有穿西裝》《老鼠爺爺的告別信》《小魯的池塘》等相關的生命教育或心理自助讀物,不僅可以幫助孩子昇華對死亡的認知,幫他樹立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和熱愛生命的意識,還可以給孩子示範對待死亡的態度以及緩解痛苦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