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生小孩的好處

前些天寫過一篇《為什麼要生小孩》, 提到生孩子是一件高投入高回報的事情。 文章的大部分篇幅用在了寫生孩子是怎樣的高投入(不單是指經濟上的投入)上面, 而對於生孩子的回報, 只是稍稍的帶過, 沒有好好的討論。 今天, 我想來好好說一下, 生孩子會給人帶來怎樣的變化與好處。

Advertisiment

Loving hands

健康的生活習慣

人人都知道告別壞習慣擁抱新生活是好事兒。 然而事情總是這樣:看起來美好, 說起來容易, 但是真正的做起來, 並且堅持到目標達成, 卻非常的難, 沒有強大的驅動力, 很難完成。 很多人寫書, 寫文章, 開培訓班教導人們如何改變習慣;什麼21天, 30天, 60天, 90天養成新習慣的計畫充斥各類網路媒體;各種監督團, 習慣養成組滿天飛。 這一切都側面說明了習慣改變的困難程度。

我一朋友, 年輕輕的就得了膽結石。 多數人沒得過這個病, 我來稍微說一下, 這個病犯起來疼得很,

Advertisiment
一般的止疼藥是是管不住的。 平常必須控制飲食, 更不能吸煙喝酒。 他減少了飲酒, 但是在遇到“場合”的時候, 有時也捨命喝過幾口。 前幾天, 他在微信朋友圈裡周知大家, 說要戒酒一年。 我一開始還以為是又犯了結石了, 一問之下, 才得知他這是為要第二胎做準備呢。

大多數人在要孩子之前, 都會像我這個朋友一樣, 重新審視自己的健康方面的問題, 並嘗試做出生活方式方面的改變。 目的很簡單, 健康的爸媽帶來健康的寶寶。 在孕前戒除煙酒咖啡茶, 告別夜生活, 減少服藥, 多多體育鍛煉, 多吃綠色健康食品, 做孕前醫學檢查等等, 這些已經成為大眾的共識。 一般, 為了健康的後代, 大家也能堅持下來。

生下一個健康的寶寶,

Advertisiment
為寶寶做好榜樣, 都是十分強大的內在動機, 在這樣的動機驅使下, 改變壞習慣養成好習慣的過程會變的容易許多。

新知識的學習機會

生孩子養孩子似乎是不需要學習的:人類從出現在這個地球上之後, 就會做這件事。 然而現代社會的家庭結構已經從大家族的模式演化到了小家庭的模式。 缺乏養育經驗的新爸新媽不太容易從長輩或者已經生過孩子的同輩那裡學習。 即便父母可以提供一些幫助, 他們的知識也過於老舊, 需要用科學的知識去去偽存真。 事實情況是, 新爸新媽在多數情況下要依靠自己來養育自己的孩子。 目前, 大部分人選擇去醫院在醫生的幫助下生孩子。 很多人都認為把自己交個醫生就好了,

Advertisiment
他們具有專業知識, 讓他們為自己生孩的事情做主理所當然。 然而, 生育過程本的主角絕對不是醫生, 他們的角色是助產。 孕婦才是主角, 應當為自己做決定。 而且, 很多醫院都規定有生育過程的基本流程, 很多這些流程的制定是沒有科學研究做後盾的, 其中的大多數步驟, 經常是為了避免醫院承擔的風險, 簡化醫生的操而作出的。 孕婦和嬰兒被當為病人, 醫生只關注她們的生理健康, 而忽略她們的心力連結。 醫生所關注的健康, 並不一定真的是一母嬰為中心的。

舉例來說, 孩子出生後, 馬上就剪臍帶, 讓媽媽看一眼就抱走, 擦乾淨, 測身高體重打疫苗。 這是大部分醫院的在孩子出生後的標準處理流程。

Advertisiment
然而, 這些做法對母親和孩子沒有明顯好處, 只對醫生護士有好處:他們可以早點結束工作去休息。 而這些做還可能對母嬰有害。 更好的做法是, 孩子出生後馬上把它放到媽媽懷裡(這時可以嘗試哺乳), 等到胎盤裡面的血都回流到孩子身體裡(查看臍帶的顏色變化可以判斷)再剪臍帶, 孩子身上的東西可以不擦, 能推遲的疫苗可以推遲到一個月後回訪時再接種。 這樣的做法, 可以立即在母嬰之間建立親密聯繫, 幫助孩子從母親身上獲取生存所需要的益生菌群, 促進母親產奶, 減少孩子出生過程中受到的痛苦。

僅僅是懷孕過程中, 父母們就有許多決定要做, 是自然生產還是剖腹產, 上不上麻藥, 上不上抗生素, 要不要上催產素…… 孩子生下來之後需要的決定更多,是母乳還是奶粉,是瓶喂還是胸喂,是按需餵養還是按時餵養,孩子哭鬧要不要抱,是用尿布還是用一次性紙尿褲,什麼時候加輔食,如何加輔食,等等等等。只有瞭解各種方式方法的好處與風險,人們才能基於自己和孩子的需要做出適合自己的決定。不要滿足于盲目聽從專家,親人甚至是廣告的經驗和勸說,而要讓自己成為專家。

各位聽好了,如果你要生孩子,請務必自我教育,學習生育方面的知識。當你的醫生說的事情你不明白時,請務必請他/她給你解釋清楚。除非是緊急狀況,請務必自己基於科學知識做決定。

再過一次童年

陪孩子長大的過程,是一個完美的讓成年人再過一次童年的過程。如果單身的你,躺在草地上一邊兒打滾兒一邊兒怪叫,大概會被當成神經病。如果做這樣的傻事的時候你身邊有自己的孩子,別人大概會覺得你是一個愛孩子的能和孩子玩兒到一起的好家長。就這麼簡單。

童年的遊戲沒有玩兒夠,跟孩子再玩兒吧。童年想要的東西爸媽沒有提供,你提供給你的孩子,然和和他/她一起分享吧。這是你再活一次的機會,這是你再次成長的機會。如果你像我一樣,雖然已經成年很多年,還覺得自己是個孩子,還想像孩子一樣玩耍,那麼生個孩子也許是該考慮的。

對自己的重新再認知

生小孩對父母的轉變,不僅僅是主觀的生活習慣的改變。有些改變是不收意志控制的。一旦進入懷孕,我們的思想和行為,思維和身體,心理和生理就開始隨著孕期的進展而產生變化(是的,科學已經證實男人的各方面也會變化)。女性會有懷孕反應,這大家都知道。而一部分男人在妻子懷孕的時候也會有孕期反應,這種反應被稱為擬娩綜合征(Couvade syndrome)。可能出現的症狀會有很多,就跟女性懷孕還洗的表現時一樣的,比如,消化不良、噁心、食欲不振、體重增加、皮膚發癢、失眠、憂鬱、情緒低落等。 這些可能是激素變化引起的,也可能是移情的作用。准爸准媽的這種同步,在我看來是非常有愛的一件事請。准爸准媽可以利用這個懷孕的機會,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和心理。

看待世界的新視角

單身的時候,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有了女友,進而結了婚,二人世界甜蜜溫馨。一個人漂泊也好,兩個人逍遙也罷,天不怕地不怕,外面的世界發生什麼跟我們關係不大。一旦有了孩子,我們就不能再裝傻。思考問題的角度從單身時候的“我”到有伴侶之後的“我們”到再到有了寶貝之後的“她/他”。

“我”的晚餐在路邊攤兒就可以解決;“我們”多數時候去市場買新鮮的菜自己做,偶爾下館子去餐廳,而為了“她/他”,媽媽吃的要無農藥,無添加,保證產的奶水沒有有害物質,逼不得已用奶粉時,也都得是進口貨。當爸媽的最重視食品安全。

“我”睡覺有床沒床都無所謂;“我們”或租或買總得有套房子;為了“她/他”,要找教育水準高的學區,優雅的環境,高素質的鄰居。大人可以湊合,孩子不能委屈。

“我”想去哪就去哪,半夜兩點回家也不怕;“我們”互相提醒早回家;為了“她/他”,我們恨不得腦袋後面也長眼睛,畢竟一分鐘沒看到孩子就有可能被拐走。當爸媽的更重視治安狀況。

柴靜不生寶寶,大概不會有《穹頂之下》……

趙連海不生寶寶,大概人們還在喝三聚氰胺

就這樣,為了“她/他”,奶爸們開始關心政治,關心教育,關心空氣,關心經濟,關心治安,……。辣媽們則開始擔心一切。奶爸辣媽們一起,開始審視周遭的一切,努力作出改變,讓“她/他”的生活更美好些。

如果你沒有孩子,你大概永遠也不會關心生活到這種程度。

不是結束的結語

生孩的好處,當然不止上面這幾條。但我打算先結束這篇文章,下面來說一下這篇文章的目的。

獲得上面這一切好處的前提是,要孩子的決定給予你自己的主觀意願作出的。我很清楚,不是所有人都應該要小孩,我也沒有興趣勸不想要小孩的人改變想法。我希望甚至所有不喜歡孩子不想要孩子的人,一定要堅持自己的信念,不要迫於社會的壓力,親朋的口舌,父母的嘮叨,朋友的炫耀而心不甘情不願的為了給別人一個交代而生下孩子。畢竟,對於孩子來說,別人都是無所謂的,只有父母最重要。只有對自己有愛的父母最重要。

如果你拿不准自己是不是應該要孩子了,請參考我的另外一篇文章《要孩子的先決條件》。

廣告時間

想要第一時間看到清陽的新作?或者你也向動筆寫寫你擅長的領域?歡迎下載簡書APP並註冊成為簡書的用戶。下載註冊連結: http://www.jianshu.com/ui?t=243b7f7b1500 。一定要註冊呦!

本人人在美國,想賣苦力搞代購,掙點兒是點兒。各位看官如果有代購需求,可以通過QQ群 微信號:huaxiangco 和我聯繫。謝謝。

網站:www.huaxiangbaby.com

淘寶店:http://shop114500297.taobao.com/

新浪微博:@華享寶貝

微信公眾平臺:我們的孩子

QQ群:392496819

要不要上催產素…… 孩子生下來之後需要的決定更多,是母乳還是奶粉,是瓶喂還是胸喂,是按需餵養還是按時餵養,孩子哭鬧要不要抱,是用尿布還是用一次性紙尿褲,什麼時候加輔食,如何加輔食,等等等等。只有瞭解各種方式方法的好處與風險,人們才能基於自己和孩子的需要做出適合自己的決定。不要滿足于盲目聽從專家,親人甚至是廣告的經驗和勸說,而要讓自己成為專家。

各位聽好了,如果你要生孩子,請務必自我教育,學習生育方面的知識。當你的醫生說的事情你不明白時,請務必請他/她給你解釋清楚。除非是緊急狀況,請務必自己基於科學知識做決定。

再過一次童年

陪孩子長大的過程,是一個完美的讓成年人再過一次童年的過程。如果單身的你,躺在草地上一邊兒打滾兒一邊兒怪叫,大概會被當成神經病。如果做這樣的傻事的時候你身邊有自己的孩子,別人大概會覺得你是一個愛孩子的能和孩子玩兒到一起的好家長。就這麼簡單。

童年的遊戲沒有玩兒夠,跟孩子再玩兒吧。童年想要的東西爸媽沒有提供,你提供給你的孩子,然和和他/她一起分享吧。這是你再活一次的機會,這是你再次成長的機會。如果你像我一樣,雖然已經成年很多年,還覺得自己是個孩子,還想像孩子一樣玩耍,那麼生個孩子也許是該考慮的。

對自己的重新再認知

生小孩對父母的轉變,不僅僅是主觀的生活習慣的改變。有些改變是不收意志控制的。一旦進入懷孕,我們的思想和行為,思維和身體,心理和生理就開始隨著孕期的進展而產生變化(是的,科學已經證實男人的各方面也會變化)。女性會有懷孕反應,這大家都知道。而一部分男人在妻子懷孕的時候也會有孕期反應,這種反應被稱為擬娩綜合征(Couvade syndrome)。可能出現的症狀會有很多,就跟女性懷孕還洗的表現時一樣的,比如,消化不良、噁心、食欲不振、體重增加、皮膚發癢、失眠、憂鬱、情緒低落等。 這些可能是激素變化引起的,也可能是移情的作用。准爸准媽的這種同步,在我看來是非常有愛的一件事請。准爸准媽可以利用這個懷孕的機會,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和心理。

看待世界的新視角

單身的時候,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有了女友,進而結了婚,二人世界甜蜜溫馨。一個人漂泊也好,兩個人逍遙也罷,天不怕地不怕,外面的世界發生什麼跟我們關係不大。一旦有了孩子,我們就不能再裝傻。思考問題的角度從單身時候的“我”到有伴侶之後的“我們”到再到有了寶貝之後的“她/他”。

“我”的晚餐在路邊攤兒就可以解決;“我們”多數時候去市場買新鮮的菜自己做,偶爾下館子去餐廳,而為了“她/他”,媽媽吃的要無農藥,無添加,保證產的奶水沒有有害物質,逼不得已用奶粉時,也都得是進口貨。當爸媽的最重視食品安全。

“我”睡覺有床沒床都無所謂;“我們”或租或買總得有套房子;為了“她/他”,要找教育水準高的學區,優雅的環境,高素質的鄰居。大人可以湊合,孩子不能委屈。

“我”想去哪就去哪,半夜兩點回家也不怕;“我們”互相提醒早回家;為了“她/他”,我們恨不得腦袋後面也長眼睛,畢竟一分鐘沒看到孩子就有可能被拐走。當爸媽的更重視治安狀況。

柴靜不生寶寶,大概不會有《穹頂之下》……

趙連海不生寶寶,大概人們還在喝三聚氰胺

就這樣,為了“她/他”,奶爸們開始關心政治,關心教育,關心空氣,關心經濟,關心治安,……。辣媽們則開始擔心一切。奶爸辣媽們一起,開始審視周遭的一切,努力作出改變,讓“她/他”的生活更美好些。

如果你沒有孩子,你大概永遠也不會關心生活到這種程度。

不是結束的結語

生孩的好處,當然不止上面這幾條。但我打算先結束這篇文章,下面來說一下這篇文章的目的。

獲得上面這一切好處的前提是,要孩子的決定給予你自己的主觀意願作出的。我很清楚,不是所有人都應該要小孩,我也沒有興趣勸不想要小孩的人改變想法。我希望甚至所有不喜歡孩子不想要孩子的人,一定要堅持自己的信念,不要迫於社會的壓力,親朋的口舌,父母的嘮叨,朋友的炫耀而心不甘情不願的為了給別人一個交代而生下孩子。畢竟,對於孩子來說,別人都是無所謂的,只有父母最重要。只有對自己有愛的父母最重要。

如果你拿不准自己是不是應該要孩子了,請參考我的另外一篇文章《要孩子的先決條件》。

廣告時間

想要第一時間看到清陽的新作?或者你也向動筆寫寫你擅長的領域?歡迎下載簡書APP並註冊成為簡書的用戶。下載註冊連結: http://www.jianshu.com/ui?t=243b7f7b1500 。一定要註冊呦!

本人人在美國,想賣苦力搞代購,掙點兒是點兒。各位看官如果有代購需求,可以通過QQ群 微信號:huaxiangco 和我聯繫。謝謝。

網站:www.huaxiangbaby.com

淘寶店:http://shop114500297.taobao.com/

新浪微博:@華享寶貝

微信公眾平臺:我們的孩子

QQ群:392496819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