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伸手抓飯別阻止以免打擊他的主動性
當你把飯、菜做好, 盛放上桌時, 寶寶第一次做出讓你意外的動作――他自己伸手去抓飯、菜。 這時, 你會怎麼做?可能不少家長會以“手髒”等為由阻止孩子抓飯, 尤其多次口頭阻止無效, 眼看孩子把飯菜扒拉得滿桌都是, 相信一些家長會“啪”地打一下孩子的手, 強行制止他抓飯。
“事實上,
Advertisiment
通常, 6個月左右的寶寶就有了自我吃飯的衝動。 當你發現在大人吃飯時他總是眼巴巴地看著, 或他在飯桌上抓著菜就想往嘴裡放, 做家長的你就應該創造條件, 讓孩子學著自己吃飯。 朱曉華建議, 吃飯前, 媽媽可以在地上鋪一塊塑膠布, 給寶寶洗淨小手、穿上小圍裙, 再給他準備一些能拿著吃的食物, 比如磨牙餅乾、水果塊;等到孩子1歲半左右時,
Advertisiment
“對寶寶來說, 感到‘我能自己吃’很重要, 這是他獨立做人的第一步。 ”朱曉華說。
生活大包大攬會扼殺孩子的主動性
放手讓孩子多嘗試有利於培養主動性
對孩子來說, 整個世界都是新鮮的, 他們比成人有更多強烈地想去嘗試的衝動。 然而, 現在的父母對孩子管教、照顧過多, 時間久了, 就會遏制其主動性的發展。
朱曉華說, 像一些家長, 孩子一兩歲了, 還是想要什麼, 用手一指, 家長就立即滿足, 自然孩子說話的主動性大大減少;兩三歲時, 孩子“自我意識”萌生, 自我獨立願望更強烈,
Advertisiment
“如果家長能尊重孩子, 放手給他們多一些嘗試的機會, 對培養他們做事的主動性很有好處。 ”朱曉華說, 當孩子從一件件不會做的小事到獨立完成, 他能反復體驗到獨立做事的成功樂趣, 這會極大地增強他們的自信, 讓他們能更積極主動地嘗試做其他事情。
不管孩子做得好不好都要先鼓勵再指導
如果孩子幫忙收拾碗筷, 你這邊剛想表揚他懂事, 他那邊就把飯碗、盤子打碎一地, 你很可能氣得脫口而出:“快一邊呆著去, 真是越幫越忙!”
“看似氣頭上的一句話,
Advertisiment
雖然孩子有了主動嘗試獨立做一件事情的衝動, 但並不意味著他已有足夠能力去勝任這件事。 假如孩子因為嘗試失敗, 受到家長的批評, 表面看你只是批評他沒有做好這一件事, 但孩子所感受到的卻還包含著對他主動嘗試的批評。 下一次, 他再遇到同樣的事或沒能力做好的事, 可能就不敢再嘗試了。
相反, 對於孩子獨立嘗試的事, 只要他付出了努力, 無論結果如何, 家長的認可和鼓勵都會使孩子產生信心。 接下來, 你再對他的不足之處予以指導, 他們再做類似事情時, 很可能會是一個好結果, 而這種成功體驗, 對他們做事主動性又是一次強化。
小編總結: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