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生理性黃疸

什麼是生理性黃疸及特點

黃疸, 是由於血液中膽紅素濃度過高, 以至於皮膚粘膜出現肉眼所見的黃疸。 事實上, 大部分出生不久的新生兒都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黃疸, 所以叫生理性黃疸, 與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的特點有關。

1。 新生兒紅細胞的壽命比較短, 只有70-90天, 紅細胞破壞得多, 膽紅素產生得就多。

2。 肝細胞轉運膽紅素的蛋白要到出生後5-10天才能達到正常水準, 所以出生後最初幾天膽紅素的轉運功能還不足。

3。 新生兒肝臟酶系統發育還不完善, 產生的膽紅素就不能及時轉化。 此外, 剛出生的新生兒腸道無菌也會影響膽紅素的代謝。

Advertisiment
這些因素的綜合結果使新生兒血中膽紅素增多而發生黃疸。 由於這只是一種暫時的現象, 所以稱為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的特點是, 大多在出生後2-3天出現, 4-5天時最嚴重, 足月兒一般在2周內消退, 早產兒一般在3-4周消退。 此外, 黃疸一般情況, 孩子也沒有其他不適症狀, 所以家長不必擔心。

如何診斷生理性黃疸

許多新生兒出生後一周內可能出現皮膚黃染。 這主要是由於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的特點決定的。 如果黃疸的程度較輕, 屬於生理性黃疸。 家長不必過分緊張。 生理性黃疸一般在新生兒出生後2-3天開始出現, 出生後4-6天是最黃的時候, 7-10天以後逐漸消退。 家長如何判斷新生兒黃疸的程度呢?生男生女幫推薦以下現象:
一。

Advertisiment
疾病描述

黃疸是新生兒期常見的臨床症狀, 由於其發病機制不同, 它既可以是生理現象, 又可以是病理現象。 臨床上以足月兒血清總膽紅素超過205。 2μmol/L(12mg/dl), 早產兒超過256。 5μmol/L(15mg/dl)稱為高膽紅素血症。

二。 症狀體征

大部分新生兒在出生後2~3d出現黃疸, 最遲可在第5天出現, 5d後出現的黃疸多要考慮病理性。 黃疸於4~5d最明顯, 足月兒在生後10~14d消退;早產兒約有80%生後出現黃疸, 可持續3~4周消退。 生理性黃疸不伴有其他症狀, 小兒精神、反應好, 個別新生兒吃奶稍差。

三。 診斷檢查

 血清膽紅素測定在生後1周內, 均超過34。 2μmol/L(2mg/d1)。 足月新生兒生理性黃疸血清膽紅素值不超過205。 23μmol/L(12mg/d1), 早產兒較足月兒為重, 峰值可達17l~205μmol/l(10~12mg/d1), 但不超過256。 5μmol/L(15mg/d1)。

生理性黃疸注意事項

Advertisiment

許多新生兒生理性黃疸於生後2—3天出現, 4—6天最重, 10—14天自然消退, 也有少部分可持續3—4周, 以早產兒多見,

因此, 若新生兒黃疸持續超過4周, 應建議家長帶孩子就醫, 注意在自然光照下觀察新生兒, 以免因光照影響判斷, 若新生兒為重症黃疸(生後24小時內出現, 程度嚴重, 血清膽紅素超過255微摩爾/每升)已在醫院治療好轉後返家, 則黃疽程度是逐漸減輕的(通過入戶之初的瞭解即可得知), 若黃疸消退後又出現或有所加重, 同時伴有精神症狀(也可不出現精神症狀), 則建議家長及時帶孩子就醫,

建議做好觀察日記, 一方面幫助護理者做好判斷, 另一方面有利於護理者積累經驗,

進食提示:

1、忌用食物:油炸品、酒、辛辣食物、高脂食物、海腥發物、羊肉、咖啡;

Advertisiment

2、宜用食物:鮮肝、鮮魚、瘦肉、蛋類、茼蒿菜、豆腐、馬蘭頭、荸薺、金針菜、綠豆、大棗、梨、芝麻、山楂、糖

生理性黃疸症狀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的特點是, 大多在出生後2-3天出現, 4-5天時最嚴重, 足月兒一般在2周內消退, 早產兒一般在3-4周消退。 此外, 黃疸一般情況好, 孩子也沒有其他不適症狀, 所以家長不必擔心。 現在跟小編一起來認識生理性黃疸的表現症狀。

1。 生理性黃疸輕者呈淺黃色局限於面頸部, 或波及軀幹, 鞏膜亦可黃染2~3日後消退, 至第5~6日皮色恢復正常;重者黃疸同樣先頭後足可遍及全身, 嘔吐物及腦脊液等也能黃染時間長達1周以上, 特別是個別早產兒可持續至4周, 其糞仍系黃色尿中無膽紅素。

2。 黃疸色澤輕者呈淺花色,

Advertisiment
重者顏色較深, 但皮膚紅潤黃裡透紅。

3。 黃疸部位多見於軀幹、鞏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過肘膝。

4。 新生兒一般情況好, 無貧血, 肝脾不腫大肝功能正常, 不發生核黃疸。

5。 早產兒生理性黃疸較足月兒多見, 可略延遲1~2d出現, 黃疸程度較重消退也較遲, 可延至2~4周。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怎麼辦

大部分新生兒(約60%的足月兒、80%的早產兒)在出生後2~3天開始在皮膚、口腔黏膜和眼白部分出現輕度黃染, 而手心和腳心一般不出現黃染, 黃染於第4~5天最重, 足月兒在生後7~10天自行消退、早產兒可延遲到生後第2~3周才消退, 在此期間小兒吃奶、睡眠以及生長情況均好, 大小便顏色正常, 也無其它不適表現, 如果查血, 則血清總膽紅素濃度足月兒不超過205umol/L(或12mg/dl)、早產兒不超過256umol/L(或15mg/dl), 這種現象稱為“生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不需治療,注意新生兒的保暖,適當提早餵養,供給足夠的水分和熱能,及早排出胎便,減少膽紅素的腸肝迴圈,可以減輕生理性黃疸的程度。同時應注意與夾雜的病理性黃疸鑒別。

如果小兒在生後第一天就出現黃疸、或黃疸過重、或黃疸持續時間過長(超出上述一般正常範圍)、或反復出現,就可能不是生理性黃疸了,應該請醫生診治。

這種現象稱為“生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不需治療,注意新生兒的保暖,適當提早餵養,供給足夠的水分和熱能,及早排出胎便,減少膽紅素的腸肝迴圈,可以減輕生理性黃疸的程度。同時應注意與夾雜的病理性黃疸鑒別。

如果小兒在生後第一天就出現黃疸、或黃疸過重、或黃疸持續時間過長(超出上述一般正常範圍)、或反復出現,就可能不是生理性黃疸了,應該請醫生診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