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方式是不能由產婦或家屬任意選擇的。 是陰☆禁☆道分娩還是剖腹產, 應該由醫生酌情決定。
近年來, 由於醫學技術的發展, 剖腹產在搶救胎兒、挽求產婦生命中起了重要作用, 但它畢竟是手術, 不是簡單、安全、快速的最佳分娩方式。
與陰☆禁☆道分娩比起來, 施行剖腹產的產婦。 出血多, 感染的機會多, 術後恢復比較慢。 剖腹產的胎兒, 由於一下子來到大氣層中, 顱內出血的可能性增加, 由於臍帶被迅速剪斷, 容易貧血和體重下降。 因此, 剖腹產並不適於每一個產婦。 當發生下面幾種情時, 醫生考慮施行部腹產:
Advertisiment
一。 胎兒窘迫;
二。 產前大出血;如前置胎盤、胎盤剝離;
三。 滯產, 或產程進展不順利, 宮縮乏力;
四。 骨盆狹窄, 或有產道阻塞者。
陰☆禁☆道分娩的胎兒, 娩出以額、鼻、口為順序, 可以擠出胎兒鼻、口腔中的粘液, 清理呼吸道, 使出生後的嬰兒呼吸道通暢。 另外, 子宮的收縮使胎兒胸部受到規律性擠壓, 有利於出生後的自主呼吸, 還可以將胎兒的少量羊水擠出來。 剖腹產將失去這些有意義的經歷。
曾有許多待產婦女為減少分娩時的疼痛或渴望生一個神童, 嘗試了一些非傳統的分娩方式。 於是, 浴缸、大海、甚至冰窟成了嬰兒誕生地, 有些人則主張採用立式分娩法(包括站、蹲、跪三種姿勢), 認為這才符合大自然的造化。
大量考古資料證明, 立式分娩是古代傳統的分娩方法。
Advertisiment
而躺著分娩只是在最近兩百多年出現的。 據說這種“時髦”始于路易十四國王當政時的法國。 有一天, 路易十四突然心血來潮, 想看看他的情婦如何分娩。 為了讓國王看得更清楚, 產婦被安置在床上。 也許是王心大悅, 路易十四隨後頒令只能給躺著分娩的婦女接生。 臥式分娩隨之流行開來, 但這種消極的分娩方法只對好奇的旁觀者和懶惰的醫生有利, 這種姿勢便於醫生用手術鉗拖出嬰兒或採取無痛分娩。
俄羅斯最早正式用立式分娩法接生的是莫斯科第四產院產科主任尼娜?庫茲涅佐娃。
Advertisiment
為什麼立式分娩會容易得多呢?專家認為, 處於立式狀態的婦女能分泌更多的內啡肽, 即天然的鎮痛和抗休克物質, 因此分娩會變得更快。 陣痛的時間能縮短一半, 從通常的6-10小時減為3-4小時。 分娩後產婦不需服用任何催乳藥物馬上就能為嬰兒哺乳。
此外, 由於嬰兒在母體內都是腦袋朝下, 受地球重力的吸引可以減輕陣痛。
Advertisiment
研究還發現, 立式分娩法生出的嬰兒患感染、素質性疾病及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可能, 明顯少於臥式分娩法生出的嬰兒。 在瑞典、比利時和德國, 早就有60%的婦女利用一種專門的椅子跪著或坐著分娩。 美國《公共衛生》雜誌曾公佈一項在76個國家的調查結果:只有14個國家的婦女以側臥的方式分娩, 在其餘則是採用蹲著或站著手扶床欄的方式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