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生男生女的兩個科學依據是什麼?

早上“害喜”生女孩

事實是:孕吐是很多准媽媽都會出現的生理反應, 尤其以孕早期常見。 在美國, 曾經針對5900位因為懷孕初期嚴重孕吐而入院的孕婦進行調查, 結果發現, 這些孕婦生下女寶寶的比例是56%、男寶寶是44%。 但是在懷孕中後期嚴重孕吐的孕婦來說, 其寶寶的性別比例又與正常分配比例相似, 沒有特別的針對性。

胎盤靠後生男孩

事實是:如果胎盤的位置在子宮的後壁, 懷的大多是男孩, 如果胎盤的位置在子宮的前壁, 懷的大多是女孩。 這種說法更多的是源于經驗之談。 目前還沒有任何科學根據可以證明這一點。

Advertisiment

民間傳言生男生女五大徵兆

孕婦飯量大容易生男嬰

國外研究人員通過對244名孕婦進行的6個月的觀察研究發現;男嬰睾丸分泌睾丸激素是懷男嬰的孕婦進食量大的直接原因, 也就是說飯量大的孕婦生男嬰的幾率大。 原因可能是在胚胎中的男嬰要比女嬰需要更多的營養和能量。

大齡夫婦更易生女孩

夫婦年齡每增加5歲, 生女孩機會增1‰, 丈夫年齡過高生男孩機會減少, 25~29歲之間生男比生女多, 小於25和大於29歲生女比生男多。

吸煙降低生男孩的幾率

由丹麥和日本科學家聯手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 夫婦吸煙與否會影響胎兒的性別。 調查結果發現, 如果男女雙方都不吸煙, 則生男與生女的比例為1.214比1,

Advertisiment
即男孩占55%。 如果雙方每天都吸煙20支以上, 則新生兒男女比例為0.823比1, 即男孩占45%。 即使父母中只有一方吸煙而且煙癮不重。 但生男孩的幾率也一樣會下降。 專家推測, 原因可能是攜帶Y染色體的精子或男性胚胎更容易受到煙的傷害。

接近排卵期同房增加生男孩的幾率

Y型精子要比X型精子體積小、活力強, 在女性生殖道中的遊動速度快。 根據這一特性專家研究推測, 一般在接近排卵期時宮頸黏液偏向鹼性, 這種環境不僅利於Y型精子生存, 而且還會使Y型精子遊動速度增快。 如果在這一時間裡同房, 容易增大生男孩的幾率。

懷孕困難的女性易生男孩

荷蘭一個研究小組發現, 懷孕困難的女性要比那些容易懷孕的女性更有可能生男孩。

Advertisiment
宮頸黏液黏度較高的女性雖然受孕困難, 但由於帶Y染色體的精子體積更小、更靈活, 因此在較長一段時間裡, 帶Y染色體的精子過宮頸與卵子結合的概率更高, 所以生育男孩的幾率更大。

寫給准媽媽的話

每個准媽媽都希望早早知道, 多多知道關於肚裡寶寶的一切情況, 是胖是瘦?是男是女?這些緣於看不見摸不著的好奇, 也緣于媽媽對寶寶本能的母愛。 但你要知道, 決定寶寶性別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 雖然基因的組合不可改變, 但寶寶後天的性格、體質等等是可以靠爸爸媽媽的養育方式而塑造的。 所以, 當下次再聽到類似傳言的時候, 准媽媽一定要學會運用從雜誌上學到的科學知識來辨別, 千萬別偏聽偏信給自己造成煩惱。

Advertisiment
要知道, 不管肚裡的寶寶是男是女, 他都是你的寶貝, 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個也是最特別的一個哦!

相關用戶問答
  • 2回答

    是幫朋友問來的,想知道有沒科學備孕生男生女的方法?

    眾所周知,染色體是遺傳物質的載體。人的染色體共有46條,胎兒的性別由其中的兩條性染色體決定。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子各攜有一個性染色體:一個卵子有一個X染色體,而一個精子卻可能攜帶一個X染色體或一個Y... [詳細答案]

  • 1回答

    生男生女的科學辦法準確嗎?

    在現在社會生男生女都一樣,再說了人也是無法掌握胎兒性別的,不過傳的最多的說法就是生男多吃含堿高的食物,生女多吃含酸高的食物,至於最後噴射的時候是最裡面生男最外面生女。。那種時刻誰還有這意識。其實都只... [詳細答案]

  • 1回答

    生男生女的幾個基本條件是什麼?

    媽媽們還是不要相信什麼可以選擇胎兒性別之類的花了,相信自然吧,自然正是以它獨特的方式使人類保持性別平衡。迄今還沒有一種科學方法保證自然受孕胎兒的性別,也就是說,生男生女取決於多種因素。不過,科學已經... [詳細答案]

  • 1回答

    生男生女的科學依據?

    生命是一個奇妙的過程,對於肚子裡的寶寶人們總是充滿了好奇,下面一起來看看生男生女的科學原理是什麼吧。人類每一個體細胞內均有46條染色體,23條來自父親,23條來自母親,在46條染色體中,只有兩條起決... [詳細答案]

  • 1回答

    酒精法測試生男生女的方法科學嗎?

    這種方法當然不科學了,家長千萬不要亂來。生男生女是由受孕者體內的環境,精子的成活率,受精卵的結合等諸多綜合因素而定的。僅憑酒精測出男女,那麼還要B超、血檢等檢測手段幹嘛?有時候先進的檢測手段也會出現...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