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生育後可緩解子宮疾病 新媽必看

現代人工作、生活壓力大, 再三推遲生育。 其實太晚生育, 對孕婦及胎兒均不利, 而且增加了女性子宮疾病的發生率, 如子宮腺肌症與子宮肌瘤。 婦科專家表示, 手術和藥物治療要不容易復發, 要不副作用大, 而上環和生育都可抑制子宮內膜增生, 相當於治療, 適合有不同需要的女性。

病因:

經血排到子宮壁惹劇烈痛經

子宮內膜異位症, 顧名思義就是子宮內膜無法順著陰☆禁☆道剝落排出體外形成月經, 而是“逃跑”到子宮腔以外的地方“定居”, 形成的經血排不出來而造成病變。


經血排到子宮壁惹劇烈痛經

Advertisiment

其實,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因至今未完全闡明, 可能與經血逆流有關, 也可能跟多次人流刮宮有關。 調查顯示,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病率為10%~15%, 多發於25~45歲, 生育少、生育偏晚的女性患者較多。

根據子宮內膜逃到的位置不同, 疾病名也有所不同:若生長在卵巢則形成“巧克力囊腫”, 可影響卵巢的功能, 引起輸卵管黏堵而導致不孕;若生長到子宮肌壁間, 則形成“子宮腺肌症”或“子宮腺肌瘤”。

其中, 子宮腺肌症的典型症狀是子宮腫脹增大, 少數人可大到相當於三個月的身孕, 甚至能用手摸出來, 治療起來很困難。

此外, 患者能感受到進行性痛經, 即逐步加重, 痛到無法正常工作, 甚至只能臥床, 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楊慧芝說, 如果女性的痛經屬於這類情況就值得警惕,

Advertisiment
建議做子宮B超明確診斷。

嚴重的子宮腺肌症患者常常合併有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症, 不僅子宮壁增厚, 而且輸卵管粘連, 不利於受精及胚胎著床, 即使懷孕了也容易流產、早產或宮外孕。

研究表明, 約30%~58%的不孕症患者有子宮內膜異位症, 而患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婦女中不孕症的發病率約30%~50%。

治療:

上環可控制內膜增生

子宮腺肌症目前還無法根治, 患者可以考慮如下幾種方式:

1、生育

子宮腺肌症與雌激素異常分泌有關, 女性絕經後身體雌激素水準下降, 病灶就會慢慢萎縮, 症狀就會減輕或消失。 在女性妊娠期, 體內處於高孕激素的閉經狀態, 約持續10個月, 也可使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灶萎縮,

Advertisiment
並延緩其復發, 相當於一種治療。


已生育或兩年之內不打算懷孕的患者可以考慮上一種特殊的環

2、上環

已生育或兩年之內不打算懷孕的患者可以考慮上一種特殊的環, 它每天會自動均勻釋放少量孕激素到子宮內, 抑制內膜增生。 將來若想懷孕, 在取環後的第二個月就可以正常受孕, 無任何不良影響。

3、手術

子宮內膜異位症即使做手術也容易復發, 其中子宮腺肌瘤術後五年的復發率約為四成。

4、藥物

激素類藥物的副作用較大, 有些患者服藥後會長鬍鬚、痤瘡。 性激素類藥物雖然有效, 但會抑制卵巢功能而令患者處於絕經狀態, 讓她們很難受。 中成藥治療在臨床上的效果不理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