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生長曲線不是這麼看的!崔玉濤教你看生長曲線

年輕的爸爸媽媽們帶孩子一起玩時, 在一起聊天時, 帶孩子體檢時, 都會互相交流孩子的生長狀況, 看看別人家的孩子現在多高了、多重了, 再和自己的孩子比一比。 一比之下, 有喜有憂:如果孩子長得偏快, 家長心中就暗暗高興;如果長得偏慢, 家長心中則忐忑不安。

難道每個同齡的孩子都要具有一樣的身高、體重等發育指標, 家長才不會擔心嗎?究竟如何評價孩子的生長才準確呢?

崔玉濤臨床案例

診室場景重播鏡頭1

寶寶為孕38周經自然分娩的男嬰, 出生體重3.2千克、身長49釐米, 純母乳餵養。 生後前4個月的體重分別為4.2千克、5.4 千克、6.2千克和6.8千克;身長分別為54.5釐米、58釐米、61釐米和63.5釐米。

Advertisiment
體重/ 身長指數始終保持在50%水準。 與同齡孩子相比, 媽媽總覺得自己的孩子偏小, 擔心孩子出現生長落後。 甚至懷疑自己的母乳營養不夠豐富, 耽誤了孩子生長發育。

診室場景重播鏡頭2

強強也是足月順產出生的男嬰, 出生體重4.2千克、身長51.5釐米, 用嬰兒配方奶餵養, 媽媽是嚴格按照奶粉包裝罐上的推薦用量給孩子餵養。 生後前4 個月的體重分別為5.05千克、6.1千克、6.8千克和7.2千克;身長分別為56.5釐米、60釐米、63釐米和66釐米。 體重/ 身長指數起在75%水準, 逐漸降至50% 水準, 4個月時降至20%水準。

診室場景重播鏡頭3

壯壯是經剖宮產出生的男嬰, 出生體重3.6千克、身長51釐米, 生後混合餵養,

Advertisiment
餵養過程非常順利。 生後前4個月的體重分別為5.4千克、6.8千克、8千克和9千克;身長分別為57釐米、61釐米、64.5釐米和67.5釐米。 出生時體重/ 身高指數在50%水準, 以後迅速上升, 滿4個月時達到90%水準。

二、家長常見誤區

誤區一:以“平均值”作為衡量標準

那麼, 怎麼知道孩子生長發育是否正常, 怎麼掌握孩子的自身生長發育規律呢?這就要利用生長發育曲線了。

生長發育曲線是通過檢測眾多正常嬰幼兒發育過程後描繪出來的, 整個曲線由若干條連續曲線組成, 最下面的一條曲線為3%, 意思是將有3%的嬰幼兒低於這一水準, 可能存在生長發育遲緩;最上面的一條曲線為97%, 意思是將有3%的嬰幼兒高於這一水準, 可能存在生長過速。 這兩種情況都應該引起關注。

Advertisiment
中間的一條曲線為50%, 代表平均值;另外, 還有15%和85%等曲線, 提示在正常曲線中的不同水準。 我們經常談及的正常值, 應該是3%~97%涉及的範圍。

家長需要注意的是, 任何時候, 都會有近50%的孩子生長發育指標高於正常值, 50%左右的孩子低於正常值, 剛好在平均水準的孩子為數極少。 所以, 千萬不要以“平均值”作為自己心中可以接受的最低限度。

誤區二:以某一時刻的生長發育資料與生長發育曲線進行比較

其實, 將孩子某一時刻的生長發育資料與生長發育曲線進行比較, 找出孩子生長發育的百分位意義並不大。

拿前面提到的3個孩子來說, 寶寶雖然每次監測的身高和體重發育指標似乎都略低於正常曲線的第50百分位元,

Advertisiment
也就是低於平均水準, 但是孩子體重/ 身高比值總是維持在第50百分位, 說明孩子的生長發育非常正常, 屬於健康嬰兒。

強強出生時較大, 以後的身高、體重始終高於平均值的水準, 但是生長的趨勢在逐漸緩慢, 應該請教醫生, 尋找生長發育緩慢的原因, 是飲食問題、胃腸吸收問題, 還是疾病問題。 可見, 即使孩子的身高和體重均高於平均水準, 也不能說明孩子的生長發育正常。

壯壯出生後身高、體重就突飛猛進地增長, 尤其是體重增長更為迅速。 體重/身高指數顯示已超過90%水準, 提示為肥胖。 這樣不僅有礙于孩子今後運動功能的發育, 還會增加孩子今後的心肺功能負擔。

三、特別提醒

文章中使用的嬰幼兒生長發育曲線, 來自2006年和2007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公佈在世界不同地區的6個國家對母乳餵養的正常嬰兒,

Advertisiment
連續檢測5年獲得的嬰幼兒正常生長發育曲線, 曲線以男嬰和女嬰分別進行了描繪。

本文只採用了男嬰的0~6個月的曲線。

實際上曲線包括從出生到生後5年的體重、身長/ 身高、體重/ 身長指數、頭圍、上臂肌圍、三頭肌皮膚折疊厚度、肩胛下皮膚折疊厚度等多種曲線。

為了使用方便, 曲線分別以不同年齡階段繪製。 家長可以通過www.who.int/childgrowth 或www.fumubidu.com.cn 網站去免費下載自己需要的曲線表格。

四、小結

1、只有動態連續監測孩子的生長和發育, 才可能真正瞭解孩子的發育狀況。 千萬不要以一次的點狀測定值貿然下結論, 這樣不僅不能真正評估孩子的生長, 有時還會耽誤對疾病和一些問題的認識。

2、希望家長都能使用曲線來監測自己孩子的生長,真正全面瞭解孩子的發育。

2、希望家長都能使用曲線來監測自己孩子的生長,真正全面瞭解孩子的發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