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前必備品清單 助孕媽咪安心生產

臨盆待產前, 准媽媽及其家人的心情總是十分緊張焦慮, 小心翼翼, 那麼有哪些東西是待產包裡必備的呢?

一、 必備品

奶瓶(1大1小):母乳餵養的話一個小的就夠了, 用於喝水, 最好要帶吸管帶把手的, 吸管把手不用時可以先拿下來。

產前必備品清單 助孕媽咪安心生產

奶瓶奶嘴刷子(1套):清洗奶瓶奶嘴, 最好要海綿的。

嬰兒碗、勺(1套):吃藥、喝水用, 勺最好買感溫的。

洗澡盆:(1 個): 最好買橢圓形的不要買圓的。

小盆:(2 個):一個洗臉一個洗屁屁。

紗布手帕 (2包):可以洗澡和洗臉用

洗澡巾(3條):紗布的或拆口罩用

大浴巾(1-2條):純棉、吸水、保暖,

Advertisiment
沐浴必備

小毛巾和紗布毛巾(共6-8條):洗屁屁用擦小嘴用, 紗布毛巾很好。 紗布巾多買幾條, 毛巾少買幾條。

衣服(3套):和尚袍、純棉、柔軟、舒適、吸汗

尿褲(2條):s號1條, m號1條, 透氣、防漏、兩側可調節, 穿脫容易, 清洗方便

口水肩(2條):用口罩拆了或紗布毛巾更好

尿布(40-60條):紗布的好

紙尿褲(1包):nb碼, 用尿布的可先買1包備晚上或外出時用, 不用尿布的要多買

小被子、墊被(2條):最好用棉花做

防漏尿墊(3張):1大2小, 防止尿濕床單

嬰兒車(1輛):

小玩具(若干):鮮豔、會發聲、可懸掛。

奶瓶清潔液(1瓶):專門清洗奶瓶餐具、玩具

洗髮水(1瓶):清潔污垢、滋潤營養, 無淚配方

沐浴露(1瓶) : 溫和清潔, 不會洗掉皮膚天然油脂

潤膚露(1瓶) : 防止皮膚乾燥, 去除壞死的皮膚層和汙物

爽身粉(1瓶) : 保持皮膚乾爽,

Advertisiment
預防皮膚過敏和尿布疹

護臀膏(1盒) : 改善尿布症、褥瘡和濕疹等症狀

濕紙巾(4包):用量很大, 多準備幾包, 媽媽也要用

一次性隔尿墊巾:也叫尿布伴侶, 主要作用是迅速將尿滲透, 不浸著寶寶屁股, 尿布容易洗。

棉簽: 清潔耳垢、肚臍、鼻孔和皮膚

嬰兒洗衣液或肥皂:洗嬰兒衣服、尿布等, 一般老人說以前的長條肥皂好用。

二、可買可不買品:

奶嘴(2個):小號、十字開口, 母乳餵養, 奶嘴可以先不必買多。 奶瓶上帶的奶嘴就夠了。

奶粉盒(1個):定量存儲奶粉, 攜帶方便。

消毒鍋(1個):消毒奶瓶、奶嘴、吸奶器, 用家裡的不鏽剛鍋也可。

奶瓶保溫桶(1個):外出時用於保溫。

暖奶器(1個) :給奶加熱、恒溫。

食物調理組:可榨汁、磨泥、過濾及搗漿。

奶瓶及奶嘴夾(1個):處理已消毒的奶瓶、奶嘴。

Advertisiment

沐浴床(1個): 有的說好用有的說沒用處, 各位見仁見智吧

包被(1條):根據季節選擇面料

水溫計(1個):清晰顯示洗澡水溫度, 不含水銀, 使用安全。

嬰兒腳套, 手套(各1-2套): 防止寶寶抓傷、碰傷自己

嬰兒襪子:一般剛出生不穿

帽子(1個):反正外出才用, 又不容易髒。 而且嬰兒的頭長得很快, 用不了幾次就小了。

護臍帶(1條)

小床(1張):木質, 可固定可搖晃, 提前買了晾味。

床圍:圍系在童床四周, 保護寶寶的安全, 孩子大點再買也來的及

睡袋(1套): 根據季節選擇面料

嬰兒專用指甲鉗(1個) :可避免剪傷嬰兒手指

體溫計(1個):快速測溫、方便準確

奶粉:如果決心母乳餵養就不要買, 實在不行了買一瓶400克裝的, 為了給心裡墊底, 也在實在不夠的時候添點。

Advertisiment

喂藥器(1個):安全省事, 不會溢出浪費藥物

吸鼻器(1個):解除鼻塞、保持濕潤, 預防感冒

嬰兒安全梳/刷(1套):圓頭梳防止劃傷頭皮, 刷子可刷去新生兒頭皮上的胎癬

紀念印泥(1套):最好是那種雙手雙腳都能印上去的。

相機或攝像機。

二、產婦住院期間所需的物品

1、 證件:孕婦保健手冊、獻血證、生育證、身份證、社保卡。

2、 內褲至少3-4條

3、 肥大、易於穿脫的開衫睡衣或哺乳衣兩件

4、 冬季需長大衣一件、帽子圍巾1套、毛巾被1床(去衛生間或離開病房做其他檢查時用)

5、 哺乳胸罩或背心2-3件

6、 吸奶器(1個):有的說好用有的說還不如手擠, 各位見仁見智吧。

7、 棉襪2雙, 帶跟拖鞋1雙

8、 洗臉毛巾2條, 洗腳毛巾1條, 洗下身毛巾1條

9、 防溢乳墊:最好用一次性的

Advertisiment

10、 小臉盆2個:1個洗臉1個洗下身

11、 牙刷、肥皂、頭梳、護膚品等洗漱用具1套

12、 紙巾若干、產後衛生巾、長衛生紙若干, 塑膠袋若干(裝零散物品、垃圾等)

13、 餐具一套、喝水杯一個(最好帶吸管)

14、 筆和小記事本(住院期間記事用)

15、 住院押金

小編總結:以上的東西, 准媽媽及其家人在入院前一定要在檢查一遍, 避免帶漏東西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