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前運動的常識

養生之道網導讀:

運動也是孕婦必須做的事情, 只有適當的運動才能夠更安全的生產, 那麼你瞭解產前運動的常識嗎?你知道產前什麼時候適合做什麼運動嗎?下面小編給您解讀產前運動的常識以及產前運動的好處。

Advertisiment

產前運動更可平衡脊骨﹑上身及新受力點的活動﹐使生產時受力位不會集中在一處地方爬行不是幼兒的專利, 孕媽媽也可以一起來湊熱鬧。 長期的直立使人體極易誘發腦血管病變和脊椎、腰肌勞損。 特別是孕婦進行適度的爬行可增強腹肌力量, 預防難產, 產後爬行則有利於子宮復位。

孕期運動不同時期的運動方式

在孕早、孕中期、孕晚期的不同階段, 由於准媽媽自身和胎兒的情況都會有所差異, 所以適合的運動也有所不同, 每一位元准媽媽都應該根據自己的孕周及自身情況選擇適合的運動方式。

孕早期:多做有氧運動

Advertisiment

孕早期 4 個月內的准媽媽要多做有氧運動。 適合孕婦的有氧運動有快走、慢跑、游泳、跳簡單的韻律舞、爬樓梯等節奏性強的有氧運動, 其中游泳是首選。 但禁忌做跳躍、扭曲或快速旋轉的運動。 有氧運動有一定強度、需要持續一定時間, 而不過度消耗攝入氧氣。

孕中期:提高運動頻率

孕中期4~7 個月之間, 寶寶已經穩定下來, 這個時期, 胎寶寶還不是很大, 准媽媽也不是很笨拙, 是整個孕期最輕鬆的一段時期, 這個時候可以多做些運動, 所以在孕中期是適合增加運動量的時期。 這時候所說的增加運動量, 並不是增加運動強度, 而是提高運動頻率, 延長運動時間。

孕晚期:以慢為主

孕晚期, 尤其是臨產前, 准媽媽體重增加, 身體負擔很重,

Advertisiment
這個時候做起運動來比較困難。 所以做運動一定要注意安全, 不能過於疲勞, 且不要在悶熱的天氣裡做運動, 每次運動時間最好別超過15分鐘。 這一時期的運動突出一個“慢”字, 以稍慢的散步為主, 過快或時間過長都不好, 准媽媽如果感到累了就停止運動。

爬行不是幼兒的專利, 孕媽媽也可以一起來湊熱鬧。 長期的直立使人體極易誘發腦血管病變和脊椎、腰肌勞損。 特別是孕婦進行適度的爬行可增強腹肌力量, 預防難產, 產後爬行則有利於子宮復位。

提醒:

1、爬行時穿一些寬鬆、舒適的衣物。

2、可以給你的膝蓋戴上護膝。

3、爬速宜慢, 爬幅宜小, 重複2~3次, 間歇20~30秒。

產前運動也有利生產

婦女懷孕期間常感到腰背痛楚﹐這與體內激素改變﹐導致盆骨及韌帶放鬆有關﹐有脊醫建議﹐孕婦腰封可減輕肚皮下墜力﹐減少腰背受壓﹐但勤做產前及產後運動尤為重要﹐其中產前運動可以平衡整體關節及帶的鬆緊度﹐令生產時更容易。

Advertisiment

香港脊骨學會會長李天德稱﹕“婦女懷孕時﹐肚的負重增加﹐連帶盆骨向前傾﹐形成折腰彎度增加及背肌壓力﹐加上髖底骨關節放鬆﹐拉緊底骨的韌帶﹐容易引起痛楚。 ”

他指出﹐產前運動更可平衡脊骨﹑上身及新受力點的活動﹐使生產時受力位不會集中在一處地方﹐他指﹐這對自然生產尤為重要﹐因可平衡整體關節及韌帶的鬆緊﹐讓盆體功能變佳﹐生產時更加容易。

而產後運動亦同樣重要﹐因孕婦的腹肌變得無力﹐肚皮鬆開﹐容易出現背痛﹐運動可改善問題。

Advertisiment

孕期運動安全指導6要點

1、注意運動強度, 使得自己“在運動中還能保持對話”的強度為上限。

2、不要在太熱或太冷的環境下進行活動, 孕婦體溫過高或過低, 會傷害胎兒發育;3、孕期運動要注意保護關節, 運動時要避免過度拉伸或超出關節活動範圍的動作, 隨著孕期鬆弛肽的釋放, 關節會變的鬆弛, 增加運動過程中的受傷風險。

4、避免須過分跳躍、彈跳或大幅度動作的運動, 以免跌倒損傷胎兒;5、懷孕期時的生理改變會導致韌帶鬆弛, 伸展時須小心避免過分拉扯肌肉;6、運動要循序漸進, 整個過程須包括運動前的熱身、伸展及運動後的調息階段;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