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失眠、頭暈目眩、腹痛、腰背酸痛、乳☆禁☆房脹痛、乳汁不通、高熱自汗、身材走樣、焦慮、便秘……這些氣血虛的癥狀困擾了很多新媽咪。 那就來學習產后調補氣血的課程吧。
第一課:食療
首先要保證一日的營養均衡, 在此基礎上適當地添加一些補氣血的食材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產后常用的補氣血食材有紅糖、紅棗、紅小豆、黑木耳、黑芝麻、黑糯米、烏骨雞、鯽魚等, 還有一些中藥材如黃芪、當歸、燕窩等也是不錯的選擇。
產后即食:紅糖酒釀蛋花湯
做法:酒釀1塊, 加入紅糖及水煮開, 再打入雞蛋1個,
Advertisiment
功效:益氣生津, 活血止血, 促進泌乳。
注意事項:
紅糖在產后即食可促使子宮收縮, 加快惡露排出, 不過食用時間不宜超過10天, 如果醫院在產后有給予子宮收縮藥, 應減少食用量及食用時間。
產后第二周:當歸黃芪烏雞湯
做法:
1.烏雞斬大塊, 飛水, 洗凈;
2.焯水后的烏雞放入沙鍋中, 加滿水, 放入當歸、黃芪和姜片(當歸和黃芪的最佳比例是1:5);
3.大火煮開后, 改小火燉3個小時, 出鍋后在小碗里加一點點鹽調味。
功效:本方為補氣生血之基礎方, 黃芪為補氣要藥, 當歸為補血要藥。
鯽魚奶湯
做法:
1.鯽魚1條, 殺后去磷及內臟并洗凈, 下油鍋略煎;
2.加蔥、鹽、黃酒、水適量共燉, 湯至乳白色將好時, 放入牛奶50毫升, 煮開即可,
Advertisiment
功效:補益氣血, 健脾開胃, 促進乳汁分泌, 鯽魚還有利尿消腫的作用, 可促進產婦體內多余水分排出。
注意事項:
產后不要急于用含脂肪高的魚湯、雞湯進補, 以免造成乳腺管過早堵塞, 從產后第二周開始, 大部分產婦的乳腺管會完全打開, 乳☆禁☆房腫塊也減少了, 這時可以開始進補。 如果醫生開的產后用藥中含有黃芪、當歸等成分, 建議燉湯時減少用量。
第二課:改善氣血虛的按摩手法
第一講:緩解產后腰痛
由于在產時、產后失血, 導致氣血虧虛, 或產時及產后不慎受風, 長時間站立抱嬰兒而會產生腰痛。 可以試試按摩——
1.用一手掌從上向下推搓腰部3-5遍, 以皮膚有溫熱感為宜。
2.用雙手拇指從上向下沿著兩側腰肌進行按壓3-5次。
Advertisiment
3.雙手握拳用拇、食指面沿著腰肌從上向下交替叩擊, 以皮膚有溫熱感為宜。
4.雙手掌交替在腰骶部從上向下推摩, 以皮膚有熱感為宜。
小提示:應注意平時腰部保暖, 坐姿時間不應過長, 并注意腰部適當的活動鍛煉。
第二講:防止產后缺乳
祖國傳統醫學普遍認為產后氣血虛弱, 經絡不調是造成產后缺乳的主要原因, 用正確的按摩手法可以加以改善——
1.用一個手掌從乳☆禁☆房根部將乳☆禁☆房托起, 用另一手大魚際(手掌大拇指根部的大肌群))做向乳☆禁☆頭方向推法數次。
2.用雙手在乳☆禁☆頭部輕輕做捻法半分鐘。
3.雙手大魚際推摩脅肋及上胸部2-3分鐘(從外向乳☆禁☆頭方向)。
4.用雙手交替在腰部做摩法(順時針), 以腰部皮膚有溫熱感為宜。
Advertisiment
5.點按膻中(兩乳☆禁☆頭連線之中點)、中脘(胸骨下端至臍連線之中點)、足三里(把腿屈曲時, 可以看到在膝關節外側有一塊高出皮膚的小骨頭, 這就是外膝眼, 從外膝眼直下四橫指處就是足三里)、三陰☆禁☆交(位于小腿內側, 足內踝上三寸)、內關(掌后兩筋之間, 腕上二寸)各半分鐘。
小提示:此項還可以配合食療同時使用。
產后按摩小貼士:
Q:什么時候可以做按摩?
A:自然分娩的產婦產后12小時;剖宮分娩的產婦產后24小時。
Q:什么人不適合做產后按摩呢?
A:1.傳染病、感染性疾病和皮膚病;
2.嚴重的心、腦、肺、腎功能不全;
3.凝血功能障礙;
4.嚴重的神經、精神疾病;
5.急性脊柱損傷伴有脊髓損傷或椎體滑脫者;
6.嚴重的骨關節、軟組織或肌肉疾患。
第三課:適量運動
Advertisiment
醫學研究證實產后適量運動可以促進子宮收縮, 縮短惡露時間, 減少產褥感染幾率, 同時產后體操護理也能提高機體的耐受力和免疫力, 預防下肢靜脈血栓, 增加女性身體的自然美感。
俯臥運動:產后24小時開始每天堅持在床上俯臥2次, 每次15-20分鐘。
膝胸臥鍛煉:每日2次, 每次15分鐘, 應注意在哺乳后進行, 勿擠壓乳☆禁☆房。
腹肌收縮運動:取平臥位雙臂放在身體兩側, 然后慢慢舉起左腿, 使其與軀干垂直持續1分鐘左右再慢慢放下, 另一側同上。 如此交替5-6次;然后將雙手交叉放在枕部使身體慢慢坐起, 再慢慢躺下如此重復10次;每日2次。
盆底肌、肛提肌收縮運動:取仰臥位, 雙臂放在身體兩側支撐床面, 雙下肢屈曲, 足心緊貼床面使臀部離開床面, 再慢慢放下,如此反復十余次,每日2次。
上肢肌肉收縮運動:取坐位雙上肢平行前舉,然后外展側平時即屈曲前臂內收,背部肌肉盡量收縮肩部外展,如此反復15-20次,每日2次。
再慢慢放下,如此反復十余次,每日2次。上肢肌肉收縮運動:取坐位雙上肢平行前舉,然后外展側平時即屈曲前臂內收,背部肌肉盡量收縮肩部外展,如此反復15-20次,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