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婦在什麼情況下入院最好?

隨著預產期的臨近, 孕晚期各種身體不適(如腰骶部疼痛、下肢浮腫、手足麻木、夜間入眠困難、胸悶氣短、尿頻......)的出現, 使初孕媽媽對何時住院有些迷茫和不安。

一般來說, 正常的孕婦不要過早的入院, 入院太早就會造成待產時間過長, 孕婦就會出現精神緊張、容易疲勞, 引起“滯產”。 如果入院太晚也不好, 當孕婦臨產來不及送醫院在院外分娩時, 就會得不到專業醫護人員的護理, 又缺乏衛生條件, 容易危機大人和孩子的生命。

那麼, 到底產婦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入院才是最好的呢?

臨近預產期:如果孕婦孕前月經正常,

Advertisiment
基本上是在預產期前後分娩。 當臨近預產期時, 就要做好入院的準備工作。

子宮收縮:孕婦起初宮縮間歇時間較長, 隨著產程的進展, 間歇時間逐漸縮短, 持續時間逐漸增長, 強度也不斷增加, 這時應及時入院待產。

尿頻:孕婦的小便次數本來就比正常人的小便次數多, 間歇時間短, 但若是突然感到尿頻, 這說明即將臨產, 應該抓緊時間住院。

見紅:根據臨床經驗, 50%的孕婦在分娩前24小時內會有一些帶血的黏液性分泌物從陰☆禁☆道排出, 稱為“見紅”。 這是因為頸管中黏液與宮頸壁少量出血而形成的黏液栓。 這是分娩即將開始的一個可靠的徵兆, 要立即前往醫院。

膀胱受壓症狀:在孕婦尿頻的同時, 可以感覺到下腹有明顯墜脹感覺,

Advertisiment
這就說明胎兒在逐漸下降, 膀胱受壓, 可以準備入院待產了。

破水:就是胎膜破裂流出的羊水。 正常情況是會在宮口開全時才會有大量的羊水流出。 但如果胎兒先露和骨盆銜接不全, 可在一次強有力的宮縮時, 使胎膜的最突出部分破裂, 流出羊水。 一般破水後24小時內便可正式臨產。 如果超過12個小時不臨產的, 就要預防感染了。 所以, 當發現孕婦陰☆禁☆道流水後, 就要立即送往醫院。

一些孕婦在懷孕前或孕期間患有慢性病, 或在產前檢查中發現妊娠異常, 都應該住院分娩, 而且應提前數天住院待產。

孕婦方面的問題:如孕婦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腎炎、糖尿病、妊娠高血壓綜合症及骨盆狹窄、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等;初產婦年齡小於16歲或大於35歲;孕婦體重小於45公斤或大於85公斤;孕婦有過死胎、死產、新生兒死亡史。

Advertisiment

胎兒方面的問題:胎兒發育遲緩、巨大胎兒、, 胎位不正、超過預產期兩周以上的過產兒等。  

在產前檢查過程中, 如果發現孕婦或胎兒有上述異常情況, 即屬於高危妊娠, 必須採取相應的措施來消除或減輕症狀。 如原來胎位不正, 經過矯治後胎位正過來了, 則可以不提前往院待產。 但一般屬於高危妊娠的孕婦, 即使症狀減輕或消失, 也都應提前住院。

分娩是正常的生理活動, 一般不需要用藥, 也沒有能使產婦腹痛減輕的藥物。 因此, 孕婦及親屬萬不可自行其是, 濫用藥物;更不可隨便注射催產劑, 以免造成嚴重後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