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婦在產後會遇到的問題 產後小便

許多產婦生了小孩以後, 在第一次排尿時有害怕感覺, 即使膀胱十分脹滿, 也不肯解小便。 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 最主要的是因為分娩過程中受到強烈的刺激, 會陰部的各種組織器官產生了難以忍受的疼痛, 尿道括約肌因此痙攣性收縮。

尿道括約肌是把尿液限制在膀胱內的“攔水大壩”, 受大腦神經的支配和意識的控制。 在產後短時間內, 尿道括約肌的痙攣尚未緩解, “攔水大壩”不開放或沒有完全開放, 因此造成排尿困難。 加上有的人對疼痛十分敏感, 小便時稍微遇到一些困難, 就會產生畏懼心理,

Advertisiment
因此, 即使有尿意也害怕排尿。

另外, 分娩時胎兒先露部分可對膀胱和尿道產生壓迫, 引起了這些器官的粘膜充血與水腫, 尿液的通道變窄受阻, 因此妨礙了排尿而導致尿瀦留。 如果膀胱瀦留尿液量比較多, 尿液中的代謝廢物刺激破壞膀胱壁, 能導致比較嚴重的炎症。

為了預防尿瀦留, 一般在產後4小時就應安慰和鼓勵產婦解小便, 只要忍受暫時的疼痛, 打消一切顧慮, 抱樂觀情緒, 是可以通過神經的調節和意識的克制使尿道括約肌痙攣迅速得到緩解的。 如果臥床小便不習慣, 可以起床排尿, 但對身體過分虛弱者, 不宜過早起床, 而應儘量做到能在床上小便。 為了加強腹壁對膀胱的壓力, 可以做呼吸動作和用手按摩腹部。

Advertisiment

對膀胱脹滿但無尿意而遲遲不肯小便者, 可用溫熱水沖洗尿道, 並在下腹部膀胱區放置熱水袋, 消除粘膜充血水腫, 誘導排尿。 還可以注射興奮平滑肌、刺激膀胱肌收縮的藥物。 如果按照上述方法無效時, 則應用導尿管導尿, 但要注意操作中做到絕對無菌, 以防感染。

產後產婦小便問題是經常發生的現象, 也就是產後尿瀦留的問題, 可是當產婦發生後該怎樣治療呢?該怎樣解決問題的呢?該怎樣才能避免發生的呢?

小便不暢屬於尿瀦留, 是產後常見的併發症之一, 多見於初產婦或產程較長的產婦, 產後8小時還不能自行排尿。 在分娩過程中, 胎兒頭部經過產道時, 會擠壓到產婦的尿道並使之發生一定的角度改變,

Advertisiment
使得產後的第一次排尿發生困難, 加上生產過程中膀胱受壓而充血水腫、肌張力的降低以及產後會陰處傷口疼痛等原因, 造成很多產婦在生完孩子後都會有尿瀦留的症狀發生。

產後小便困難的解決方法:

產婦一旦發生排尿困難, 首先應放鬆心態, 告訴自己這是產後常見的症狀, 然後可以借用一些外力的幫助, 讓自己能順利排尿。 比如輕輕按壓膀胱、用溫開水熏洗外☆禁☆陰、在小腹上焐熱毛巾或者打開水龍頭用流水的聲音加以刺激等, 這些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膀胱肌肉的收縮, 促使其儘快排尿。 假如效果還是不明顯, 就得使用開塞露, 再不然得打針。 如果這些方法仍然無效, 可以用導管。 但導管是最不理想的,

Advertisiment
因為會刺激尿道, 下次仍然有排不出的可能性。 可嚴密消毒後放置導尿管, 同時口服抗菌素預防感染, 之後配合良好的休息, 1~2天后拔除尿管, 尿瀦留現象就能得到緩解。 通常經過上述方法產婦多能自行恢復排尿功能。

另外, 即使排尿後仍需注意防止膀胱內有殘餘尿。 檢查的方法為產婦排尿後在恥骨上方用力壓小腹部, 體會一下是否還有尿意。 如果仍有尿意, 說明有殘餘尿, 需用上述方法治療一個階段, 直到恢復正常排尿為止。

產後避免排尿困難的方法:

為避免產後排尿困難。 產前應該注意避免膀胱積尿和過度膨脹可以避免小便不暢的狀況。 減少胎先露對膀胱的壓迫可以預防尿瀦留發生。 會陰切開縫合鬆緊適宜,

Advertisiment
減少傷口疼痛, 要適當降低會陰切開率, 產後要及時幫助產婦排尿。 減少機械性刺激及感染, 避免產婦過度疲勞而導致產程延長。 產後4~6小時內要督促和鼓勵產婦下床排尿1次, 避免膀胱充盈過度而引起尿瀦留。 此外, 可在產後短時間內多吃些帶湯飲食, 多喝紅糖水, 使膀胱迅速充盈, 以此來強化尿意。

提示:產後一定要重視預防的, 做好預防措施, 掌握好方法, 讓產婦遠離產後尿瀦留。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