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媽都關心自己生產之後會遇到怎樣的情況?寶寶這麼小, 應該如何護理呢?小編給大家整理一些tips, 就不會手忙腳亂啦~
媽媽篇生☆禁☆殖☆禁☆器官發生變化
寶寶從媽媽肚子裡出來後半小時內, 胎盤會隨之排出, 接生人員會檢查胎盤是否完全, 檢查會陰, 對破裂的傷口進行縫合, 如果有側切的產婦, 接生員會逐層的進行縫合。 輔助的醫生會站在產婦旁邊, 輕輕的對子宮的底部進行按摩, 促進子宮的收縮。 出生的嬰兒會大聲啼哭, 向世界宣告“我來啦!”接生人員會吸淨新生兒口鼻的黏液, 擦乾身上的羊水,
Advertisiment
產後1-2小時:儘快哺乳
產後對於母親來說最重要的是哺乳, 要讓寶寶健康, 聰明, 母親就要克服困難, 學習給寶寶哺乳。 初乳不可浪費。 一般來說, 當寶寶臍帶處理好後, 媽媽就可以嘗試給寶寶餵奶了。 母親第一天有少量黏稠、略帶黃色的乳汁, 這就是初乳。 初乳含有大量的抗體, 從而保護嬰兒免受細菌的侵害, 所以這個時候應盡可能地給嬰兒喂初乳, 減少新生兒疾病的發生。
剛剛生完寶寶, 可能沒有什麼乳汁分泌, 但一定要讓寶寶不斷的吸吮, 奶很快就下來了。 生後儘早讓寶寶吸吮母親的乳☆禁☆頭, 就會刺激母親產生泌乳素, 越吸越多。 剛開始時只有一點清水,
Advertisiment
寶寶吃奶很費力氣, 我們常說使出吃奶的勁兒, 所以寶寶可能吃一會就睡著了, 一會哭了再吃, 不分時間不分鐘點, 這叫按需哺乳。 寶寶剛出生胃像個小玻璃球, 有點就夠吃, 一周才長成乒乓球大小, 兩周才像雞蛋大, 一些新媽媽老擔心寶寶餓著, 著急餵奶粉, 所以千萬別揣寶寶, 喂成大胃, 將來總吃不飽, 就成肥胖兒。
新媽媽還應該隨時關注自己的乳☆禁☆房的溫度和硬度。 如果乳☆禁☆房摸上去有紅腫熱痛的硬塊,
Advertisiment
乳腺炎往往是乳汁分泌不暢, 在乳腺內鬱積成塊, 再加上乳☆禁☆頭有裂口, 細菌襲入惹起的禍患。 所以產前就應洗乳☆禁☆頭, 產後要揉散“奶塊”治療乳☆禁☆頭裂口, 也可用吸奶器幫助排乳, “防患於未然”。
產後2小時:觀察出血量
當傷口縫合完畢, 產婦就要被挪下產床到觀察室休息觀察, 這也叫第四產程。 在這兩小時中主要觀察子宮復舊情況, 陰☆禁☆道出血情況, 會陰部是否水腫等等。 因此在第四產程期間, 產婦要積極配合醫生。 醫生會定時為產婦按壓宮底, 觀察出血情況。
Advertisiment
產後多見的是產後大出血, 主要是由於子宮收縮不好, 影響子宮內血竇閉合, 造成宮腔積血。 當宮腔積血不能及時排出的時候, 子宮就像大口袋, 不再收縮, 造成產後大出血。 當然還有其他情況造成產後出血, 如:胎盤或胎膜殘留;陰☆禁☆道裂傷沒有及時發現;或者產婦本身孕期就貧血, 凝血機制就有問題, 造成凝血障礙而出血。 這段時間如果產婦自覺陰☆禁☆道流血較多, 要及時通知醫生前來觀看, 及時發現異常, 以免出血量多出現危險。
在這段時間產婦還應該注意是不是常常有便意, 有肛門下墜感, 這時也應及時報告醫生。 這往往是因為陰☆禁☆道壁血腫造成, 因為分娩時兒頭較大將陰☆禁☆道壁內血管撕裂形成血腫, 一旦發現醫生會及時縫合止血。
Advertisiment
產後4-6小時:儘快排尿
如果是順產產婦, 那麼下了產床後可要多多地喝水。 因為在生產過程中, 胎頭下降會壓迫膀胱、尿道, 使得膀胱麻痹以及產後腹壁肌肉鬆弛, 而排不出尿。 而膀胱過度充盈會影響子宮的收縮, 也會導致產後出血。
此外, 由於產程中失血, 以及進食過少也會導致體液丟失, 因此要注意多喝水補液。 一般來說, 媽媽在順產後4-6小時內就可以自己小便了, 但是由於外☆禁☆陰創傷, 媽媽懼怕疼痛而不敢用力排尿, 極易導致尿瀦留。一旦發生了尿瀦留或尿不徹底,則可能讓細菌侵入,引發尿路感染。如果在分娩6-8小時後甚至在月子中,仍然不能正常地將尿液排出,並且膀胱還有飽脹的感覺,那麼,你就可能已經患上尿瀦留了。
因此,儘快排第一次小便很重要。除了多喝水,還有一些輔助方法:聽流水聲。利用條件反射解除排尿抑制,使病人產生尿意,促使排尿。熱水治療法。可用溫水沖洗外☆禁☆陰;也可以用開水熏下身,讓水汽充分熏到會陰部,注意要保持身體不接觸水,以免燙傷;或者可在下腹正中放熱水袋刺激膀胱收縮。這些方法都可以促進膀胱肌肉的收縮,有利於排尿。總之,產後6-8小時是最易出狀況的時間,如果怎麼都尿不出,就得找大夫幫忙了。
產後24小時內:定時量體溫
產後發燒是大事,不要以為只是頭痛腦熱而等閒視之。新媽媽在產後一定要養成定時量體溫的好習慣,如果發現體溫超過38℃就要當心嘍。
產婦在剛生過寶寶的24小時內,由於過度疲勞,可能會發燒到38℃,但這以後,體溫都應該恢復正常。如有發燒,必須查清原因,適當處置。個別媽媽乳脹可能發燒,但隨奶汁排出,體溫將會下降。如果奶汁排出後仍不退燒,就可能是別的原因。
發燒的最常見的原因是產褥感染,也就是俗稱的“產褥熱”。引起產褥熱的原因很多,有產道感染、泌尿系感染、乳☆禁☆房感染等。女性在產後體力要比平時差很多,又伴有流血,子宮口鬆弛,陰☆禁☆道本來有的細菌或外來的細菌容易在此時滋生,並漫延到生殖道或側切傷口。這時惡露有味,腹部有壓痛,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轉為慢性盆腔炎,長期不愈。毒性大的細菌,還可能引起危險的腹膜炎或敗血症。
因此,媽媽要注意觀察自己的體溫,多喝水,注意攝入營養,如果高燒連續不退就得趕緊找大夫了。
產後24小時之內會有護士進行外☆禁☆陰的清洗,但當自己大便後要及時清洗外☆禁☆陰,以免發生感染。
當有發燒時,要及時找醫生看,請醫生鑒別是正常的吸收熱,還是感染發熱。如果還發生腹痛、會陰下墜疼痛等都要及時找醫生檢查,不要延誤病情。
產後營養:多吃蔬菜水果
產後第一天應該吃些稀軟但有豐富營養的食物,如肉、蛋、魚和豆腐之類。有湯水的東西,像雞湯、排骨湯,對下奶是有效的。而富含膳食纖維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不僅增加維生素的攝入,而且對防止便秘也有幫助。
總之要葷素搭配,開胃口,多樣化。貧血的產婦要多吃些豬肝、鴨血和菠菜。抽筋和關節痛的產婦更要繼續服用鈣片。為了保證泌乳的需要,晚上也可以再加一次半流質或點心一類的夜宵。
產後運動:坐一坐,走一走
很多媽媽在產後第一天基本上是躺著度過的。這樣可不好。其實,順產產婦可以在產後6-8小時坐起來;剖宮產的產婦在術後24小時可以坐起。要多坐少睡,不能總躺在床上。躺在床上不僅不利於體力的恢復,還容易降低排尿的敏感度,這就有可能阻礙尿液的排出,引起尿瀦留,並可能導致血栓形成。
因此,如分娩順利,產後可根據體力恢復情況下床,適當活動。產後24小時可以隨意活動,但要避免長時間站立、久蹲或做重活,以防子宮脫垂。產後8周可逐漸恢復正常工作。並且產後嘗試做做輕緩的體操,這有助於形體恢復。
剖宮產後注意什麼?
剖宮產和自產還有些區別,剖宮產是腹部傷口,要有麻醉。現代一般都會隨身帶麻醉泵,醫生囑咐6小時去枕平臥,可以少量喝水,吃些流食,排氣後再吃飯。這是因為麻醉後要逐漸恢復,以免引起頭痛;不排氣吃東西怕引起噁心嘔吐,加重腹脹。因此剖宮產後儘量在床上多翻身,刺激腸蠕動儘快排氣。
術後還會有尿管,活動不便。但不管怎樣,都要堅持母乳餵養。24小時後就可以拔除尿管,要儘早下地活動,以利康復。
寶寶篇產科醫生忠告
1、第一聲啼哭(肺部開始工作);
2、第一次吃奶(出生後半小時內,也許你只有幾滴初乳,但對BB是最寶貴的,且儘早吸吮,可促進乳汁分泌);
3、接種疫苗(出生後24小時內接種乙肝和卡介苗);
4、排綠黑色胎便(24小時內);
5、生理性體重減輕(24小時內);
6、臍帶脫落(3~14天)
新生兒的七項特點:
1.皮膚特點
毛細血管豐富,淋巴防禦系統尚未建立,很容易發生感染。
①臍帶感染發現肚臍潮濕,不要進水洗澡,用棉簽蘸碘伏由裡向外塗抹,再用75%酒精擦拭即可。
②屁股和肛門,給寶寶擦拭這兩個地方要用嬰兒濕紙巾,先拿溫水洗屁股,然後拿婦幼發的硫磺軟膏塗抹即可。如果嬰兒肛門糜爛面積很深,可以用煮熟的雞蛋取出其蛋黃放在鍋裡炒給寶寶塗抹。
③如果發現寶寶發燒,要用溫水洗澡,然後給寶寶脫衣服散熱,切記3個月內不要給其吃退燒藥。
2.呼吸系統特點
①新生兒鼻孔較小,如果發現其鼻堵塞,首先應該看有沒有鼻涕,第一可以用寶寶專用吸鼻器,第二如果發現寶寶鼻腔內有大鼻屎,要用棉簽蘸水由內向外撥出,如果這兩種方法都行不通,可以用溫熱的毛巾輕輕捂住寶寶鼻子,用熱氣來熏鼻腔。
②寶寶是靠膈肌和腹部來呼吸,正常情況下,寶寶呼吸每分鐘可達45次,相當於成人的兩倍,所以不可給寶寶穿鬆緊帶褲子,要給寶寶穿連體褲或者背帶褲。
3.循環系統特點
①胎兒在母體內,構成心臟的是卵圓孔和肺動脈來搏動,出生以後關閉,如果出生以後≦12.5px,自行可以長好,≧12.5px,那麼在1歲以內可以做心臟修復手術,不影響其今後的生活。
②嬰兒四肢軀幹血液少,由於肝臟和脾臟大,所以血液多,可以給寶寶戴手套和穿襪子,不要給寶寶穿很多衣服,如果穿多了寶寶出汗多,就很容易得脫水性發燒,給寶寶穿2-3件衣服就可以了。另外要多給寶寶做運動,運動產生能量,可以把溫暖的手伸到寶寶內衣裡,如果發現是溫溫的就好,穿得越多越容易生病。
4.消化系統特點
①嬰兒消化吸收面積大,有良好的酶。寶寶肚子大,也叫青蛙肚,因為寶寶腸管粗,有時吃奶吸進去的是空氣,另外消化也有氣體,所以媽媽們無需擔心。
②新生兒出生時的體重最好在3.2-3.4公斤,寶寶的胃是橫位,賁門松,幽門緊,好像一個敞著口的瓶子。所以寶寶頭不要朝天,如果寶寶吐奶就很危險,會噎到寶寶,所以要將寶寶頭偏到一邊。
③新生兒睡覺不要用枕頭,滿三個月以後再睡,也可以用毛巾墊平當枕頭,要把寶寶的頭和肩膀一塊拖到枕頭上。
④初乳乳量少,粘稠,色黃,含有豐富的生長因數,對小腸發育有促進作用,維A含量較高,可以減少黃疸。月子裡的寶寶在7天內要按需吃,第8-28天吃奶不少於8次,不多於12次,滿月以後每天吃奶的頻率是5-6次以上,不應該無節制餵奶。
⑤新生兒出生10個小時以後開始排泄胎便。另外吃母乳的寶寶大便呈金黃色,如大便次數一天在十幾次正常,一次也屬正常,主要是看大便的性質。嬰兒必須要在3天以內完成大便,如果不大便就會產生毒素,對寶寶的腸黏膜有損傷。可以給寶寶用開塞露或者給其吃腸道益生菌。
5.血液特點
新生兒出生如有黃疸,7天以內會消退,如果得了母乳性黃疸,可以停3-5天再給寶寶吃,這時可以用吸奶器將媽媽的奶水拔出,以免回奶或者沒有奶水。
6.腎臟特點
新生兒出生5天后,排小便的次數是平均一天20-30次。寶寶對鈉鹽的排泄功能有限,所以不要在其食物中添加鹽,1歲以內不要吃鈉鹽。1歲以後可以吃鹽,平均每天吃2克鹽。
7.神經系統特點
①新生兒出生頭圍大於胸圍,占身長的1/4,占體重的12%。過了4個月以後就消失了,這時寶寶會出現不自主運動,例如我們說話聲音大或者關門重了,寶寶都會抖動一下,這些都是正常現象,因為寶寶的神經都是裸☆禁☆露在皮膚外層的,還沒有發育好。
②寶寶發燒在第一天發燒38℃時要給寶寶多喝水,不要捂著寶寶,要給其散熱,如果發現寶寶抽筋就很危險,所以第一次發燒24小時之內不要出現抽筋症狀,否則寶寶每次發燒都會發生抽筋症狀,到6歲以後會自行消失。如果6歲以後還繼續抽筋,要考慮寶寶是否有癲癇或者腦內有血塊等病變。
③寶寶每生一次病就會產生一次抗體,所以不要輕易給其吃藥或者去掛抗生素等藥物,一般寶寶呼吸道感染6次屬於正常現象。
極易導致尿瀦留。一旦發生了尿瀦留或尿不徹底,則可能讓細菌侵入,引發尿路感染。如果在分娩6-8小時後甚至在月子中,仍然不能正常地將尿液排出,並且膀胱還有飽脹的感覺,那麼,你就可能已經患上尿瀦留了。因此,儘快排第一次小便很重要。除了多喝水,還有一些輔助方法:聽流水聲。利用條件反射解除排尿抑制,使病人產生尿意,促使排尿。熱水治療法。可用溫水沖洗外☆禁☆陰;也可以用開水熏下身,讓水汽充分熏到會陰部,注意要保持身體不接觸水,以免燙傷;或者可在下腹正中放熱水袋刺激膀胱收縮。這些方法都可以促進膀胱肌肉的收縮,有利於排尿。總之,產後6-8小時是最易出狀況的時間,如果怎麼都尿不出,就得找大夫幫忙了。
產後24小時內:定時量體溫
產後發燒是大事,不要以為只是頭痛腦熱而等閒視之。新媽媽在產後一定要養成定時量體溫的好習慣,如果發現體溫超過38℃就要當心嘍。
產婦在剛生過寶寶的24小時內,由於過度疲勞,可能會發燒到38℃,但這以後,體溫都應該恢復正常。如有發燒,必須查清原因,適當處置。個別媽媽乳脹可能發燒,但隨奶汁排出,體溫將會下降。如果奶汁排出後仍不退燒,就可能是別的原因。
發燒的最常見的原因是產褥感染,也就是俗稱的“產褥熱”。引起產褥熱的原因很多,有產道感染、泌尿系感染、乳☆禁☆房感染等。女性在產後體力要比平時差很多,又伴有流血,子宮口鬆弛,陰☆禁☆道本來有的細菌或外來的細菌容易在此時滋生,並漫延到生殖道或側切傷口。這時惡露有味,腹部有壓痛,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轉為慢性盆腔炎,長期不愈。毒性大的細菌,還可能引起危險的腹膜炎或敗血症。
因此,媽媽要注意觀察自己的體溫,多喝水,注意攝入營養,如果高燒連續不退就得趕緊找大夫了。
產後24小時之內會有護士進行外☆禁☆陰的清洗,但當自己大便後要及時清洗外☆禁☆陰,以免發生感染。
當有發燒時,要及時找醫生看,請醫生鑒別是正常的吸收熱,還是感染發熱。如果還發生腹痛、會陰下墜疼痛等都要及時找醫生檢查,不要延誤病情。
產後營養:多吃蔬菜水果
產後第一天應該吃些稀軟但有豐富營養的食物,如肉、蛋、魚和豆腐之類。有湯水的東西,像雞湯、排骨湯,對下奶是有效的。而富含膳食纖維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不僅增加維生素的攝入,而且對防止便秘也有幫助。
總之要葷素搭配,開胃口,多樣化。貧血的產婦要多吃些豬肝、鴨血和菠菜。抽筋和關節痛的產婦更要繼續服用鈣片。為了保證泌乳的需要,晚上也可以再加一次半流質或點心一類的夜宵。
產後運動:坐一坐,走一走
很多媽媽在產後第一天基本上是躺著度過的。這樣可不好。其實,順產產婦可以在產後6-8小時坐起來;剖宮產的產婦在術後24小時可以坐起。要多坐少睡,不能總躺在床上。躺在床上不僅不利於體力的恢復,還容易降低排尿的敏感度,這就有可能阻礙尿液的排出,引起尿瀦留,並可能導致血栓形成。
因此,如分娩順利,產後可根據體力恢復情況下床,適當活動。產後24小時可以隨意活動,但要避免長時間站立、久蹲或做重活,以防子宮脫垂。產後8周可逐漸恢復正常工作。並且產後嘗試做做輕緩的體操,這有助於形體恢復。
剖宮產後注意什麼?
剖宮產和自產還有些區別,剖宮產是腹部傷口,要有麻醉。現代一般都會隨身帶麻醉泵,醫生囑咐6小時去枕平臥,可以少量喝水,吃些流食,排氣後再吃飯。這是因為麻醉後要逐漸恢復,以免引起頭痛;不排氣吃東西怕引起噁心嘔吐,加重腹脹。因此剖宮產後儘量在床上多翻身,刺激腸蠕動儘快排氣。
術後還會有尿管,活動不便。但不管怎樣,都要堅持母乳餵養。24小時後就可以拔除尿管,要儘早下地活動,以利康復。
寶寶篇產科醫生忠告
1、第一聲啼哭(肺部開始工作);
2、第一次吃奶(出生後半小時內,也許你只有幾滴初乳,但對BB是最寶貴的,且儘早吸吮,可促進乳汁分泌);
3、接種疫苗(出生後24小時內接種乙肝和卡介苗);
4、排綠黑色胎便(24小時內);
5、生理性體重減輕(24小時內);
6、臍帶脫落(3~14天)
新生兒的七項特點:
1.皮膚特點
毛細血管豐富,淋巴防禦系統尚未建立,很容易發生感染。
①臍帶感染發現肚臍潮濕,不要進水洗澡,用棉簽蘸碘伏由裡向外塗抹,再用75%酒精擦拭即可。
②屁股和肛門,給寶寶擦拭這兩個地方要用嬰兒濕紙巾,先拿溫水洗屁股,然後拿婦幼發的硫磺軟膏塗抹即可。如果嬰兒肛門糜爛面積很深,可以用煮熟的雞蛋取出其蛋黃放在鍋裡炒給寶寶塗抹。
③如果發現寶寶發燒,要用溫水洗澡,然後給寶寶脫衣服散熱,切記3個月內不要給其吃退燒藥。
2.呼吸系統特點
①新生兒鼻孔較小,如果發現其鼻堵塞,首先應該看有沒有鼻涕,第一可以用寶寶專用吸鼻器,第二如果發現寶寶鼻腔內有大鼻屎,要用棉簽蘸水由內向外撥出,如果這兩種方法都行不通,可以用溫熱的毛巾輕輕捂住寶寶鼻子,用熱氣來熏鼻腔。
②寶寶是靠膈肌和腹部來呼吸,正常情況下,寶寶呼吸每分鐘可達45次,相當於成人的兩倍,所以不可給寶寶穿鬆緊帶褲子,要給寶寶穿連體褲或者背帶褲。
3.循環系統特點
①胎兒在母體內,構成心臟的是卵圓孔和肺動脈來搏動,出生以後關閉,如果出生以後≦12.5px,自行可以長好,≧12.5px,那麼在1歲以內可以做心臟修復手術,不影響其今後的生活。
②嬰兒四肢軀幹血液少,由於肝臟和脾臟大,所以血液多,可以給寶寶戴手套和穿襪子,不要給寶寶穿很多衣服,如果穿多了寶寶出汗多,就很容易得脫水性發燒,給寶寶穿2-3件衣服就可以了。另外要多給寶寶做運動,運動產生能量,可以把溫暖的手伸到寶寶內衣裡,如果發現是溫溫的就好,穿得越多越容易生病。
4.消化系統特點
①嬰兒消化吸收面積大,有良好的酶。寶寶肚子大,也叫青蛙肚,因為寶寶腸管粗,有時吃奶吸進去的是空氣,另外消化也有氣體,所以媽媽們無需擔心。
②新生兒出生時的體重最好在3.2-3.4公斤,寶寶的胃是橫位,賁門松,幽門緊,好像一個敞著口的瓶子。所以寶寶頭不要朝天,如果寶寶吐奶就很危險,會噎到寶寶,所以要將寶寶頭偏到一邊。
③新生兒睡覺不要用枕頭,滿三個月以後再睡,也可以用毛巾墊平當枕頭,要把寶寶的頭和肩膀一塊拖到枕頭上。
④初乳乳量少,粘稠,色黃,含有豐富的生長因數,對小腸發育有促進作用,維A含量較高,可以減少黃疸。月子裡的寶寶在7天內要按需吃,第8-28天吃奶不少於8次,不多於12次,滿月以後每天吃奶的頻率是5-6次以上,不應該無節制餵奶。
⑤新生兒出生10個小時以後開始排泄胎便。另外吃母乳的寶寶大便呈金黃色,如大便次數一天在十幾次正常,一次也屬正常,主要是看大便的性質。嬰兒必須要在3天以內完成大便,如果不大便就會產生毒素,對寶寶的腸黏膜有損傷。可以給寶寶用開塞露或者給其吃腸道益生菌。
5.血液特點
新生兒出生如有黃疸,7天以內會消退,如果得了母乳性黃疸,可以停3-5天再給寶寶吃,這時可以用吸奶器將媽媽的奶水拔出,以免回奶或者沒有奶水。
6.腎臟特點
新生兒出生5天后,排小便的次數是平均一天20-30次。寶寶對鈉鹽的排泄功能有限,所以不要在其食物中添加鹽,1歲以內不要吃鈉鹽。1歲以後可以吃鹽,平均每天吃2克鹽。
7.神經系統特點
①新生兒出生頭圍大於胸圍,占身長的1/4,占體重的12%。過了4個月以後就消失了,這時寶寶會出現不自主運動,例如我們說話聲音大或者關門重了,寶寶都會抖動一下,這些都是正常現象,因為寶寶的神經都是裸☆禁☆露在皮膚外層的,還沒有發育好。
②寶寶發燒在第一天發燒38℃時要給寶寶多喝水,不要捂著寶寶,要給其散熱,如果發現寶寶抽筋就很危險,所以第一次發燒24小時之內不要出現抽筋症狀,否則寶寶每次發燒都會發生抽筋症狀,到6歲以後會自行消失。如果6歲以後還繼續抽筋,要考慮寶寶是否有癲癇或者腦內有血塊等病變。
③寶寶每生一次病就會產生一次抗體,所以不要輕易給其吃藥或者去掛抗生素等藥物,一般寶寶呼吸道感染6次屬於正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