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乳腺炎
原因
哺喂母乳的媽媽最常遇到的困擾便是乳腺炎。 乳腺炎多半是因為奶水未排空、乳☆禁☆頭感染所造成。
當奶水未完全排空, 輸乳管被乳汁塞住後, 通常會出現局部的硬塊, 稱為乳汁滯留。 若是乳☆禁☆頭破掉造成乳☆禁☆房被細菌感染, 便稱為感染性乳腺炎。 造成乳汁滯留及乳腺炎的原因包含:
1 、寶寶吸吮姿勢不正確:導致奶水沒辦法完全被吸出。
2 、媽媽在餵奶時用指頭擠壓乳☆禁☆房:如此反而會阻礙乳汁的流出。
Advertisiment
3 、寶寶將乳☆禁☆頭含破:常是因為吸吮姿勢不對, 寶寶在吸不到乳汁的情況下便會越吸越大力, 會將媽媽的乳☆禁☆頭咬破, 進而造成細菌感染, 使細菌進入乳☆禁☆房組織。
症狀
剛開始會脹奶且發燒, 如果24小時內已退燒, 即不會有太大問題。 而若是有持24小時以上的發燒, 且有局部紅腫、疼痛, 就應該就醫了。
照護
紅腫熱痛且發燒應就醫, 醫師多半會開立抗生素進行治療, 服用抗生素期間可以繼續哺喂母乳, 對寶寶並不會產生負面影響。 若是只有局部紅腫, 媽媽可在餵奶前先熱敷紅腫部位, 並且將硬塊揉散, 哺喂後再冰敷。 即使患有乳腺炎的媽媽還是可以哺喂母乳, 而若是乳☆禁☆頭感染、破皮, 就該用奶水加以擦拭, 或使用醫師開立的乳☆禁☆頭藥膏。
Advertisiment
預防方式
乳腺炎並沒有根本的預防方式, 不過儘早哺喂母奶, 不但有助於寶寶的吸吮能力, 成功哺喂的幾率提高, 也有助於乳汁排空, 間接避免乳腺炎的發生。 另外, 媽媽在哺喂順手後, 可試著讓寶寶從各個角度吸吮乳☆禁☆頭, 乳汁較易排空。
二、子宮內膜發炎
子宮復原進度
生完寶寶後子宮會開始收縮, 壓迫血管使其停止出血, 除此之外, 收縮的力量也可使血塊、胎盤等殘留物排出。 一般來說胎盤產出後, 子宮就會自動下降, 約在臍下2指腹的位置, 產後2~10天每天約下降1指腹, 第10天后已摸不到子宮, 因子宮已回到骨盆腔中, 6周後就會回到正常的位置及原來約拳頭般的大小。
Advertisiment
發炎原因
若生產時破水過久或內診頻繁易造成子宮腔感染。 另外, 殘餘的胎盤、胎膜組織及血塊若滯留在子宮內, 不僅會造成產後出血不止, 還容易引起子宮內膜發炎。 此外, 如個人照護衛生不謹慎, 也可能導致由下而上的感染, 引起子宮發炎。
乳腺炎 在產後回診所時, 若有子宮觸壓、發燒、膿狀惡露等發炎性徵兆, 應以抗生素治療。 經超聲波檢查後, 確定是胎盤、胎膜組織沒排乾淨, 可開立子宮收縮劑促進子宮收縮以利排出, 較嚴重者需使用胎盤鉗將子宮腔殘餘物排出。Advertisiment
預防方式
若是生產時破水較久的媽媽, 要密切注意產後是否有腹痛、發燒、異常膿狀和惡臭的分泌物等, 儘早確定子宮內膜是否有發炎症狀。 此外, 為促進子宮收縮並儘快排盡滯留胎膜組織, 媽媽應按摩子宮以促進子宮收縮, 並正確做好產後衛生護理。
如廁後宜進行子宮按摩
媽媽可在每次上完廁所後按摩子宮, 因為有時膨脹的膀胱會阻礙子宮收縮, 在如廁後用一隻隻手掌壓在肚子上做環狀按摩(即繞圈), 直到子宮變硬即可停止。
三、惡露
惡露排出進度
惡露是由產後子宮內所殘留的血、白血球、黏液等混合而成的分泌物。
Advertisiment
影響惡露排出的原因
若是沒有按上述進程恢復, 則可能是產後胎盤組織移除不全, 多半是因為子宮收縮不佳, 因此無法使惡露順利排出。 此外, 產後出的血也不見得都是惡露, 還可能是因為泌乳激素所致。 由於哺喂母乳會使得泌乳激素升高, 使得子宮內膜較不穩定, 因此會有不正常出血的情況。 一般在產後6周, 回診由抹片、超聲波做檢查, 若經醫師診斷仍在正常範圍之內, 這種情形即可自行恢復。
此外, 坐月子期間過分進補也會導致出血過多, 其中喝“生化湯”便是原因之一。一般醫院多會開立子宮收縮劑,因此不用喝生化湯,若要喝也需適量即可,否則會延長產後出血的時間。剖腹產因為醫師清除得很徹底,所以更需要服用。
惡露的清理方式
清理惡露時,切記要先徹底洗淨雙手,用消毒棉自尿道口向肛門口方向擦拭整個外☆禁☆陰部:先擦中間,再擦左邊、右邊,用過的消毒棉務必丟棄,以免感染產褥熱或膀胱炎。清理惡露時,會陰部有縫合的人,動作要夠小心輕柔,以免觸痛傷口,剖腹產的惡露較容易清理,並不會比平常的生理期麻煩太多。
四、會陰傷口感染
分娩時,胎頭經過會陰部位(陰☆禁☆道至肛門的部位),會使會陰部位產生大小不等的撕裂傷。有些婦產科醫師會先進行會陰切開術,也就是在會陰撕裂前,以人工方法先將會陰部位切開,以避免不規則的撕裂傷,分娩後再將此傷口縫合。不論是自然撕裂的傷口或是手術縫合的傷口,若是傷口處理不當,都容易造成感染。
常見感染原因
1、生產時會陰第4度裂傷:會陰傷口的裂傷程度可分為1~4度裂傷。第1度裂傷只在陰☆禁☆道表淺部位,到了第4度裂傷則已經撕裂至肛門,傷及直腸黏膜。若傷口縫合處理不完善,產後的糞便或腸道分泌物可能經裂傷路徑流至陰☆禁☆道,不但造成直腸、引導廔管難以癒合,產後感染的機會也大增。
2、會陰傷口縫合不佳:由於會陰離肛門和尿道較近,若是傷口縫合不夠密實,可能使得會陰傷口感染機會增加。
3、生產時解糞便:若是生產時糞便伴隨著寶寶分娩而排出,此時糞便中的細菌可能會造成會陰傷口感染。
4、會陰傷口照護不佳:一般護理人員都會指導會陰傷口護理的方式,在住院期間,護理人員會協助媽媽沖洗,以便觀察會陰傷口癒合情形。而每次的大、小便後,產婦則須自行按照護理人員指導的方式沖洗會陰傷口,以避免感染。
會陰傷口沖洗法則
1、將煮沸的開水調和溫度(約40℃,以不燙傷肌膚為原則),倒入沖洗器內,過去會建議再加入優碘藥水,不過若是濃度控制不當反而容易刺激傷口。因此,以煮沸的開水沖洗即可。
2、沖洗時可採用坐姿,由前往後沖洗,避免將細菌帶入尿道口而形成尿道炎。
3、沖洗完畢後,應以衛生紙由前往後輕拍會陰傷口,以吸幹多餘水分。
4、換上乾淨的衛生棉墊。
會陰傷口感染的照護
當會陰傷口發紅腫痛,且有黃綠色的膿狀分泌物時,應立即告訴護理人員或就醫。若是會陰傷口處有潰瘍、積膿,醫師就會進行清瘡手術。而若是產後傷口上仍有大量細菌殘留或傷口處紅腫縫合不易,則應和醫師討論最合適的治療方式及時程。
會陰傷口復原後再恢復性☆禁☆生☆禁☆活
會陰傷口復原後即可恢復性☆禁☆生☆禁☆活,傷口一般在4~6周左右就會復原。若是在傷口還未完全復原的情況下進行性☆禁☆生☆禁☆活,則容易感染,務必使用保險套。且因為尚有惡露、血塊,陰☆禁☆道可能會較乾澀而引起性☆禁☆交時的疼痛,必要時也可用潤滑劑。
五、尿滯留
原因
懷孕後期,子宮擴大會壓迫膀胱及骨盆腔的神經,使得膀胱肌肉麻痺。同時,生產過程造成陰☆禁☆道周邊組織腫痛,膀胱感覺也變得較遲鈍,加上產程體力消耗,可能導致媽媽排尿困難,尿液也因此積存於膀胱中,便成為尿滯留。此外,施打無痛分娩的媽媽也會因為下半身較沒知覺而無法控制排尿。若是尿滯留,會容易使細菌積存於膀胱中導致泌尿系統感染,甚至跑到腎臟造成腎盂炎。
產後慎防疾病 預防方式1、產後6小時內務必排尿:為避免因膀胱神經麻痺而產生尿液滯留在體內,一般希望媽媽于生產後4小時內能自行解尿。若是產後6小時仍未排尿,為防膀胱過度膨脹而影響正常張力,甚至造成泌尿系統感染,往往會為媽媽進行誘尿,讓媽媽控制括約肌的副交感神經放鬆,以利於排尿。若是誘尿無法達到成效,則會進行導尿。若媽媽仍無法自解小便,就要留置導尿管了。
2、生產過程中勿憋尿:在生產過程中,胎頭下降時會擠壓到膀胱,若膀胱太漲而造成控制膀胱的神經麻痺或逼尿肌受損,便會無法自行解尿,因此,生產過程中應適時排空尿液,以避免產後尿滯留的情況。
六、泌尿系統感染
原因
產後也要慎防泌尿系統感染,因為產褥期惡露和分泌物較多,又離尿道口近,細菌容易跑到尿道口,尿道的細菌往內跑到膀胱,再往上到腎臟,因而造成整個泌尿系統的感染。此外,產後尿滯留的問題也會引起泌尿系統感染。
症狀
泌尿系統感染後會出現頻尿、小便疼痛、血尿,且發燒的症狀,若有這些症狀應迅速就醫,請醫師診斷斷。
照護
若是確實為泌尿系統感染,醫師會先開立抗生素治療。產婦自身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能憋尿,且多喝水,以幫助細菌排出。而過去認為坐月子期間不宜喝水,怕會有大肚腩的觀念也是錯誤的。實際上,在坐月子期間也應維持正常水分的攝取,有助體內新陳代謝及避免泌尿系統感染。
七、痔瘡
原因
懷孕期間子宮擴大,會直接影響直暢及肛管的靜脈回流,使得靜脈充血、擴張,加上分娩時的用力,更會使靜脈回流出現障礙。因此,部分的產婦會在生產後引發痔瘡。另一方面,孕期也因腸胃蠕動減慢,造成便秘,有時幹硬的糞便會擦破黏膜而導致出血,嚴重時更可能造成脫肛,造成肛門劇烈疼痛。一旦肛門有腫塊,合併出血、會癢,且肛門有壓迫感及異物感,應尋求醫師診察,以鑒別是否患了痔瘡或其他問題。
照護
若是在妊娠後期罹患痔瘡,一般不建議立即進行除痔手術。應多攝取高纖的蔬果,以有助於排便,嚴重時可尋求醫院的協助,必要時醫生可開立軟便藥以助排便。此外,解完大便後若傷口有破損、出血,可用溫水沖洗肛門,也有外用的痔瘡藥膏可照護傷口。另外,建議配合溫水坐浴,促進血液迴圈之外也可改善便秘情形。若是生產過程因壓破痔靜脈而誘發痔瘡,產後坐月子期間勿吃太補,應多吃蔬果或全麥食物,照護方式與孕期中的痔瘡相同,通常痔瘡會自然痊癒。
媽媽們要注意生活中的小細節,這樣才能避免病害侵襲哦
其中喝“生化湯”便是原因之一。一般醫院多會開立子宮收縮劑,因此不用喝生化湯,若要喝也需適量即可,否則會延長產後出血的時間。剖腹產因為醫師清除得很徹底,所以更需要服用。惡露的清理方式
清理惡露時,切記要先徹底洗淨雙手,用消毒棉自尿道口向肛門口方向擦拭整個外☆禁☆陰部:先擦中間,再擦左邊、右邊,用過的消毒棉務必丟棄,以免感染產褥熱或膀胱炎。清理惡露時,會陰部有縫合的人,動作要夠小心輕柔,以免觸痛傷口,剖腹產的惡露較容易清理,並不會比平常的生理期麻煩太多。
四、會陰傷口感染
分娩時,胎頭經過會陰部位(陰☆禁☆道至肛門的部位),會使會陰部位產生大小不等的撕裂傷。有些婦產科醫師會先進行會陰切開術,也就是在會陰撕裂前,以人工方法先將會陰部位切開,以避免不規則的撕裂傷,分娩後再將此傷口縫合。不論是自然撕裂的傷口或是手術縫合的傷口,若是傷口處理不當,都容易造成感染。
常見感染原因
1、生產時會陰第4度裂傷:會陰傷口的裂傷程度可分為1~4度裂傷。第1度裂傷只在陰☆禁☆道表淺部位,到了第4度裂傷則已經撕裂至肛門,傷及直腸黏膜。若傷口縫合處理不完善,產後的糞便或腸道分泌物可能經裂傷路徑流至陰☆禁☆道,不但造成直腸、引導廔管難以癒合,產後感染的機會也大增。
2、會陰傷口縫合不佳:由於會陰離肛門和尿道較近,若是傷口縫合不夠密實,可能使得會陰傷口感染機會增加。
3、生產時解糞便:若是生產時糞便伴隨著寶寶分娩而排出,此時糞便中的細菌可能會造成會陰傷口感染。
4、會陰傷口照護不佳:一般護理人員都會指導會陰傷口護理的方式,在住院期間,護理人員會協助媽媽沖洗,以便觀察會陰傷口癒合情形。而每次的大、小便後,產婦則須自行按照護理人員指導的方式沖洗會陰傷口,以避免感染。
會陰傷口沖洗法則
1、將煮沸的開水調和溫度(約40℃,以不燙傷肌膚為原則),倒入沖洗器內,過去會建議再加入優碘藥水,不過若是濃度控制不當反而容易刺激傷口。因此,以煮沸的開水沖洗即可。
2、沖洗時可採用坐姿,由前往後沖洗,避免將細菌帶入尿道口而形成尿道炎。
3、沖洗完畢後,應以衛生紙由前往後輕拍會陰傷口,以吸幹多餘水分。
4、換上乾淨的衛生棉墊。
會陰傷口感染的照護
當會陰傷口發紅腫痛,且有黃綠色的膿狀分泌物時,應立即告訴護理人員或就醫。若是會陰傷口處有潰瘍、積膿,醫師就會進行清瘡手術。而若是產後傷口上仍有大量細菌殘留或傷口處紅腫縫合不易,則應和醫師討論最合適的治療方式及時程。
會陰傷口復原後再恢復性☆禁☆生☆禁☆活
會陰傷口復原後即可恢復性☆禁☆生☆禁☆活,傷口一般在4~6周左右就會復原。若是在傷口還未完全復原的情況下進行性☆禁☆生☆禁☆活,則容易感染,務必使用保險套。且因為尚有惡露、血塊,陰☆禁☆道可能會較乾澀而引起性☆禁☆交時的疼痛,必要時也可用潤滑劑。
五、尿滯留
原因
懷孕後期,子宮擴大會壓迫膀胱及骨盆腔的神經,使得膀胱肌肉麻痺。同時,生產過程造成陰☆禁☆道周邊組織腫痛,膀胱感覺也變得較遲鈍,加上產程體力消耗,可能導致媽媽排尿困難,尿液也因此積存於膀胱中,便成為尿滯留。此外,施打無痛分娩的媽媽也會因為下半身較沒知覺而無法控制排尿。若是尿滯留,會容易使細菌積存於膀胱中導致泌尿系統感染,甚至跑到腎臟造成腎盂炎。
產後慎防疾病 預防方式1、產後6小時內務必排尿:為避免因膀胱神經麻痺而產生尿液滯留在體內,一般希望媽媽于生產後4小時內能自行解尿。若是產後6小時仍未排尿,為防膀胱過度膨脹而影響正常張力,甚至造成泌尿系統感染,往往會為媽媽進行誘尿,讓媽媽控制括約肌的副交感神經放鬆,以利於排尿。若是誘尿無法達到成效,則會進行導尿。若媽媽仍無法自解小便,就要留置導尿管了。
2、生產過程中勿憋尿:在生產過程中,胎頭下降時會擠壓到膀胱,若膀胱太漲而造成控制膀胱的神經麻痺或逼尿肌受損,便會無法自行解尿,因此,生產過程中應適時排空尿液,以避免產後尿滯留的情況。
六、泌尿系統感染
原因
產後也要慎防泌尿系統感染,因為產褥期惡露和分泌物較多,又離尿道口近,細菌容易跑到尿道口,尿道的細菌往內跑到膀胱,再往上到腎臟,因而造成整個泌尿系統的感染。此外,產後尿滯留的問題也會引起泌尿系統感染。
症狀
泌尿系統感染後會出現頻尿、小便疼痛、血尿,且發燒的症狀,若有這些症狀應迅速就醫,請醫師診斷斷。
照護
若是確實為泌尿系統感染,醫師會先開立抗生素治療。產婦自身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能憋尿,且多喝水,以幫助細菌排出。而過去認為坐月子期間不宜喝水,怕會有大肚腩的觀念也是錯誤的。實際上,在坐月子期間也應維持正常水分的攝取,有助體內新陳代謝及避免泌尿系統感染。
七、痔瘡
原因
懷孕期間子宮擴大,會直接影響直暢及肛管的靜脈回流,使得靜脈充血、擴張,加上分娩時的用力,更會使靜脈回流出現障礙。因此,部分的產婦會在生產後引發痔瘡。另一方面,孕期也因腸胃蠕動減慢,造成便秘,有時幹硬的糞便會擦破黏膜而導致出血,嚴重時更可能造成脫肛,造成肛門劇烈疼痛。一旦肛門有腫塊,合併出血、會癢,且肛門有壓迫感及異物感,應尋求醫師診察,以鑒別是否患了痔瘡或其他問題。
照護
若是在妊娠後期罹患痔瘡,一般不建議立即進行除痔手術。應多攝取高纖的蔬果,以有助於排便,嚴重時可尋求醫院的協助,必要時醫生可開立軟便藥以助排便。此外,解完大便後若傷口有破損、出血,可用溫水沖洗肛門,也有外用的痔瘡藥膏可照護傷口。另外,建議配合溫水坐浴,促進血液迴圈之外也可改善便秘情形。若是生產過程因壓破痔靜脈而誘發痔瘡,產後坐月子期間勿吃太補,應多吃蔬果或全麥食物,照護方式與孕期中的痔瘡相同,通常痔瘡會自然痊癒。
媽媽們要注意生活中的小細節,這樣才能避免病害侵襲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