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刀口“痛”,如何止痛?

懷孕, 幸福並痛著, 如果生完後一直刀口痛怎麼辦?不同的分娩方式刀口疼痛的護理不一, 面臨如此“考驗”, 媽媽們應該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如果可以, 這種“痛”是可預防, 知道嗎?

產後常見疼痛——刀口痛

蔡女士在生寶貝時, 由於會陰部過緊使胎兒難以出來, 醫生只得把陰☆禁☆道口剪了一刀。

現在, 生完寶貝已經好幾個月了, 可刀口處卻是隆起的, 按壓一下還挺疼。 蔡女士心裡覺得挺彆扭, 為什麼別人的傷口都不是這樣?自己這是怎麼回事?

疼痛之秘:

側切傷口疼痛的原因

1、這是因為在分娩過程中, 盆底肌肉會有一定的拉傷,

Advertisiment
有部分肌纖維斷裂, 或者, 由於胎兒較大、會陰緊張, 會發生會陰撕裂。

2、在有些情況下, 為避免會陰的嚴重撕裂, 助產士還會做會陰切開, 這些都會導致產後會陰傷口疼痛。

3、由於縫合會陰傷口的縫線乾燥後會產生會陰傷口的牽拉疼痛, 當在拆線或線被吸收後疼痛即會顯著減輕。

一般情況下, 產後1周內傷口還是會有疼痛感, 1周過後傷口疼痛感就會緩解至消失, 傷口癒合的時間大約是2周。

剖腹產疼痛的原因

(1)術後感染。 術後換藥更敷無菌操作不嚴格, 導致術後切口感染。

(2)脂肪液化, 因產媽媽在產前經常食用高蛋白高熱量飲食, 使得腹部脂肪堆積, 腹部皮下脂肪層較厚。 因脂肪層沒有血管, 所以切口難癒合。 切口處仍有滲出液。

Advertisiment

(3)術後營養不良, 導致切口難癒合。

提醒, 不管是剖腹產還是順產的媽媽們, 一定要好好的護理自己的傷口, 如果出現傷口感染的話, 媽媽們會非常的難受的, 希望媽媽們要好好的保護自己的身體。

順產和剖腹產疼痛的區別:

順產後(側切)傷口的護理

1、勤換衛生墊, 避免濕透, 讓傷口浸泡在濕透的衛生墊上將會很難癒合。

2、每天要用溫水勤沖洗會陰部, 尤其每次便後更要用新潔爾滅消球毒棉擦拭沖洗外☆禁☆陰, 切忌由後向前擦, 應該由前向後, 防止會陰切口拆線後裂開。

3、產後早些下床活動, 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多喝魚湯、豬蹄湯等湯飲, 不吃辛辣食物以保持排便通暢。

4、當發生便秘難解時, 不要進氣用力, 可用開塞露幫助通便。

Advertisiment

5、拆線後的幾天內, 避免做下蹲用力動作, 如在解便時, 宜先收斂會陰和臀部後再坐在馬桶上, 屏氣用力常常是會陰傷口裂開的原因。

6、坐位時身體重心偏向右側以防傷口受壓切口表皮錯開。

7、避免摔倒或大腿過度外展, 這樣都會使傷口再度裂開。

8、不宜在傷口折線後當日出院, 因傷口裂開多發生在傷口拆線當天, 避免傷口發生血腫。

9、術後最初幾日內產婦應採取右側臥位, 這樣可使傷口內的積血流出傷口外, 不致發生血腫, 也可防止惡露中的子宮內膜碎片流入傷口內而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症。

10、術後注意刀口情況, 如果在術後1-2小時內傷口出現疼痛, 並且越來越厲害, 應馬上與醫生聯繫, 很可能是縫合前止血不夠而形成血腫。

Advertisiment

預防措施。

1、保持會陰部清潔:

不論是自然撕裂, 還是切開的傷口, 一般都可在3--5天癒合, 每天要用溫開水沖洗2次;為防止傷口污染, 每次便後用新潔爾滅消毒棉擦拭沖洗外☆禁☆陰, 大便後切忌由後向前擦, 應該由前向後, 還須再次沖洗;注意勤換衛生護墊, 避免濕透, 浸濕傷口。

2、防止會陰切口裂開:

發生便秘時, 不可進氣用力擴張會陰部, 可用開塞露或液體石蠟潤滑, 尤其是拆線後頭2~3天, 避免做下蹲、用力動作;解便時宜先收斂會陰鬱和臀部, 然後坐在馬桶上, 可有效地避免會陰傷口裂開。

坐立時身體重心偏向右側, 既可減輕傷口受壓而引起的 疼痛, 也可防止表皮錯開;避免摔倒或大腿過度外展而使傷口裂開;不宜在拆線當日出院,

Advertisiment
傷口裂開多發生在傷口拆線的當天, 回家後傷口裂開會給處理帶來麻煩。

3、避免傷口發生血腫:

產後最初幾天, 新媽媽宜採取右側臥位, 促使傷口內的積血流出, 不致內積而形成血腫, 影響癒合、也可防止惡露中的子宮內膜碎片流入傷口, 日後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症;待4--5天后傷口長得較為牢固, 並惡霹難以流入時, 便可採取左右輪換臥位;注意會陰切口的情況, 術後1—2小時內傷口出現疼痛, 且越來越劇, 應馬上與醫生聯繫, 及時進行處理。

4、避免會陰切口感染:

在產後, 新媽媽會出汗多、有惡露、陰☆禁☆道的傷口, 在此恢復期, 新媽媽就要注意生理上的衛生和保健, 切不可拘泥于傳統的觀點。 當傷口出現腫脹、疼痛、硬結, 並在擠壓時有膿性分泌物時,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抗生素,拆除縫線,以利膿液流出;局部採用1:5 000高錳酸鉀溫水坐浴,每天2次,每次10—15分鐘,或用清熱、解毒、散結中藥煎液清洗傷口。

5、小心護理水腫傷口:

傷口水腫時,在拆線前縫合線勒得根緊,疼痛持續不減。可用95%的酒精紗布或50%硫釀鎂溶液進行局部熱敷、濕敷,每天2次;n瞄時,儘量將臀部抬高一些,利於體液回流,減輕傷口水腫和疼捅。

剖腹產後傷口的護理

1、術後最好採取微屈的側臥位體位,這樣能減輕腹壁張力牽拉帶來的疼痛。如果女性害怕術後麻醉失效後帶來的疼痛,可以讓麻醉師追加鎮痛泵。

2、傷口要勤換藥,要保持傷口及其周圍的乾燥和清潔,及時的除去汗液,以免由於汗液刺激帶來的疼痛。出院後保護好傷口,不要過早私自的撕脫傷疤,這樣很容易導致傷口疼痛。

3、如果刀口出現癢痛,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一些藥物減輕疼痛或者瘙癢。拆線之後,避免過度使用腹壓,避免身體的過度伸展。

4、術後要適當的保持營養的均衡。多吃蔬菜和水果、瘦肉、豆製品等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

剖腹產後42天,新媽媽一定要前往醫院進行複診。在剖腹產後,女性要注意自己傷口變化,如果出現了劇痛,滲液、流膿等情況,一定要及時前往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

預防措施。

1、堅持補液,防止血液濃縮、血栓形成孕婦在產期內消耗多、進食少,血液濃縮,加之孕期血液呈高凝狀,故易形成血栓,誘發肺栓塞,導致猝死。故術後3天常輸液,補足水分,糾正脫水狀態。此外,術後6小時可進食些燉蛋、蛋花湯、藕粉等流質。術後第2天多正常排氣,可吃粥、鯽魚湯等半流質。所輸液體中有葡萄糖、抗生素,可防止感染、發熱,促進傷口癒合,切不可因怕痛、厭煩而拒絕或要求減量。

2、儘量採用上肢靜脈輸液 由於所補液體中的葡萄糖和某些藥物可刺激靜脈壁誘發血栓形成,下肢靜脈一旦損傷、發炎更容易促使血栓形成,故產後補液都採用上肢。產婦不能為了方便而要求在下肢輸液。

3、及早活動 麻醉消失後,上下肢肌肉可做些收放動作,術手6小時就可起床活動。這可促進血液流動,防止血栓形成;促進腸段活動,可防腸粘連。

4、注意陰☆禁☆道出血 剖宮產子宮出血較多,家屬應不時看一下陰☆禁☆道出血量,如超過月經量,要通知醫生,及時採取止血措施。

5、防腹部傷口裂開 咳嗽、噁心、嘔吐時應壓住傷口兩側,防止縫線斷裂。

6、及時排尿 留置導尿管一般手術後第2天補液結束後撥除,拔除後3~4小時應及時排尿。臥床解不出時,應起床去廁所;再不行,應告知醫生,直至能暢通排尿為止。

7、注意體溫 停用抗生素後可能出現低熱,這常是生殖道炎症的早期表現。如超過37.4攝氏度,則不宜強行出院;無低熱出院者,回家1周內,最好每天下午測體溫一次,以便及早發現低熱,及時處理。

8、當心晚期產後出血 剖宮產者子宮有傷口,較易造成致死性大出血,產後晚期出血亦較多見,回家後如惡露明顯增多,如月經樣,應及時就醫,特別是家住農村交通不便者更宜早些。最好直接去原分娩醫院診治,因其對產婦情況較瞭解,處理方便。

9、及時採取避孕措施 房事一般於產後42天、惡露完全乾淨後3天開始。初期宜用避孕套,產後6個月去原手術醫院放環.因為一旦受3作人工流產時,特別危險。

10、注意經陰傷口疼痛 當傷口部位的子宮內摸異位症時,經期傷口持續脹痛,且一月比一月嚴重,稍後自可出現硬塊。一旦出現此類症狀,應及時去原醫院就診。

當前,剖宮產率如此之高,是極不正常的,許多是由病人自己要求而造成的。併發症多,防不勝防,故孕婦不要要求作此種手術。要從主觀上極力爭取自然分娩。自然分娩,產後併發症極少,應是有理智、有毅力的孕婦極力爭取的,至於是否剖宮產,應尊重產科醫生的意見。

並在擠壓時有膿性分泌物時,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抗生素,拆除縫線,以利膿液流出;局部採用1:5 000高錳酸鉀溫水坐浴,每天2次,每次10—15分鐘,或用清熱、解毒、散結中藥煎液清洗傷口。

5、小心護理水腫傷口:

傷口水腫時,在拆線前縫合線勒得根緊,疼痛持續不減。可用95%的酒精紗布或50%硫釀鎂溶液進行局部熱敷、濕敷,每天2次;n瞄時,儘量將臀部抬高一些,利於體液回流,減輕傷口水腫和疼捅。

剖腹產後傷口的護理

1、術後最好採取微屈的側臥位體位,這樣能減輕腹壁張力牽拉帶來的疼痛。如果女性害怕術後麻醉失效後帶來的疼痛,可以讓麻醉師追加鎮痛泵。

2、傷口要勤換藥,要保持傷口及其周圍的乾燥和清潔,及時的除去汗液,以免由於汗液刺激帶來的疼痛。出院後保護好傷口,不要過早私自的撕脫傷疤,這樣很容易導致傷口疼痛。

3、如果刀口出現癢痛,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一些藥物減輕疼痛或者瘙癢。拆線之後,避免過度使用腹壓,避免身體的過度伸展。

4、術後要適當的保持營養的均衡。多吃蔬菜和水果、瘦肉、豆製品等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

剖腹產後42天,新媽媽一定要前往醫院進行複診。在剖腹產後,女性要注意自己傷口變化,如果出現了劇痛,滲液、流膿等情況,一定要及時前往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

預防措施。

1、堅持補液,防止血液濃縮、血栓形成孕婦在產期內消耗多、進食少,血液濃縮,加之孕期血液呈高凝狀,故易形成血栓,誘發肺栓塞,導致猝死。故術後3天常輸液,補足水分,糾正脫水狀態。此外,術後6小時可進食些燉蛋、蛋花湯、藕粉等流質。術後第2天多正常排氣,可吃粥、鯽魚湯等半流質。所輸液體中有葡萄糖、抗生素,可防止感染、發熱,促進傷口癒合,切不可因怕痛、厭煩而拒絕或要求減量。

2、儘量採用上肢靜脈輸液 由於所補液體中的葡萄糖和某些藥物可刺激靜脈壁誘發血栓形成,下肢靜脈一旦損傷、發炎更容易促使血栓形成,故產後補液都採用上肢。產婦不能為了方便而要求在下肢輸液。

3、及早活動 麻醉消失後,上下肢肌肉可做些收放動作,術手6小時就可起床活動。這可促進血液流動,防止血栓形成;促進腸段活動,可防腸粘連。

4、注意陰☆禁☆道出血 剖宮產子宮出血較多,家屬應不時看一下陰☆禁☆道出血量,如超過月經量,要通知醫生,及時採取止血措施。

5、防腹部傷口裂開 咳嗽、噁心、嘔吐時應壓住傷口兩側,防止縫線斷裂。

6、及時排尿 留置導尿管一般手術後第2天補液結束後撥除,拔除後3~4小時應及時排尿。臥床解不出時,應起床去廁所;再不行,應告知醫生,直至能暢通排尿為止。

7、注意體溫 停用抗生素後可能出現低熱,這常是生殖道炎症的早期表現。如超過37.4攝氏度,則不宜強行出院;無低熱出院者,回家1周內,最好每天下午測體溫一次,以便及早發現低熱,及時處理。

8、當心晚期產後出血 剖宮產者子宮有傷口,較易造成致死性大出血,產後晚期出血亦較多見,回家後如惡露明顯增多,如月經樣,應及時就醫,特別是家住農村交通不便者更宜早些。最好直接去原分娩醫院診治,因其對產婦情況較瞭解,處理方便。

9、及時採取避孕措施 房事一般於產後42天、惡露完全乾淨後3天開始。初期宜用避孕套,產後6個月去原手術醫院放環.因為一旦受3作人工流產時,特別危險。

10、注意經陰傷口疼痛 當傷口部位的子宮內摸異位症時,經期傷口持續脹痛,且一月比一月嚴重,稍後自可出現硬塊。一旦出現此類症狀,應及時去原醫院就診。

當前,剖宮產率如此之高,是極不正常的,許多是由病人自己要求而造成的。併發症多,防不勝防,故孕婦不要要求作此種手術。要從主觀上極力爭取自然分娩。自然分娩,產後併發症極少,應是有理智、有毅力的孕婦極力爭取的,至於是否剖宮產,應尊重產科醫生的意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