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分期護理讓新媽媽恢復更快

從分娩結束到身體的各項器官機能完全恢復, 一般需要6—8周的時間, 這段時期叫產褥期, 俗稱坐月子。 這段時期, 新媽媽的護理工作可不是從頭到尾都一樣的, 分期護理能讓新媽媽更快恢復。

分娩當天

媽咪狀況:

子宮在臍下2—3橫指處, 重1000g;子宮頸呈現鬆弛、充血、水腫狀態;在產後24小時內, 腹部會有抽痛;在剛生產後有冷、餓、口渴的現象;乳☆禁☆房在產後即開始充盈, 變硬, 觸之有硬結, 隨之有乳汁分泌。

護理要點:

要保持居住環境安靜, 新媽媽要抓緊時間休息;這個時候飲食可在床進行, 喝水可用吸管;剖腹產的媽媽應臥床排尿排便;惡露處理及消毒也要由護士、助產士幫助進行。

Advertisiment

在寶寶出生30分鐘內, 最好能進行母乳餵養, 這樣有利於促進乳汁的分泌;順產媽媽應在產後2小時開始小便, 若無排便意識, 可用於腹部熱敷, 切不可因傷口疼痛而拒絕入廁。

關注重點:關注產後出血情況;保證充足的睡眠。

產後1—2天

媽咪狀況:

子宮高度平臍, 以後每日下降1—2cm;體溫在37℃左右;惡露呈血性黏液狀, 量多。

護理要點:

新媽媽可躺著進行乳☆禁☆房按摩, 並給寶寶按需哺乳;順產的媽媽可自己洗臉、坐起吃飯、步行上廁所、處理惡露;產後出汗量增加, 要經常擦洗身體, 並保持內衣乾燥。 產後一兩天如果感到排尿有點困難, 經醫生許可後, 可開始做輕微產褥操。

關注重點:凡事不勉強自己;12小時內沒有排尿的要進行導尿。

Advertisiment

產後3—4天

媽咪狀況:

子宮底降至臍與恥骨的中間部位;胸部會有腫脹現象;惡露顏色變為褐色, 量開始減少;會陰縫合處仍有痛感;腹部皮膚明顯鬆弛;妊娠紋顏色變淡;會大量出汗, 尤其為夜汗潮;有時候會感覺發冷。

護理要點:

新媽媽在進食及哺乳時, 應採取正確坐姿;為防止乳腺炎的發生, 如果寶寶喝不完媽媽的奶水, 要吸出乳☆禁☆房內剩餘乳汁, 並經常按摩乳☆禁☆房。

順產的媽媽如果需要會陰拆線的話, 一般在產後4—5天進行;拆線後如果發生便秘, 切勿用勁過大。

正確的餵奶姿勢——

躺著喂

媽媽身體側躺在床上, 膝蓋稍彎曲, 放幾個枕頭在你的頭部、大腿下及背部, 然後用下方的那只手放在寶寶頭下,

Advertisiment
並支撐他的背部。 先喂躺下那一側的乳☆禁☆房, 喂另一側乳☆禁☆房時, 可抱著寶寶一起翻身。

坐著喂

媽媽把寶寶放在腿上, 用手腕托著後背, 讓寶寶頭枕著媽媽胳膊的內側。 媽媽用手托起乳☆禁☆房, 待寶寶張開嘴時, 把乳☆禁☆頭和部分乳暈送入寶寶口中。 餵奶時最好選擇低一點的椅子, 如果椅子太高, 可用一個小板凳墊腳, 會更舒服些。

關注重點:關注身體恢復狀況。

產後5—7天

媽咪狀況:

宮頸外形及內口恢復原形。

護理要點:

如果這個時候外☆禁☆陰部疼痛以及腫脹仍沒有消退的話, 應向醫生提出, 做詳細的檢查;這個時候已經可以帶寶寶出院了, 在出院前, 母子要一起接受醫生檢查;並記住出院後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關注重點:注意惡露變化及身體恢復情況;做出院準備。

Advertisiment

產後第2周

媽咪狀況:

宮頸內口關閉;到產後10—14天, 子宮縮入盆底, 從腹部已觸摸不到;乳汁分泌趨於正常;惡露由褐色變為黃色, 呈奶油狀。

護理要點:

新媽媽仍要注意休息, 不要久坐, 但也不要每時每刻都躺著不動, 不妨慢慢散步, 做些簡單的產褥操;科學坐月子提倡新媽媽可以刷牙, 梳頭, 洗頭, 洗澡, 但要儘量避免盆浴, 以免髒水進入外☆禁☆陰, 引起感染;新媽媽也可適當看些電視、報紙、書籍, 但應以眼睛不感疲勞為限。

關注重點:保證母乳充足;注意對惡露的清潔消毒。

產後第3周

媽咪狀況:

惡露變黃色呈奶油狀;陰☆禁☆道內的傷口大體痊癒;陰☆禁☆道及會陰部浮腫、鬆弛基本好轉。

護理要點:

新媽媽可以自己給寶寶洗澡、換尿布,

Advertisiment
但不要做一些長時間站立及消耗體力的事情;注意休息, 每天保證至少8小時的睡眠, 夜晚要起來餵奶的媽媽常常覺得疲勞, 不妨抓緊時間在白天和寶寶一起睡個午覺。

產後第4周

媽眯狀況:

宮頸恢復正常大小;惡露消失, 變成白帶;腹部收縮;恥骨鬆弛好轉, 性☆禁☆器官大體復原。

護理要點:

可以做日常家務、照料寶寶, 但不要太過勞累;惡露消失後, 在得到醫生許可下可盆浴。

產後第5—8周

媽咪狀況:

子宮應恢復到正常大小, 重約50g;子宮內膜恢復。

護理要點:

需要瘦身的新媽媽, 在醫生同意後, 可以進行一些適當的體育活動, 如有氧操, 快步走等。 但為了保證奶水的營養充足, 不要嘗試節食減肥。 關注重點:身體若恢復不好, 如有發燒、疼痛、出血等變化,應及時就醫。

如有發燒、疼痛、出血等變化,應及時就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