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喝湯誤區多 謹慎勿中槍

產後喝湯有哪些誤區?產後喝湯可以幫助產後恢復, 同時也可以刺激乳☆禁☆房分泌乳汁。 那麼產後是不是要馬上喝湯呢?在做湯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究竟放鹽還是不放鹽呢?除此之外產後喝湯還有哪些誤區呢?下面小編就為你介紹幾種產後喝湯的誤區, 看看你是不是在其中。

誤區一:產後馬上喝湯

生孩子的方法決定產婦喝湯時間,如果產婦是自然生產且兩小時內身體沒有異樣,可以少喝一些有利於泌乳的湯水。 如果是剖腹產的, 應該在排氣後在喝湯, 排氣前可以喝一些溫開水, 但不要喝飲料,

Advertisiment
以免造成腸脹氣。 不管用什麼樣的分娩方法, 喝湯都要講究循序漸進, 一開始少喝一點, 如果自我感覺良好, 想多分泌一些乳汁, 那麼可以調整湯量。

誤區二:乳☆禁☆房脹痛不喝湯

在生產後3-4天裡, 產婦會有乳☆禁☆房腫脹情況, 這是因為乳腺管不通暢造成, 是自然的, 每個產婦都要經歷。 緩解產婦腫脹是讓寶寶頻繁吸允、對乳腺進行按摩, 以免造成乳腺炎。 在出院前醫生護士都會教產婦家人按摩手法, 新手父母一定要認真學。 乳腺通暢後媽媽可以稍微喝些湯, 讓自己可以分泌乳汁。 乳汁主要是水分, 准媽媽如果沒有儲存大量液體那也就沒有辦法保證乳腺分泌乳汁, 影響寶寶吸奶。

誤區三、產後是湯都能喝

很多家庭會讓剛剛生產的產婦喝些鯽魚湯,

Advertisiment
主要是因為魚湯裡面有很豐富的蛋白質, 而且也不油膩, 在之後可以讓產婦喝一些有油脂的湯水, 比如雞湯或者是含有肉類的湯水。 在熬湯的時候最好把表面的油脂給去掉, 所以產後不是什麼湯都能喝的。 從中醫角度來說,豬肉較寒,牛羊肉則溫,也更適合產婦下奶、補充營養。 如果是比較胖的產婦那麼應少吃豬蹄湯。 以免體重更重。

誤區四:產後只能吃素湯

在給產婦熬湯時可以加一些紅棗、黃豆、蔬菜等。 這些東西能把油稀釋掉還可以讓湯變得更加營養, 味道也更好。 除了這些, 加這些輔料還可以讓產婦更有食欲, 也能提高人體免疫能力。

誤區五:營養湯水不能放鹽

產婦在生產時會將體內的水跟鈉大量排出。

Advertisiment
如果產後吃太多沒有鹽的食物造成產婦出現低鈉血症, 而且沒有味道的湯水也會影響產婦食欲跟心情。

誤區六:產婦只喝湯不吃肉

新手媽媽喝湯主要是為了保證寶寶有足夠的奶可以吃。 很多家庭只給產婦喝湯不給產婦吃肉, 認為湯裡面營養物質已經有很多了, 不需要在吃肉。 其實不是的。 湯裡面的營養物質(維生素、礦物質、脂肪、蛋白質在分解後形成的氨基酸)是很少的, 更多營養物質還在肉裡面, 所以讓產婦把肉吃完湯喝完是最好的。

母嬰健康小編溫馨提示:產後喝湯有以上六大誤區, 新媽媽可千萬別中槍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