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四周之內如何健康恢復

 產婦生完寶寶的四周之內是恢復身體的重要時期。 在此期間孕婦的生活與飲食習慣一定要多加注意。 產後飲食要以清淡營養全面為主。 還要多多注意休息, 不能過於操勞。 產後四周有不同需要注意的事情, 下面就要來看看這些四周之內不同的時期到底要如何分別來補充身體和好好休養。

Advertisiment

產後第一周:補品以喝「生化湯」與「四物湯」為主, 一天約服用一帖, 目的為説明產婦「生新化瘀」的功能, 「生化湯」幫助產婦生產完後的惡露順利排出;「四物湯」則能補血。

此外, 剛生產完, 膀胱因為受到子宮的擴張影響, 尚未回復到正常位置, 因此, 當產婦口渴想喝水時, 儘量能以少量多次的方式, 不要一次攝取太多的水分, 避免造成膀胱的負擔;另外, 飲食也最好避免太鹹。

產後第二周:則可以陸續進補, 以當歸、八珍湯為主。 主要的目的, 為説明產婦將惡露排除乾淨,

Advertisiment
另外, 這些也有補血、補氣的作用, 使生產時耗傷及損傷的大量氣血, 得以快速恢復。

產後第三周:產婦可服用「杜仲」燉煮的補品, 例如杜仲腰花等等。 主要是補肝腎, 因為生產過程中, 產婦流失大量的骨質與鈣質, 而中醫觀點中, 「肝、腎是主骨」, 因此, 這些補腎壯筋骨的藥材, 可增強腎氣、強化筋骨, 減少產後腰酸背痛, 以及各類酸痛的持續時間, 因此, 坐月子若做得好、服用得當, 甚至有預防的作效。

產後第四周:產婦可以服用「十全大補湯」。 十全的意義, 就是補血、補氣、以及補肝腎, 將生產過程失去的一次全部補回來。 在坐月子期間, 最好的食補就是「麻油雞」。 因為麻油有充分的蛋白質, 更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因此, 在坐月子期間, 產婦可以適時的吃些「麻油雞」,

Advertisiment
能夠補充一些營養。 但是醫師建議, 大約二到三天吃一隻雞就可以, 不需要長時間甚至天天吃, 不僅產婦會害怕吃雞, 也會造成營養過剩而發胖! 除了吃得健康、補得營養外, 醫師也建議, 坐月子期間, 產婦要使氣血快快恢復, 最重要的就是母嬰足夠休息。

哺乳媽媽飲食注意事項

1 哺乳媽咪忌吃大麥及麥製品, 以免影響乳汁分泌。

2 增加乳汁的食補良方

海鮮類:蝦、鱸魚、烏仔魚、黃鱔。

點心類:紅豆紅糖湯、芝麻核桃粥。

豆腐類:例如絲瓜香菇豆腐湯。

花生及肉類:水煮花生、花生豬蹄湯、金針豬腳湯、海帶排骨湯、烏骨雞料理。

在生完小寶寶之後, 產婦的身體狀況肯定是非常脆弱的。 因此都會注意補充營養和注意休息。

Advertisiment
但是休息也不是把所有的時間都躺在床上度過。 那樣可能會讓產婦身體恢復受阻。 產婦休息時間只要稍微比平時多加一兩個小時就可以了。 不能讓身體過於工作勞累, 但是只有配合適當的鍛煉, 才能更有利於身體恢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