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坐月子第1周食譜大全

產後第一周你的腸胃比較弱, 你最好少食多餐, 不要吃過於肥膩、辛辣刺激或過涼過鹹的食物。 傳統上, 產後最初幾天的飲食以粥、湯、軟面為主, 一周後再加固體食物。 在惡露未盡期間, 你也不要吃烏梅和南瓜。

小米紅糖粥

營養小提示:小米紅糖粥是一款產後媽媽的補血食譜。 小米營養豐富, 所含蛋白質、脂肪、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及其他微量元素均比大米多。 紅糖含鐵量很高, 適用於失血較多的產婦, 尤其適用於剖腹產排氣後的頭幾天食用。 原料:小米80克。 調料:紅糖10克。 做法:1. 將小米淘洗乾淨, 放入鍋內加水,

Advertisiment
旺火燒開後, 轉小火煮至粥粘稠。 2. 食用時, 加入適量紅糖攪勻, 再煮開, 盛入碗內即成。

藕粉羹

營養小提示:藕粉營養豐富, 香甜味美, 易於被剖腹產後的產婦消化吸收, 促進產後排氣。 原料:藕粉200克, 蜂蜜50克。 調料:清水800克。 做法:1. 將藕粉研細, 不要有小疙瘩(一般超市有賣), 然後將藕粉和水調勻待用。 2. 將調好的藕粉倒入鍋內, 用微火慢慢熬煮, 邊煮邊拌, 注意不要巴鍋, 直至透明糊狀為止。 3.停火後加入蜂蜜。

陳皮粥

營養小提示:陳皮粥是為剛剛經歷剖腹產後的新媽媽準備的排氣食譜。 陳皮含有揮發油、橙皮甙、維生素B、維生素C等成分, 可促進消化液的分泌, 排除腸管內積氣, 增加食欲。 最好在產後12小時食用。 原料:陳皮30克, 米20克。 調料:水2碗。 做法:米洗淨與陳皮加水一起煮開,

Advertisiment
米開花就可。 煮成粥後, 只吃粥水, 不要渣。

蘿蔔湯

營養小提示:蘿蔔湯具有增強腸胃蠕動、促進排氣、減少腹脹並使大小便通暢的作用。 原料:蘿蔔300克, 筒子骨400克。 調料:鹽1克, 薑2克。 做法:1. 將蘿蔔去外皮, 切成塊狀;筒子骨洗淨剁碎後放入開水中氽去血水;姜切成片。 2. 將上述材料先放入鍋內過熟後, 倒入煲鍋中。 先用大火煮半小時, 後轉文火慢熬1小時。 3. 只取湯喝, 不吃渣子。

山楂粥

營養小提示:山楂煮粥是剖腹產後初期的理想營養食譜。 具有開胃消食、活血化瘀的功效, 適宜于剖腹產產婦產後出現的惡露不盡、腹部疼痛、食欲不振等症狀。 原料:大米70克, 幹山楂20克。 調料:紅糖10克。 做法:1. 先將山楂洗淨加水煎煮取濃汁;大米浸泡15分鐘,

Advertisiment
洗淨。 2. 濃汁中放入大米, 加入水煮成粥, 調入紅糖食用。

雞絲小米粥

營養小提示:雞肉性平, 蛋白質、鐵質和維生素含量很高, 脂肪少, 還有助於促進媽媽身體恢復和乳汁分泌。 這款雞絲小米粥是為剛剛經歷剖腹產後的新媽媽準備的有助排氣的產婦食譜, 易於消化吸收, 順產和剖腹產排氣後都可食用。 原料:嫩雞1只, 小米80克。 調料:鹽1克, 蔥末5克。 做法:1. 鍋中放入適量清水, 放入淨嫩雞, 先用旺火煮沸, 再改用小火煨至雞肉熟爛, 把雞撈出。 放涼後撕成細條, 放入小米同煮。 2. 煮熟後加鹽調味並撒上蔥末即可。

何首烏粥

營養小提示:何首烏粥是一款有益精血、潤腸通便、補氣血功效的食譜, 適用於剖腹產和順產的產婦產後血虛、眩暈耳鳴、腰膝酸痛、大便幹結、頭髮稀疏。

Advertisiment
原料:粳米80克, 何首烏30克, 紅棗15枚。 調料:紅糖10克。 做法:1. 先將何首烏煎取濃汁去除渣子;紅棗洗淨去核。 2. 粳米、紅棗同時放入砂鍋內, 用文火煮成粥, 將稠時放入紅糖少許, 攪拌溶解以後即可食用。

番茄瘦肉湯

原料:豬瘦肉100克, 番茄250克。 調料:菜油10克, 鹽3克, 蔥花5克, 排骨湯200克。 做法:1. 將豬肉切成小薄片, 加少量鹽攪拌;將番茄洗淨, 切成桔瓣狀的塊。 2. 鍋內先放少許油, 再放排骨湯燒開後, 放入肉片, 稍煮一會, 放入番茄, 燒開撒入蔥花即可。

紅棗養肝湯

營養小提示:紅棗中所含的糖類、脂肪、蛋白質是保護肝臟的營養劑, 有助於解除剖腹產麻醉藥帶來的副作用。 你可以在產前2周到產後的前2周內食用。 原料:紅棗7顆,

Advertisiment
紅糖適量, 水300毫升 做法:1. 將紅棗劃開數條紋路, 放入碗中用開水沖泡, 加蓋2小時以上。 夏天需要放在冰箱中。 2. 將浸泡著紅棗的碗放入鍋中, 隔水蒸30分鐘。 3. 將紅棗挑出, 只取湯飲用, 注意每天不超過250毫升。 提醒:棗性溫, 過食容易上火。

桃仁粳米紅糖粥

營養小提示:桃仁有抗炎, 化瘀, 清熱, 潤腸通便的作用, 適合產後發熱時服用。 原料:桃仁10克, 粳米60克做法:桃仁去皮, 研碎;粳米洗淨。 原料加水一起煮成粥, 加適量紅糖。 每日吃1次。

紅棗桂圓茶

營養小提示:紅棗補氣血, 暖脾胃, 治失眠, 止虛汗。 原料:紅棗、桂圓、枸杞製作方法:1. 把紅棗洗乾淨, 放入鐵鍋小火翻炒, 至表皮發黑為宜。 收到密封的瓶子中。 2. 每天取4~6粒炒好的棗, 加同樣數量的桂圓, 泡水當茶喝。 如果你內火比較重,可以再加6~10粒枸杞。

當歸生薑羊肉湯

營養小提示:當歸穩重補血,調經散寒,適用於產後持續小腹痛的新媽媽。原料:羊肉250克輔料:當歸15克、生薑15克做法:1. 將羊肉洗淨切小塊,用開水焯一下。2. 將羊肉和生薑當歸一起放入砂鍋中,大火燒開後小火慢燉,至軟爛後食用。

龍眼肉粥

營養小提示:龍眼肉安神養心,健脾補血,對於產後心悸、失眠、貧血、脾虛泄瀉,以及自汗盜汗等有較好的功效。原料:龍眼15克、紅棗15克、粳米100克做法:將原料洗淨同煮,食用前加適量紅糖。每天吃2次,一定要趁熱服用。提醒:風寒感冒、惡寒發熱或舌苔膩者忌用。

雞血藤紅糖雞蛋湯

營養小提示:雞血藤味苦微甘,性溫,有補血活血、舒筋通絡的作用。雞蛋能滋陰潤燥、養血安神。紅糖溫中補虛。這個月子湯有助於防治產後淤血、血虛所致的肢體疼痛。原料:雞血藤30克,雞蛋2個,紅糖適量。做法:1. 雞蛋洗淨,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雞血藤(用紗布裹好)煮5~10分鐘。 2.雞蛋熟後去殼,搗碎重新放回鍋中,再煮至湯濃時,加入紅糖,糖溶化即可。

紅燒鱔魚

營養小提示:鱔魚補腎去腎寒,補血,對渾身酸痛、腰膝酸軟、四肢無力等有改善作用原料:鱔魚500克、豬肉250克調料:蔥2~3段、薑5~8片、蒜10瓣、豆瓣醬做法:1. 鱔魚洗乾淨,切成6釐米長的段。豬肉切成1釐米見方的肉丁。2. 炒鍋置旺火上,放油燒至七成熱,放入鱔魚和肉丁炒至斷生,加豆瓣醬、薑片、蔥段炒香,加鮮湯、醬油、鹽、大蒜燒沸入味至軟熟,放味精、水澱粉待收汁後起鍋裝盤即成。

以下可參考

第一周是代謝排毒周,目的是排除體內的廢血(惡露)、廢水、廢氣及老廢物。 一、生化湯生化湯是產婦在新生兒一娩出時,立即要喝的填腹」補品。不論是自然產、剖腹產或是小產,在產後的前七天中,每天都要飲用生化湯。生化湯不但可以活血補虛,更可以提高抗體力量,對子宮亦……

第一周是代謝排毒周,目的是排除體內的廢血(惡露)、廢水、廢氣及老廢物。

一、生化湯 生化湯是產婦在新生兒一娩出時,立即要喝的"填腹」補品。不論是自然產、剖腹產或是小產,在產後的前七天中,每天都要飲用生化湯。生化湯不但可以活血補虛,更可以提高抗體力量,對子宮亦有收縮的作用。

做法(一天份)藥材:當歸(全)8錢、川芎6錢、桃仁(去心)5分、烤老薑5分、炙草(蜜甘草)5分、米酒水1050cc1.將藥材加入米酒水中,慢火加蓋煮一小時左右,約剩200cc,將藥酒倒出備用。

2.再次加入米酒水350cc,和第一次煮法相同,煮到約剩100cc.

3.將第一次和第二次的藥酒加在一起拌勻,共300cc.一日內至少分三次以上喝完(可放在保溫壺內,當茶喝,一次一口,分數次喝完)。

可在預產期前二個月,以1050cc的米酒泡藥材,產後以上述同樣方法煎煮。順產者連續服用七天,即藥材需準備七帖;剖腹產者不妨吃十四帖。自然產者於產後第一天,即刻煮來服用,剖腹產者則需等到排氣後方可服用。另外,剖腹產者因有傷口,生化湯一日量至少需分三次以上,少量多次地啜飲,以免造成子宮收縮太快,使傷口產生輕微的疼痛。

生化湯雖然有補血、祛惡露的效果。但它畢竟是藥,坐月子期間若吃得過多反而會對子宮造成傷害,所以產後生化湯吃得"足夠"即可,不要吃得"過多"。

配料:當歸40克、川芎30克、桃仁3克、蜜甘草3克、烤老薑3克,月子米酒1050毫升(店中可購買整桶裝)做法:一、用七百毫升月子米酒連同上述藥材,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一小時至約剩兩百毫升的藥酒,倒出備用;二、以煮過的藥材再加入三百毫升月子米酒,煮法同,熬煮半小時至約剩一百毫升的藥酒;三、最後將第一次和第二次的藥酒共三百毫升倒在一起攪拌均勻。(也可放在保溫壺內,當茶喝,一次一口,分數次喝完)。

飲法:順產者連服七天,剖腹產者連服十四天,體制虛弱、恢復力差者可連服三周。一日六次,飯前空腹一兩口慢慢喝下。

適用對象:坐月子即產褥期、生理期、也可用於日常養生調理。

若腹痛不甚者,可減去桃仁;若瘀塊留滯,腹痛甚者,可加蒲黃,五靈脂、延胡索以祛瘀止痛;若小腹冷痛甚者,可加肉桂以溫經散寒。

注意事項:若產後血熱而有瘀滯者,則非本方所宜。加減,產後七日內,或因寒涼食物,結塊痛甚者,加入肉桂2.4克。產後停血不下,半月外尚痛,或外加腫毒,或身熱,食少倦甚,加三棱、蓬術、肉桂等,攻補兼治,其塊自消。

二、炒豬肝產後的前7天,要吃不摻水的麻油豬肝,這有助於促進子宮內的汙血排出體外。

做法(一天份)材料:豬肝──體重每10公斤需60克(挑選時,選擇用手指壓下去感覺軟厚有彈性、粉粉的粉肝;如果壓下去硬硬、幹幹的則是柴肝,比較不好吃。)帶皮老薑──體重每10公斤需6克、純胡麻油──體重每10公斤需6cc、米酒水──體重每10公斤需60cc1.豬肝用米酒洗淨,切成1釐米厚片。

2.老姜刷洗乾淨,連皮一起切成薄片。

3.將麻油倒入鍋內,用大火燒熱。

4.放入老薑,轉小火、爆香至薑片的兩面均"皺"起來,呈褐色,但不焦黑。

5.轉大火,放入豬肝快炒至豬肝變色。

6.加入米酒水煮開,馬上將火關上,趁熱吃。

炒出來的豬肝和老薑,要儘量連老薑吃完,不敢吃太油膩的人,可以將浮在湯上的油撈起來,置於其它的容器中,密封後放進冰箱保存,于產婦坐完月子後炒菜、炒飯用。撈了油後的湯汁則可當湯飲用。

三、甜糯米粥因為糯米有"黏腸子"的功能,產婦可于產後吃些以糯米調理的食物,以增強腸子的蠕動力,防止腸胃的下垂,更有預防便秘的效果。但是因為糯米較難消化,一次不可吃太多,否則易造成消化不良或脹氣。

如果你內火比較重,可以再加6~10粒枸杞。

當歸生薑羊肉湯

營養小提示:當歸穩重補血,調經散寒,適用於產後持續小腹痛的新媽媽。原料:羊肉250克輔料:當歸15克、生薑15克做法:1. 將羊肉洗淨切小塊,用開水焯一下。2. 將羊肉和生薑當歸一起放入砂鍋中,大火燒開後小火慢燉,至軟爛後食用。

龍眼肉粥

營養小提示:龍眼肉安神養心,健脾補血,對於產後心悸、失眠、貧血、脾虛泄瀉,以及自汗盜汗等有較好的功效。原料:龍眼15克、紅棗15克、粳米100克做法:將原料洗淨同煮,食用前加適量紅糖。每天吃2次,一定要趁熱服用。提醒:風寒感冒、惡寒發熱或舌苔膩者忌用。

雞血藤紅糖雞蛋湯

營養小提示:雞血藤味苦微甘,性溫,有補血活血、舒筋通絡的作用。雞蛋能滋陰潤燥、養血安神。紅糖溫中補虛。這個月子湯有助於防治產後淤血、血虛所致的肢體疼痛。原料:雞血藤30克,雞蛋2個,紅糖適量。做法:1. 雞蛋洗淨,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雞血藤(用紗布裹好)煮5~10分鐘。 2.雞蛋熟後去殼,搗碎重新放回鍋中,再煮至湯濃時,加入紅糖,糖溶化即可。

紅燒鱔魚

營養小提示:鱔魚補腎去腎寒,補血,對渾身酸痛、腰膝酸軟、四肢無力等有改善作用原料:鱔魚500克、豬肉250克調料:蔥2~3段、薑5~8片、蒜10瓣、豆瓣醬做法:1. 鱔魚洗乾淨,切成6釐米長的段。豬肉切成1釐米見方的肉丁。2. 炒鍋置旺火上,放油燒至七成熱,放入鱔魚和肉丁炒至斷生,加豆瓣醬、薑片、蔥段炒香,加鮮湯、醬油、鹽、大蒜燒沸入味至軟熟,放味精、水澱粉待收汁後起鍋裝盤即成。

以下可參考

第一周是代謝排毒周,目的是排除體內的廢血(惡露)、廢水、廢氣及老廢物。 一、生化湯生化湯是產婦在新生兒一娩出時,立即要喝的填腹」補品。不論是自然產、剖腹產或是小產,在產後的前七天中,每天都要飲用生化湯。生化湯不但可以活血補虛,更可以提高抗體力量,對子宮亦……

第一周是代謝排毒周,目的是排除體內的廢血(惡露)、廢水、廢氣及老廢物。

一、生化湯 生化湯是產婦在新生兒一娩出時,立即要喝的"填腹」補品。不論是自然產、剖腹產或是小產,在產後的前七天中,每天都要飲用生化湯。生化湯不但可以活血補虛,更可以提高抗體力量,對子宮亦有收縮的作用。

做法(一天份)藥材:當歸(全)8錢、川芎6錢、桃仁(去心)5分、烤老薑5分、炙草(蜜甘草)5分、米酒水1050cc1.將藥材加入米酒水中,慢火加蓋煮一小時左右,約剩200cc,將藥酒倒出備用。

2.再次加入米酒水350cc,和第一次煮法相同,煮到約剩100cc.

3.將第一次和第二次的藥酒加在一起拌勻,共300cc.一日內至少分三次以上喝完(可放在保溫壺內,當茶喝,一次一口,分數次喝完)。

可在預產期前二個月,以1050cc的米酒泡藥材,產後以上述同樣方法煎煮。順產者連續服用七天,即藥材需準備七帖;剖腹產者不妨吃十四帖。自然產者於產後第一天,即刻煮來服用,剖腹產者則需等到排氣後方可服用。另外,剖腹產者因有傷口,生化湯一日量至少需分三次以上,少量多次地啜飲,以免造成子宮收縮太快,使傷口產生輕微的疼痛。

生化湯雖然有補血、祛惡露的效果。但它畢竟是藥,坐月子期間若吃得過多反而會對子宮造成傷害,所以產後生化湯吃得"足夠"即可,不要吃得"過多"。

配料:當歸40克、川芎30克、桃仁3克、蜜甘草3克、烤老薑3克,月子米酒1050毫升(店中可購買整桶裝)做法:一、用七百毫升月子米酒連同上述藥材,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一小時至約剩兩百毫升的藥酒,倒出備用;二、以煮過的藥材再加入三百毫升月子米酒,煮法同,熬煮半小時至約剩一百毫升的藥酒;三、最後將第一次和第二次的藥酒共三百毫升倒在一起攪拌均勻。(也可放在保溫壺內,當茶喝,一次一口,分數次喝完)。

飲法:順產者連服七天,剖腹產者連服十四天,體制虛弱、恢復力差者可連服三周。一日六次,飯前空腹一兩口慢慢喝下。

適用對象:坐月子即產褥期、生理期、也可用於日常養生調理。

若腹痛不甚者,可減去桃仁;若瘀塊留滯,腹痛甚者,可加蒲黃,五靈脂、延胡索以祛瘀止痛;若小腹冷痛甚者,可加肉桂以溫經散寒。

注意事項:若產後血熱而有瘀滯者,則非本方所宜。加減,產後七日內,或因寒涼食物,結塊痛甚者,加入肉桂2.4克。產後停血不下,半月外尚痛,或外加腫毒,或身熱,食少倦甚,加三棱、蓬術、肉桂等,攻補兼治,其塊自消。

二、炒豬肝產後的前7天,要吃不摻水的麻油豬肝,這有助於促進子宮內的汙血排出體外。

做法(一天份)材料:豬肝──體重每10公斤需60克(挑選時,選擇用手指壓下去感覺軟厚有彈性、粉粉的粉肝;如果壓下去硬硬、幹幹的則是柴肝,比較不好吃。)帶皮老薑──體重每10公斤需6克、純胡麻油──體重每10公斤需6cc、米酒水──體重每10公斤需60cc1.豬肝用米酒洗淨,切成1釐米厚片。

2.老姜刷洗乾淨,連皮一起切成薄片。

3.將麻油倒入鍋內,用大火燒熱。

4.放入老薑,轉小火、爆香至薑片的兩面均"皺"起來,呈褐色,但不焦黑。

5.轉大火,放入豬肝快炒至豬肝變色。

6.加入米酒水煮開,馬上將火關上,趁熱吃。

炒出來的豬肝和老薑,要儘量連老薑吃完,不敢吃太油膩的人,可以將浮在湯上的油撈起來,置於其它的容器中,密封後放進冰箱保存,于產婦坐完月子後炒菜、炒飯用。撈了油後的湯汁則可當湯飲用。

三、甜糯米粥因為糯米有"黏腸子"的功能,產婦可于產後吃些以糯米調理的食物,以增強腸子的蠕動力,防止腸胃的下垂,更有預防便秘的效果。但是因為糯米較難消化,一次不可吃太多,否則易造成消化不良或脹氣。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刨腹產後坐月子第一胎可以吃什麼?

    剖腹產後坐月子,第一天可以吃麵條,魚湯、蛋湯、果汁等,不能一次吃得太多,最好分為6-8次吃。第二天可以吃一些肉末、爛面爛飯等,可以比第一天的要濃稠些。第三天,基本上可以恢復普通的飲食了,這個時候一定... [詳細答案]

  • 1回答

    剖腹產後坐月子恢復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你好,剖腹產後最重要的就是傷口的護理,建議剖腹產婦產後儘量不要有大動作,以免刺激到刀口,還有要好好護理傷口,預防感染。作為產婦,產後要多補充水分,也有利於下奶哺乳。還有就是要細心觀察惡露,剖腹產婦惡... [詳細答案]

  • 1回答

    產後坐月子時一定要洗熱水嗎?

    您好,因為開水消過毒了,相對地說細菌少了點。剛生完孩子的身體是最虛的,俗話說:常年短月,這個時候你的皮膚毛孔都是張著的,很容易毛孔灌風,所以你在不滿月的情況下最好不要洗澡。建議兩個禮拜後再清洗,日常... [詳細答案]

  • 1回答

    產後坐月子是要多吃肉食嗎?

    孕媽媽您好,產後需要稍稍休息之後再進食。剛開始以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為主,如紅糖水、牛奶、小米粥、雞蛋羹等。如果消化無礙,即可進食普通的食物,如荷包蛋、細掛麵湯、排骨湯、瓶鮮水果和蔬菜等。但要注意把湯裡...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孕媽產後坐月子一定要吃黃酒雞嗎?

    新媽咪產後飲食應以精、雜、稀、軟為主要原則。 1. 精 是指食量不宜過多 產後過量的飲食除了會讓新媽咪在孕期體重增加的基礎上進一步肥胖外,對於產後的恢復並無益處。如果你是母乳餵養寶寶,奶水很多,食量...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