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寶寶後, 夫妻性☆禁☆生☆禁☆活受到的影響還真不少, 其中表現最集中的就是——
1.性☆禁☆生☆禁☆活次數減少
2.性☆禁☆生☆禁☆活品質下降
3.性☆禁☆欲減弱, 特別是媽媽
4.順產的媽媽陰☆禁☆道鬆弛影響雙方快感
5.多了個寶寶, 感覺很不自在
看來, 多了寶寶之後, 小爸小媽的“性”福生活的確打了些折扣。
“性”福過山車
經過了生育的門檻, “性事”從高空落入低谷, 但是你要相信, 就像坐過山車一樣, 在一番高低起伏之後, 我們最終還是能夠安然回歸。 不同的是, 過山車可以遵循既定的軌道, 而如何使性☆禁☆愛恢復如昔、重拾“性”福, 卻需要新手爸媽共同努力。
Advertisiment
重質不重量
雖然有了寶寶後, 因為疲勞或者其他原因, 做☆禁☆愛的次數可能會有所下降, 但只要在品質上多下功夫, 就可以彌補次數上的不足。 一次高品質的魚水之歡, 帶給夫妻雙方的滿足感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
“有了寶寶後事情特別多, 有時忙了一天, 想要的時候就力不從心了。 後來, 我從一本書上看到:性☆禁☆愛不是上班工作, 要定時定點, 它是一種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可激發的激情。 之後, 我和先生就不再將做☆禁☆愛定義為‘晚間的床上運動’。 隨著客廳、書房、浴室、閣樓、車子等地都被我們一一開發, 就再也沒被次數少的問題困擾過。 ”——鵬鵬媽媽 寶寶4個月
松或緊, 不成問題
陰☆禁☆道鬆弛是很多順產媽媽最擔心的事情。 由於陰☆禁☆道鬆馳,
Advertisiment
“當初選擇順產時最怕的就是陰☆禁☆道會鬆弛, 誰知道怕什麼就來什麼。 後來, 我照著書上說在小便時進行排尿中斷的鍛練, 就是排尿一半時忍著不排讓尿液中斷, 稍停後再繼續排尿。 如此反復, 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練後, 陰☆禁☆道周圍肌肉張力還真的有所提高了。 ”——若萍 寶寶3個月
“老婆是順產的, 兩個月後我們開始過性☆禁☆生☆禁☆活, 她問我她‘那裡’的感覺有沒有兩樣。 說實話, 的確是沒有生孩子前那麼緊了。 老婆聽了後很傷心, 為了這個事還跑去看了婦科, 醫生給她配了‘玉女康栓’, 這是種專門治療陰☆禁☆道鬆馳症的藥, 一天用一次也挺方便的。 孩子他媽用了2盒後,
Advertisiment
暫別寶寶
做☆禁☆愛像考試一樣, 分心就會丟分。 躺在一旁的寶寶便常常會讓爸爸媽媽在親熱時分了心。 小爸小媽好不容易點燃了激情, 卻又怕吵醒了寶寶只得降溫度, 如此神經緊繃, 哪裡有快感可言?
“孩子就睡在旁邊, 我們每次都得偷偷摸摸好像小偷一樣。 有一次, 孩子的外婆抱著寶寶說放她家住一晚, 就是這天夜裡, 我和妻子又享受到了懷孕前的狂熱。 之後, 我慫恿妻子每星期抽出一天讓孩子跟著外婆睡, 這樣我們就可以自由地享受性☆禁☆愛了。 ”——滔滔爸 寶寶12個月
“女兒生下來就跟我們擠一張床, 我們兩人一激情她就醒了。 等哄好女兒, 老公要麼等不急睡了, 要麼草草行事。 沒辦法, 為了女兒我們只能分房睡,
Advertisiment
“老夫老妻”的新鮮感
都是當了爹媽的老夫老妻了, 還有新鮮感可言嗎?其實, 所謂情趣並非從天而降, 需要夫妻雙方用心營造和維繫。 千萬別把做☆禁☆愛公式化了, 對彼此身體的輕車熟路, 反而更利於開發新鮮的“敏感地帶”。
“我和老公都不屬於懂浪漫的人, 有了寶寶後生活自然更加乏味。 有一次逛街, 在朋友的慫恿下, 我買了一條性☆禁☆感的蕾絲睡衣。 誰知道那天晚上, 我和老公遭遇了久違的激情。
Advertisiment
“有了寶寶後, 老公總說我比以前更放得開了。 也是啊, 我們都孕育了愛的結晶了, 還有什麼不可啟齒呢?就說在性☆禁☆愛這件事上, 我再不會像以前那樣羞羞答答, 而是懂得如何向老公表明自己的意願, 告訴他怎樣做會讓我更快樂;哪些做法、姿勢會使我感到不舒服。 老公說對我有了一番全新的認識, 這樣不是很好麼?”——茵茵 寶寶13個月
把冰山破開
有這樣一個觸目驚心的數字:女性性冷淡的發生率約為30%—40%。 特別是到了產後, 女性人生中的一個重大階段結束後, 很多媽媽遭遇到了這種尷尬。
“我為了兒子是吃盡了苦。 先是自己生,結果因為胎位不正等等原因,又把孩子推回子宮立即施行剖腹產。再後來還在給孩子餵奶,我又懷孕了,又得到醫院去刮宮,搞得我一想起生產、小產之痛,做☆禁☆愛的欲望就迅速減退。還好丈夫挺體諒我的,對我格外的呵護,但是長此以往對他也不公平。後來,我在好友的建議看了心理醫生,剛開始我還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可是幾個療程下來,情況改善不少。我現在明白,為什麼人家老外都把看心理醫生當做是一項保健了。”
先是自己生,結果因為胎位不正等等原因,又把孩子推回子宮立即施行剖腹產。再後來還在給孩子餵奶,我又懷孕了,又得到醫院去刮宮,搞得我一想起生產、小產之痛,做☆禁☆愛的欲望就迅速減退。還好丈夫挺體諒我的,對我格外的呵護,但是長此以往對他也不公平。後來,我在好友的建議看了心理醫生,剛開始我還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可是幾個療程下來,情況改善不少。我現在明白,為什麼人家老外都把看心理醫生當做是一項保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