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奶水少, 中醫又稱“產後乳汁不行”、“缺乳”, 是指產後哺乳期內, 乳腺無乳汁分泌, 或泌乳量少, 不能滿足餵養嬰兒者。 一般發生在產後2~3天或半個月內, 也可發生在整個哺乳期, 臨床上比較常見。
中醫辨證分析
治病先求其因, 那麼引起產後缺乳的原因有哪些?
1. 氣血虛弱 中醫認為“婦人乳汁, 乃沖任氣血所化”, 如果平時脾胃虛弱, 氣血生化不足, 加之分娩時失血耗氣, 往往會引起產後缺乳, 乳汁稀薄、倦怠乏力, 面色少華, 乳☆禁☆房觸之柔軟無脹感, 這類也是臨床上最常見的。
2. 肝郁氣滯 產婦平素抑鬱, 產後情志不暢,
Advertisiment
食療
肝鬱氣滯型
1.豬蹄1只, 絲瓜絡30克 橘皮15克 豬蹄養血滋陰, 橘皮疏肝理氣, 絲瓜絡有通絡下乳的作用, 可配合局部用橘皮煎水外敷, 熱水或蔥湯熏洗乳☆禁☆房, 以宣通乳絡。
2.活鯽魚1條、通草6克 橘皮15克 鯽魚具有利水、通乳的功效,通草配合橘皮可理氣通絡下乳, 搭配在一起煮湯可以催乳。
氣血虛弱型
生黃芪30克 當歸9克 燉豬蹄, 生黃芪當歸合用補益氣血力強, 加之豬蹄能養血滋陰。
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要積極跟上哦, 每穴10分鐘
常見催乳穴:膻中 (在人體前正中線上, 兩乳☆禁☆頭連線的中點)
乳根 (乳☆禁☆頭直下, 乳☆禁☆房根部, 當第5肋間隙, 距前正中 線4寸)
少澤 (小指尺側指甲角旁0.l寸)。
Advertisiment
外敷法
病機:要針對乳脈不通引起的產後缺乳, 可表現為乳☆禁☆房脹痛、硬塊。
治法:局部用橘皮煎水外敷, 熱水或蔥湯熏洗乳☆禁☆房, 以宣通乳絡
預防與調攝
《素問》曰“上工治未病”, 所以預防與調攝是重中之重。
1.孕期做好乳☆禁☆房護理, 孕期常用肥皂水擦洗乳☆禁☆頭, 防止乳☆禁☆頭皸裂造成哺乳困難。
2.積極治療孕期貧血, 預防產後大出血。
3.提倡早期哺乳、定時哺乳, 促進乳汁的分泌。 現在臨床提倡母乳餵養, 母嬰同室, 早接觸, 早吸吮, 產後30分鐘內開始哺乳, 儘早建立泌乳反射。
4.加強產後營養, 尤其是富含蛋白質食物和新鮮蔬菜, 以及充足的湯水。
5.保持情緒樂觀, 心情舒暢也是非常重要的, 適當鍛煉, 維護氣血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