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穿衣技巧:捂好四個部位
天暖了, 媽媽們別急著換一身清爽的行頭。 此時早晚溫差較大, 倒春寒時時來襲。 所以, 早晚出門, 媽媽們要多注意捂好身體的神門穴、腰眼、小腿和肚臍。 其中, 神門穴在腕橫紋上手小指一側腕下方肌腱的裡側。 平時, 也可以用暖水袋或者暖寶寶多溫暖這四個部位。
春季保暖小訣竅:當天的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之差大於等於8℃時, 早晚就要增加衣物。 而溫度低於15℃時, 則要注意多穿衣。 氣溫達到15℃後, 還要再捂個7天, 生完時間較短的媽媽可根據情況多捂幾天。 冷空氣到來之前的1-2天前就要開始捂頭、肺、足這三個部位。
Advertisiment
二、飲食方面:防乾燥、養好腸胃和肝臟
(1)多飲水防乾燥
春季多風而乾燥, 加劇了身體水分的流失, 也容易導致上火, 進而引發頭痛、便秘、體重增加等症狀。 媽媽們每天最好飲用2000ml左右的水, 而清晨起來, 喝點蜂蜜水, 午間喝些蔬果汁, 將有助於清洗腸道, 排毒祛火。
(2)調養好腸胃
春季氣溫變化無常, 易誘發感冒等疾病。 而人體有60%的淋巴細胞存在腸道內, 而便秘的人通常腸內環境失衡, 影響淋巴細胞的正常分泌, 導致免疫力下降。 此時, 多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 能給身體提供足夠的能量, 又易消化保護腸胃。 而此時生冷水果與油膩食物則應少吃一些, 以免傷害脾胃。
(3)保護肝臟
春季易生肝火,
Advertisiment
三、居住壞境
(1)室內多通風
室內保持通風, 有利於預防流感。 正常天氣下, 最好能做到3-4次通風換氣。 而開窗換氣的最佳時間是上午9-10點和下午3-4點。 因為這兩段時間內氣溫升高, 逆流層現象已消失, 沉積在大氣底層的有害氣體已散去。
(2)回南天防潮
回南天不僅是家居困擾, 還能“潮”出各種病, 濕度高的情況下還能誘發產後媽媽們的關節疼痛。 在濃霧天裡, 最好將窗戶關閉, 可以試著開下空調抽走濕氣。
Advertisiment
四、外出
(1)多出門感受春日陽光
天, 室外不僅空氣清新, 花香能使人放鬆, 減輕壓力。 最重要的是, 此時地球的振動大約為每秒8赫茲, 與人體大腦α波節律一致, 最讓人感覺舒適, 對大腦長期焦慮有一定的治癒作用。
另外, 曬著太陽做30分鐘左右的運動, 對新媽媽改善產後睡眠大有裨益, 特別是有氧運動讓人睡得更香。
(2)戶外運動, 伸展身體
春天來了, 媽媽們多做些伸張運動, 能伸展冬天身體的蜷縮狀態, 喚醒身體。 在戶外慢跑, 騎行自行車, 做做瑜伽, 都能幫助媽媽們身體快速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