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媽咪圈瘋傳的粉色“秘密”

常常會有這樣的病人:一串咳嗽或是放聲大笑, 就會笑出尿液來, 半夜起床小便, 剛一坐起, 就禁不住尿到了褲子上;生怕在公共場所控制不住小便, 外出前只好墊上衛生巾或尿不濕……

放聲大笑會漏尿要追溯到分娩時

已婚、已育婦女的盆底功能障礙發病率約為30%-40%, 四五十歲的病人最多發。 盆底功能障礙患者中, 一半以上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排尿異常。 很多人不知道, 中老年時發生盆底功能障礙, 很可能是幾十年前分娩損傷引發的。

在女性骨盆和下肢之前, 只有盆底肌、韌帶等支援結構。 盆底肌等像彈簧床一樣,

Advertisiment
承托和支持著膀胱、子宮、直腸等盆腔臟器, 並有多項生理功能, 包括控制排尿排便、維持陰☆禁☆道緊縮度等。 女性在妊娠、分娩過程中, 不可避免地對盆底肌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

剖宮產媽媽需不需要做盆底康復?

懷孕時, 在孕激素的作用下, 盆底也會變得鬆弛, 隨著胎兒的慢慢長大, 胎位下移, 盆底也會受到越來越多的擠壓。 分娩後, 隨著胎兒的娩出, 部分韌帶松裂, “彈簧床”彈性變差, 無法將器官固定在正常位置, 從而出現功能障礙, 如大小便失禁、臟器脫垂等, 有時影響生活品質的後遺症可能要到幾十年後才反映出來, 所以, 順產和剖宮產的女性產後都需要做盆底功能評估。

產後盆底訓練, 預防25年後的病

國外做過統計,

Advertisiment
有1/3的產婦在分娩後出現盆底鬆弛, 並導致排尿異常。 雖然這時還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尿失禁, 但這部分人群, 到了四五十歲時, 發展成為尿失禁病人的比例非常高。 很多人想不到, 對產後42天的婦女進行常規盆底肌肉功能檢查及訓練, 是為了防止25年後的尿失禁!

盆底康復訓練, 越早效果越好

產後一年內是盆底肌功能恢復的“黃金時間”, 越早訓練, 效果就越好。 如果不做任何訓練, 隨著年齡增大, 激素水準下降, 肌肉變得鬆弛, 症狀會越來越嚴重。 到了中老年後, 很可能會出現輕中度壓力性痙攣或不同程度的壓力性尿失禁, 有的甚至發展到子宮脫垂。 如果已經過了產後的黃金訓練時期也不用急, 現在逐步鍛煉起來也能促進盆底肌的相當程度的康復。

Advertisiment

原來這樣, 做了媽媽之後真“不易”, 媽媽都是偉大的!不用擔心, 醫院可為您私人定制產後康復, 為您的美麗推波助瀾, 小編在母親節這一天把這個消息告訴您, 就作為母親節小福利吧!不用解, 可以心裡小感動一下下。 嘿, 母親節快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