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媽媽催奶有三大誤區

母乳餵養不僅對寶寶好, 還利於媽媽體形恢復。 可不少媽媽為此煩惱:為什麼自己奶水這麼少?本期健康週刊特別採訪了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營養師嚴之彥, 為新媽媽們解開不正確“催奶”的3大誤區, 同時指導如何科學“催奶”。

誤區一:一生完馬上喝濃湯催奶

沈小姐最近剛生了個牛寶寶。 她平時人很瘦小, 體質也弱, 媽媽、婆婆都擔心分娩消耗過大, 連忙為她進補。 第二天, 便送來特別熬制的濃稠噴香的豬腳湯, 既想催乳, 又助恢復體力。 可一兩天后, 沈小姐不僅發現沒催奶成功, 而且濃湯喝得太多, 反而出現乳腺管堵塞,

Advertisiment
引起發炎, 影響母乳餵養。 此外, 她食欲還大不如前, 腹部飽脹, 更沒胃口吃東西。

嚴之彥指出, 產後兩三天乳汁不會分泌很多, 乳腺管也不是很通暢。 產婦產後馬上就過多飲用高脂肪濃湯, 反而可能因催奶導致乳腺管堵塞, 大量脂肪還可能引起腸胃道脹氣等不適, 影響食欲, 甚至體態發胖、變形等。 相反, 在產後第一、二天, 喝些清淡的湯或醫院特別配製的食物, 能量充足、迅速恢復體力才是保證泌乳的關鍵。

產後媽媽催奶有三大誤區

誤區二:母雞桂圓等補品來者不拒

宋小姐最近遇到“煩心事”。 決定親自給寶寶哺乳, 可才幾天, 乳汁就不夠了, 根本無法滿足寶寶需求。 於是, 婆婆按照傳統老法, 每天燉只母雞,

Advertisiment
幫助媳婦催奶。 她說:老母雞湯既能補元氣, 又能催奶, 一舉兩得。 可在海外留學吃慣了西餐的宋小姐, 一看到油油的母雞湯就頭暈, 她還是習慣“麵包+牛奶”。

嚴之彥說, 乳汁的分泌量首先與遺傳有關。 對於剛分娩的女性來說, 有些食物不宜在哺乳期食用, 有一定禁忌, 會起到“回奶”作用。 比如:含有麥芽成分的食物、麥片等, 產後喝紅棗桂圓湯、紅糖水, 不利於子宮收縮、復原和惡露排出。 另外, 產後第一、兩天, 母乳本來就偏少, 此時急於用濃湯“催奶”, 老母雞裡的雌激素會抑制體內泌乳素分泌, 不但催不出奶, 還可能使產婦, 特別是剖宮產產婦腸胃功能不適, 導致腹脹, 甚至腹瀉等。

誤區三:每次母乳餵養沒有“吸空”

小晴的女兒三個月大了,

Advertisiment
起初始終堅持母乳餵養, 可後來, 她感到乳汁越來越少。 她很苦惱:別人都是越吃奶水越多, 為何自己截然相反?

對此, 嚴之彥認為, 奶水肯定是越吃越多的。 造成新媽媽乳汁分泌不見增加、反而減少的原因在於, 沒有“吸空”。 只有每次母乳餵養後, 能做到真正“吸空”, 今後乳汁才能源源不斷。 很多使用吸奶器的新媽媽也發現類似問題。 究其原因在於, 吸奶器不曾真正“吸空”乳汁。

推薦閱讀:

產後吃出苗條好身材 學當紅女星3天狂甩20斤

產後恢復 新媽如何淡化私處色素

產房裡 產婦不得不面對的九大尷尬情況

動畫解析分娩過程及技巧(圖)

各地新媽齊分享: 細數南北月子必備法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