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媽媽排尿和尿漬該如何護理

如果發生了尿瀦留, 加之產後機體抵抗力差, 女性尿道又短, 細菌容易乘虛而入, 發生泌尿系統感染, 故要及時進行處理, 其措施有以下幾點:

(1)作好產婦的思想工作, 解除排尿怕疼痛的顧慮, 鼓勵產婦排尿, 樹立自信心。

(2)鼓勵產婦起床自解小便。 多數產婦不習慣于床上或床邊便盆解尿而引起尿瀦留, 此時應上廁所小便。 產後初次起床要當心暈厥、摔倒, 需有人攙扶。 如旁邊無人, 起床有頭暈者, 應馬上平臥, 休息片刻後待頭暈消失, 再試行起床。 或小便時可採取高位半蹲半立的姿勢。

(3)刺激膀胱收縮法。 如去廁所仍解不出,

Advertisiment
則可用刺激膀胱收縮法:

①聽流水聲。 打開水龍頭, 讓產婦邊坐于便池上, 邊聽到流水聲, 膀胱即會條件反射似地收縮, 排出尿液。
②按摩膀胱。 聽流水聲無效, 可以右手掌按摩恥骨上膨脹的膀胱或用熱水袋熱敷, 亦可刺激其收縮。

(4)用熱水熏洗外☆禁☆陰, 溫水;中洗尿道周圍, 以誘導排尿。

(5)在下腹部(相當於膀胱部位)放置熱水袋以刺激膀胱收縮。

(6)使用產後康復治療儀可收到良好效果。

(7)針刺療法也有一定效果。 穴位可採用關元、氣海、三陰☆禁☆交、陰陵泉, 使針感向尿道方向傳導。

(8)藥物治療。 一般肌注新斯的明1支o.5毫克, 10分鐘後即可解尿。 個別產婦會陰傷口嚴重疼痛, 影響正常排尿, 此時醫生應給予止痛藥及時止痛。

(9)導尿。 如果上述幾法都無效的話,

Advertisiment
必須儘快導尿, 放出尿液。 不要不好意思, 應立即通知醫生或護士, 在嚴密消毒下導尿(導尿時膀胱不要放得太空), 並留置導尿管, 以後每隔3~4小時開放一次, 1~2天后拔除導尿管, 多能自行恢復排尿功能。 留置導尿管時, 每天沖洗會陰2次, 以保持外☆禁☆陰清潔。 需要注意的是要多飲水, 多解尿, 注意膀胱功能是否完全恢復。 產婦剛剛恢復排尿時, 排尿後立即在恥骨上方稍稍用力按壓小腹部, 體會一下是否還有尿意。 如果仍有尿意, 可用上述列舉的針刺或用藥等方法治療一段時間, 直到恢復正常排尿為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