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媽媽第一次大小便為什麼很重要

很多專家告訴我們, 產後第一次大小便很重要, 是什麼原因呢?為了讓更多的媽媽知道這個常識, 我們請專家來講述一下!
產後媽媽由於生理上的原因, 產後排尿, 尤其是第一次排尿, 不像常人那樣容易。 有的產婦不習慣在床上排尿, 容易造成精神緊張, 解不下便。 對於產後第一次解小便不要輕視, 否則會引起小便不暢甚至尿瀦留。 最好的方法是產後6~8小時主動排尿, 不要等到有尿意方解。 排尿時可儘量放鬆, 由於這時產婦要求完全臥床休息, 也可在床上解小便。 當然, 無特殊情況也可以起床或入廁排尿。

Advertisiment
有的人只要用手按一按小腹部下方或使用溫水袋敷小腹就會有尿意。 大多數產婦, 通過這樣的輔助是可以順利地進行第一次排尿的, 以後則會更順利。
生產後, 第一次大便也很重要。 應該多喝水、吃稀飯、和麵條湯, 防止便秘的發生。 不要吃火氣太大的食物, 特別對於做過會陰側切的產婦, 本來就使不上勁, 再加上便秘, 結果十分痛苦, 甚至影響傷口的癒合。 一旦發生便秘, 也不要著急, 可多吃些蔬菜、水果, 再多喝些水, 能使糞便軟化, 而易排出。 也可採取食療法, 潤腸通便, 如睡前飲蜂蜜水一小杯, 每天早晨空腹吃香蕉1~2根, 每晚空腹吃蘋果1~2個, 或每天飲果子露, 三餐吃稀飯, 均可緩解便秘。 必要時, 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果導片或用甘油栓,
Advertisiment
將開塞露塞入肛門內, 均可見效。

育兒網溫馨提示:產婦“坐月子”能出屋嗎
自然生產的產婦, 為了促使其身體早日康復, 於產後8~12小時就可以自行上廁所, 並可在室內活動, 但應以不感到疲勞為度。 剖宮產無合併症者, 於守住第二天拔出導尿管後, 可由他人協助在床旁活動, 以後逐漸增加活動量。
產後1周, 在春、夏或秋季天氣晴朗時, 便可到戶外活動。 在戶外, 呼吸新鮮空氣、曬曬太陽、活動四肢, 會使人精神愉快、心情舒暢。 冬季或天氣不好, 如遇颳風或下雨, 就出去了。 應該注意不要著涼或過度疲勞, 要量力而行。 開始時, 每天可出外1~2次, 每次不超過半小時, 以後再逐漸增加活動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