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艱辛, 子宮終於“卸貨了”, 坐月子是不錯的恢復期, 新媽媽可以在此期間完全恢復子宮嗎?如果子宮遲遲偷懶不恢復, 這該如何是好呢?
產後子宮恢復可是不容忽視的喲, 新媽有沒有透視眼, 怎麼才能知道自己的子宮恢復好了嗎?一起去看看子宮沒恢復好的表現吧。
·突然長出“小肚腩”
有些媽媽生完寶寶後, 小腹贅肉卻無法消除, 這常常是由於寶寶個頭兒很大, 懷孕時將小腹的皮膚撐到鬆弛, 以至於無法縮小。 其實, 大多數媽媽的子宮仍然是收縮正常的。 不過, 如果在自檢的過程中,
Advertisiment
·子宮內有血塊或殘留有胎盤
如果子宮恢復不好, 子宮內尚有血塊或殘留有胎盤時, 子宮就會被血塊填塞。 這樣會“連累”子宮平滑肌停止收縮, 造成子宮收縮不良, 有可能會引起大出血的危險。 這是產後子宮恢復不全最突出的表現, 在產褥期最容易發生, 媽媽們要特別注意。
·血性惡露明顯增多
子宮復舊不全的主要表現是血性惡露明顯增多, 持續時間延長, 可能長達10天左右(正常情況約為3~4天), 惡露混濁或有臭味, 有時可能發生大量出血。 血色惡露停止後, 白帶增多, 產後媽媽有時感到小腹墜脹或疼痛。 子宮較同時期正常產後媽媽的大而軟,
Advertisiment
產後子宮沒恢復好的原因
原因一:胎盤或胎膜殘留於子宮腔內
胎盤一般是在胎兒從產道娩出以後5—15分鐘左右, 最晚不超過30分鐘娩出體外, 此時如果出現胎盤沒有完全排出而有一部分留存在子宮內部的現象被稱為胎盤殘留。 大部分情況, 留在子宮內的是很難發現的非常細微的胎盤碎片, 這就是所謂的胎盤殘留。
若是子宮內仍有殘留胎盤或胎膜組織, 或是子宮收縮不良, 會影響子宮復原的速度, 這可從觀察惡露排出的顏色、量與氣味判別子宮的復原狀況。 正常情況下, 惡露的量會愈來愈少, 顏色愈來愈淡, 約3周就會結束, 過多的惡露屬於不正常現象。
Advertisiment
臨產後, 必須正確處理胎盤及胎膜的娩出, 應認真仔細檢查娩出的胎盤胎膜是否完整, 並注意檢查胎盤胎兒面邊緣有無斷裂血管, 以便能夠及時發現副胎盤。 若懷疑有副胎盤部分胎盤殘留或大部分胎膜殘留應在嚴密的無菌操作下伸手入子宮腔內取出全部殘留組織。
若檢查胎膜後確認僅有少許胎膜殘留, 產後可及時應用子宮收縮劑及抗生素, 等待其自然排出及預防感染。
原因二:合併子宮內膜炎或盆腔內炎症
合併子宮內膜炎或盆腔內炎症。 如果分娩後護理不當, 引起子宮或盆腔感染, 也會長期出血。
在正常情況下, 女性陰☆禁☆道呈酸性環境, 宮頸有粘液栓, 這是人體的生理屏障, 可以抵禦細菌的侵入。
Advertisiment
子宮內膜炎治療方式:仍是以抗生素治療為主, 治療過程中, 要特別注意到對盤尼西林有抗藥性的細菌, 如臨床治療效果不彰時, 則需要多方考慮抗生素的使用藥物方向。
新媽媽產後或小產後體質衰弱, 宮頸口經過擴張尚未很好地封閉, 此時陰☆禁☆道、宮頸中存在的細菌有可能上行感染盆腔;如果宮腔內尚有胎盤、胎膜殘留, 則感染的機會更大。
准媽媽產前應該定期到指定進行產前檢察, 接受孕期衛生指導, 積極治療營養不良、貧血等慢性疾患, 增強體質。 妊娠晚期禁止性☆禁☆生☆禁☆活。 產後注意飲食調養,
Advertisiment
妊娠8個月後由於子宮口慢慢鬆弛, 所以不要洗盆浴, 更不要過性☆禁☆生☆禁☆活, 以免引起感染, 產後要注意衛生。
原因三:子宮過度後傾後屈
產後坐月子期間, 要注意惡露排出與子宮恢復, 以掌握子宮的復原狀況。 想想, 懷孕前的子宮大小有如自己的拳頭一樣(約50克), 為了孕育新生命, 撐到好大(約1000克), 當胎兒娩出後, 子宮就像泄了氣的皮球, 但仍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到孕前狀況。
子宮恢復的主要動作是持續的收縮, 從生產時不斷的收縮將胎兒擠出, 再將胎盤擠出。 子宮內的血液不斷被排出體外, 即為產後惡露。 子宮經由不斷且強 力的收縮, 將血管的開口壓往, 這樣就讓血塊形成而停止出血。子宮再進一步擠壓,將血塊不斷排出,子宮體積就會慢慢縮小,約在產後4~6周會恢復成原來大小。
原因四:產後排尿不利
在懷孕期,准媽媽體內的水分主要靠排尿和出汗等排出體外。但在懷孕晚期,由於增大了的子宮壓迫膀胱,使膀胱肌肉的張力降低,在分娩時,胎兒的頭 又長時間緊緊地壓迫著膀胱,使膀胱肌肉的收縮力減弱,因此,雖然分娩後子宮對膀胱的壓迫減輕,但由於膀胱肌肉張力的下降和收縮功能的減弱,膀胱已無力將其中的尿液排除乾淨。
另外,有些產婦在分娩時做了會陰側切術,小便時尿液刺激傷口引起疼痛,導致尿道括約肌痙攣,也是產後小便困難的原因,也有些產婦不習慣在床上小便,也會引起小便困難。如果產後5~6小時仍排不出尿液,醫生稱之為產後尿瀦留。
為避免產後尿瀦留,囑產婦于胎盤娩出後4小時內及時排尿。若產後6小時仍不能自行排尿並診斷為尿瀦留時,應及時處理,必要時導尿。
產後小便困難是一件很難受的事,如果產後產生了小便困難可採取以下方法處理:
1、預防產後排尿困難的方法最好在產後6~8小時主動排尿,不要等到有尿液再解。排尿時要增加信心,精神放鬆,平靜而自然地去排尿,特別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小便上。
2、如不能排出尿液,可在下腹部用熱水袋敷或用溫水熏洗外☆禁☆陰和尿道周圍,也可用滴水聲誘導排尿。
產後子宮有2個月“恢復”期
對女人來說,子宮很堅強,它可以用超強的耐力孕育新生命;子宮也很脆弱,它需要4~6周逐漸復原,6~8周才能完全癒合。
子宮的恢復包括三方面:子宮體的復原、子宮頸的復原和子宮內膜的復原,其中有時可部分沒恢復好,都會對媽媽的健康不利。
產後如何恢復子宮?
*按摩子宮+中西藥子宮收縮劑
子宮恢復靠收縮,但子宮收縮靠什麼呢?靠自然機制:也就是生產發動之後,子宮就不斷的收縮,排空了再排空,讓子宮腔不會有空隙。我們傳統上教導產婦按摩子宮,使用子宮收縮劑,或是中醫使用生化湯,都是輔助的角色。其目的還是引導子宮不斷的收縮,直到沒有出血且子宮腔保持淨空為止。
*子宮收縮不良會有大出血的危險
當子宮內尚有血塊或是殘留有胎盤時,子宮會先被血塊填塞;然後,子宮平滑肌就會停止收縮,這時候就是所謂的子宮收縮不良,會有大量出血的危險(血崩)。這種產後出血就是在產褥期最危險的事了,往日將生產視為到鬼門關走一趟,就是這原因。幸而現在醫療條件都能妥善處理,與往日的情況不可同日而語!
另外,子宮恢復時要注意做好以下幾方面:
1、產後應及時排尿
產後要及時排尿,這樣才能不使膀胱過脹或經常處於膨脹狀態。
2、產褥期應避免長期臥位
產後6~8小時,產婦在疲勞消除後可以坐起來,第二天可以下床活動,這樣有利於身體生理功能和體力的恢復,幫助子宮復原和惡露排出。
臥床休息時儘量採取左臥或右臥的姿勢,避免仰臥,以防子宮後傾;如果子宮已經向後傾屈,應做膝胸臥位來糾正。
3、產後應該哺乳
母乳餵養不僅非常有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而且寶寶的吮吸刺激會反射性地引起子宮收縮,從而促進子宮復原。
4、注意陰部衛生
產後要注意陰部衛生,以免引起生殖道炎症,進一步影響子宮的恢復。
小貼士:子宮恢復體操
· 產後第1周
1.盆底肌運動
這是一項練習慢慢蹲下並站起的運動。產婦可以根據身體的實際情況,每天進行合理鍛煉。盆底肌運動可以增強盆底肌,即使分娩時有縫合的傷口,這項運動也可以有利於傷口的癒合。
2.腳踩踏板運動
腳踩踏板的運動可以促進血液迴圈,以防腿部腫脹,腳踝處用力使兩腿向上彎曲,再向下彎曲,可以反復操作練習,以達到良好的影響。
3.增強腹部肌肉的運動
吸氣時,縮進腹部的肌肉,保持數秒鐘後再呼出。如果身體允許,還可以在產後五天后做壓緊腹部的練習活動:平躺在床上,用枕頭支撐肩膀及頭部,兩腿彎起並稍微分開,兩個胳膊交叉放在腹部,接著抬起頭和肩膀,呼氣並用手掌輕按腹部兩側,將兩側緊壓在一起,保持數秒,之後吸氣並放鬆,可反復做3次左右。
· 產後第2周
1.向後彎曲
先坐直身體,兩腿彎起並略微分開,兩手臂合攏在胸前,接下來呼氣,同時將骨盆稍向前傾,將身體緩慢地向後彎,一直到有腹部肌肉被拉緊的感覺。在身體舒適的狀態下,可以較長時間保持這個姿勢。同時應採用正常呼吸節奏,接著再放鬆身體,吸氣坐直,準備再次練習。
2.向前彎曲
仰臥在床上,兩腿彎起,腳稍微分開,兩手放在大腿上。接下來呼氣抬頭,肩膀,身體向前傾,兩手儘量碰到雙膝,如果不能碰到膝蓋,也不要勉強,可以繼續進行下去,最後吸氣,放鬆身體。
3.側向轉體
仰臥在平面上,雙臂平放在身體兩側,手掌分別靠在大腿外側。頭稍微抬起,身體向左偏轉,左手滑到小腿部位。然後繼續仰臥,身體右側重複左側動作。左右側交替各2-3次。
這樣就讓血塊形成而停止出血。子宮再進一步擠壓,將血塊不斷排出,子宮體積就會慢慢縮小,約在產後4~6周會恢復成原來大小。原因四:產後排尿不利
在懷孕期,准媽媽體內的水分主要靠排尿和出汗等排出體外。但在懷孕晚期,由於增大了的子宮壓迫膀胱,使膀胱肌肉的張力降低,在分娩時,胎兒的頭 又長時間緊緊地壓迫著膀胱,使膀胱肌肉的收縮力減弱,因此,雖然分娩後子宮對膀胱的壓迫減輕,但由於膀胱肌肉張力的下降和收縮功能的減弱,膀胱已無力將其中的尿液排除乾淨。
另外,有些產婦在分娩時做了會陰側切術,小便時尿液刺激傷口引起疼痛,導致尿道括約肌痙攣,也是產後小便困難的原因,也有些產婦不習慣在床上小便,也會引起小便困難。如果產後5~6小時仍排不出尿液,醫生稱之為產後尿瀦留。
為避免產後尿瀦留,囑產婦于胎盤娩出後4小時內及時排尿。若產後6小時仍不能自行排尿並診斷為尿瀦留時,應及時處理,必要時導尿。
產後小便困難是一件很難受的事,如果產後產生了小便困難可採取以下方法處理:
1、預防產後排尿困難的方法最好在產後6~8小時主動排尿,不要等到有尿液再解。排尿時要增加信心,精神放鬆,平靜而自然地去排尿,特別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小便上。
2、如不能排出尿液,可在下腹部用熱水袋敷或用溫水熏洗外☆禁☆陰和尿道周圍,也可用滴水聲誘導排尿。
產後子宮有2個月“恢復”期
對女人來說,子宮很堅強,它可以用超強的耐力孕育新生命;子宮也很脆弱,它需要4~6周逐漸復原,6~8周才能完全癒合。
子宮的恢復包括三方面:子宮體的復原、子宮頸的復原和子宮內膜的復原,其中有時可部分沒恢復好,都會對媽媽的健康不利。
產後如何恢復子宮?
*按摩子宮+中西藥子宮收縮劑
子宮恢復靠收縮,但子宮收縮靠什麼呢?靠自然機制:也就是生產發動之後,子宮就不斷的收縮,排空了再排空,讓子宮腔不會有空隙。我們傳統上教導產婦按摩子宮,使用子宮收縮劑,或是中醫使用生化湯,都是輔助的角色。其目的還是引導子宮不斷的收縮,直到沒有出血且子宮腔保持淨空為止。
*子宮收縮不良會有大出血的危險
當子宮內尚有血塊或是殘留有胎盤時,子宮會先被血塊填塞;然後,子宮平滑肌就會停止收縮,這時候就是所謂的子宮收縮不良,會有大量出血的危險(血崩)。這種產後出血就是在產褥期最危險的事了,往日將生產視為到鬼門關走一趟,就是這原因。幸而現在醫療條件都能妥善處理,與往日的情況不可同日而語!
另外,子宮恢復時要注意做好以下幾方面:
1、產後應及時排尿
產後要及時排尿,這樣才能不使膀胱過脹或經常處於膨脹狀態。
2、產褥期應避免長期臥位
產後6~8小時,產婦在疲勞消除後可以坐起來,第二天可以下床活動,這樣有利於身體生理功能和體力的恢復,幫助子宮復原和惡露排出。
臥床休息時儘量採取左臥或右臥的姿勢,避免仰臥,以防子宮後傾;如果子宮已經向後傾屈,應做膝胸臥位來糾正。
3、產後應該哺乳
母乳餵養不僅非常有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而且寶寶的吮吸刺激會反射性地引起子宮收縮,從而促進子宮復原。
4、注意陰部衛生
產後要注意陰部衛生,以免引起生殖道炎症,進一步影響子宮的恢復。
小貼士:子宮恢復體操
· 產後第1周
1.盆底肌運動
這是一項練習慢慢蹲下並站起的運動。產婦可以根據身體的實際情況,每天進行合理鍛煉。盆底肌運動可以增強盆底肌,即使分娩時有縫合的傷口,這項運動也可以有利於傷口的癒合。
2.腳踩踏板運動
腳踩踏板的運動可以促進血液迴圈,以防腿部腫脹,腳踝處用力使兩腿向上彎曲,再向下彎曲,可以反復操作練習,以達到良好的影響。
3.增強腹部肌肉的運動
吸氣時,縮進腹部的肌肉,保持數秒鐘後再呼出。如果身體允許,還可以在產後五天后做壓緊腹部的練習活動:平躺在床上,用枕頭支撐肩膀及頭部,兩腿彎起並稍微分開,兩個胳膊交叉放在腹部,接著抬起頭和肩膀,呼氣並用手掌輕按腹部兩側,將兩側緊壓在一起,保持數秒,之後吸氣並放鬆,可反復做3次左右。
· 產後第2周
1.向後彎曲
先坐直身體,兩腿彎起並略微分開,兩手臂合攏在胸前,接下來呼氣,同時將骨盆稍向前傾,將身體緩慢地向後彎,一直到有腹部肌肉被拉緊的感覺。在身體舒適的狀態下,可以較長時間保持這個姿勢。同時應採用正常呼吸節奏,接著再放鬆身體,吸氣坐直,準備再次練習。
2.向前彎曲
仰臥在床上,兩腿彎起,腳稍微分開,兩手放在大腿上。接下來呼氣抬頭,肩膀,身體向前傾,兩手儘量碰到雙膝,如果不能碰到膝蓋,也不要勉強,可以繼續進行下去,最後吸氣,放鬆身體。
3.側向轉體
仰臥在平面上,雙臂平放在身體兩側,手掌分別靠在大腿外側。頭稍微抬起,身體向左偏轉,左手滑到小腿部位。然後繼續仰臥,身體右側重複左側動作。左右側交替各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