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子宮恢復時間表新媽媽不可錯過

懷孕過程中, 孕媽咪的子宮隨著胎兒的長大, 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而一朝分娩後, 子宮恢復到孕前的狀態, 也需要時間。 新媽媽們最痛苦的除了生產時的那一刻就是產後壓肚子了, 很多人覺的壓肚子比生孩子還要難受(PS:嘟嘟二姨就這麼覺得的, 不過對於我來說好像沒有什麼感覺)

生產後, 子宮的恢復到底需要多長時間呢?

自己的子宮是否恢復正常了呢?

分娩時胎兒脫離寄生狀態, 隨著胎兒及其附屬物的娩出, 子宮迅速縮複, 通常需要6~8周的時間恢復至孕前狀態。 產後4周:子宮頸恢復正常大小

Advertisiment

產後1周:子宮降為500克, 產後1周以內, 子宮以每天一橫指的速度下降, 產後7~10日子宮頸內口關閉, 此後可以坐浴。

產後2周:子宮降為300克, 子宮進入盆腔, 腹部檢查不能觸及宮底。

產後3周:胎盤附著部位以外的子宮內膜, 基本修復。

產後4周:懷孕之後, 由於體內雌激素, 孕激素水準升高, 宮頸會出現一些變化, 宮頸體積增大, 柱狀上皮向宮頸管陰☆禁☆道部生長, 使宮頸看起來像是有宮頸糜爛, 或使原有的宮頸糜爛看起來像是加重了。 分娩結束時, 因子宮頸充血、水腫而變得非常鬆軟, 皺起來如同裙邊樣。 產後4周左右, 子宮頸就基本恢復到正常大小。

產後6周:子宮降為500克, 恢復至孕前大小子宮的位置。

產後8周:子宮內膜修復完成一般說, 正常女性的子宮內膜厚度一般在8~10毫米左右,

Advertisiment
懷孕後, 子宮內膜厚度會有所增加, 一般會增加到10~12毫米的範圍內, 子宮內膜的增厚對胎兒的發育有保護的作用。

分娩時, 胎盤和胎膜與子宮壁分離後, 由母體排出。 蛻膜組織碎片也陸續隨惡露排出。 子宮內膜的基底層細胞逐漸增生、修復, 新生的子宮內膜覆蓋整個宮腔。 相對于宮頸和宮體來說, 子宮內膜的修復過程需要比較長的時間, 一般需要6~8周才能修復完全。 其中, 胎盤附著面, 需要的修復時間最長。 一般來講, 分娩後胎盤附著面的面積約手掌大, 至產後2周縮小至直徑3~4釐米, 並於產後6~8周才能完全修復。

重要的是避免產後子宮脫垂

雖然現在產後子宮脫垂現象比較少見, 但是, 如果剛剛生產後的媽媽們沒有注意,

Advertisiment
仍然有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

1、產後運動 產後42天, 應馬上進行產後運動。 這些運動包括提肛肌的運動, 鍛煉背肌、腹肌的運動等, 這些運動對於身體的恢復都有很大幫助。

2、避免久蹲 分娩後, 產婦盆底肌肉的恢復大約需要3個月的時間, 因此, 在這3個月內, 產婦做事情時最好選擇坐位或站位, 應儘量避免久蹲, 以防子宮脫垂。

3、產後性☆禁☆生☆禁☆活 產後42天內應嚴格禁止性☆禁☆生☆禁☆活, 最好在產後2個月後進行。 即使是產後2個月, 陰☆禁☆道也很脆弱, 因此動作要輕, 或者用些潤滑劑, 以防受傷。 可以看之前的文章《產後多久可以愛愛呢?順產和剖腹產有區別嗎?》

木子李公社有話說:

新手媽媽們, 產後要記得照顧好自己, 不要光顧著照顧寶寶了而遺忘了子宮還沒有恢復好呢!

Advertisiment

PS:最近參加了21天黑白插畫打卡營, 今天第3天, 附上圖片


就算當媽媽了也不要放棄自己哦!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產後子宮恢復需要多長時間呢?

    女性產後的恢復需要大概6-8周,產後最先恢復的是外☆禁☆陰。正常分娩時外☆禁☆陰充血、水腫,要在產後10余天才恢復正常。但是這時候子宮內膜、會陰深部肌層的修復其實是還沒完成的,之後恢復的順序是子宮,再次是子宮內... [詳細答案]

  • 3回答

    請問剖腹產後子宮恢復需要多長時間呢?

    您好,一般情況下,剖腹產後的恢復情況會因個人體質不同需要的時間也不同,一般身體的恢復時間從3個月到6個月不等。建議您術後加強自我保健,避免進行重體力活,適當的運動,有利於儘早順利康復。 [詳細答案]

  • 3回答

    產後子宮恢復要多長時間呢?

    剖宮產後生☆禁☆殖☆禁☆器官大約需56天才能恢復到孕前的狀態,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有惡露排出,這是子宮在復舊過程中的壞死組織、炎性細胞在不斷排出,惡露顏色由紅色的到粉色,再變成白色,大約需要二三十天才能排淨,同時... [詳細答案]

  • 3回答

    產後子宮恢復需要多長時間啊

    一般來講,子宮恢復期是要八十天的左右的,不知道您的奶水情況如何,一般是沒有奶的人的月經才會早一點來的,最早的可能是生完孩子三十多天就是回來月經的,還是先觀察一下出血量吧,如果發現出血量和平時來月經差... [詳細答案]

  • 1回答

    剖腹產後子宮恢復不好

    惡露一個月以上就需到醫院檢查了,你怎麼拖那麼長時間?還是趁早去醫院檢查吧。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