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尿失禁必須及時治療

盆底檢查

分娩時對盆底肌肉、神經的損傷, 不僅給媽媽們帶來很多生活上的不便, 而且可能帶來陰☆禁☆道鬆弛, 進而影響到性☆禁☆生☆禁☆活品質。 如果產後出現了尿失禁問題, 一定要及時進行檢查和治療。

醫生建議:陰☆禁☆道肌肉收縮運動可改善子宮、膀胱、陰☆禁☆道下垂, 進而預防尿失禁, 改善陰☆禁☆道鬆弛等問題。 產後3個月是進行盆底鍛煉的最好時機。

盆腔器官檢查

產後盆腔器官恢復的好壞, 與新媽媽日後得婦科病的幾率密切相關, 所以進行全面的婦科檢查絕對必要。

1.檢查陰☆禁☆道分泌物的量和顏色。 如果是血性分泌物,

Advertisiment
顏色暗且量多, 則表明惡露未盡, 子宮復舊不良或子宮內膜有炎症。

2.查子宮頸有無糜爛。 如有可於3―4個月後再複查及治療。

3.檢查子宮大小是否正常和有無脫垂。 如子宮位置靠後, 則應採取側臥睡眠, 並且要每天以膝胸臥位來糾正。

4.檢查子宮的附件及周圍組織有無炎症及包塊。

5.剖腹產的媽媽除了要檢查腹部傷口癒合情況, 還要檢查子宮與腹部傷口有無粘連。

醫生建議:如果是惡露已經乾淨的准媽媽, 可能會建議你做子宮頸抹片篩查, 檢查前三天應避免性☆禁☆生☆禁☆活、盆浴、使用陰☆禁☆道塞劑、陰☆禁☆道灌洗液, 以免影響檢查結果。

乳☆禁☆房檢查

乳脹、乳☆禁☆房疼痛等常常會困擾新媽媽, 還會影響泌乳系統, 直接影響寶寶的健康。 醫生會依照媽媽目前的哺乳情況檢查乳腺或乳腺管是否有紅腫發炎、阻塞疼痛和硬塊等情形,

Advertisiment
以及乳☆禁☆頭有無凹陷和異常分泌物。

醫生建議:媽媽最好能堅持母乳餵養至少6個月, 如果產假結束後要上班, 也要每天擠2―3次奶, 以免造成母乳量減少。

腹部檢查

對於剖宮產的新媽媽, 腹部檢查不僅要檢查腹部的傷口, 更要檢查子宮的傷口。 而且, 剖宮產會對腹腔內的器官帶來非正常的擠壓, 復位較正常生產要困難些, 也要通過此項檢查來確認情況。

醫生建議:剖宮產的媽媽可以使用透氣膠帶或抗疤藥膏來照顧你的傷口, 使傷口較為美觀, 一般對傷口的護理可持續6個月。

其他

產後體檢不單單是檢查生理上是否恢復了, 在懷孕或是分娩時有什麼沒有解決的問題也可在這個時候和醫生討論,

Advertisiment
也可以向醫生諮詢一下產後避孕的問題。

醫生建議:在去醫院之前, 媽媽最好將要問的問題先列出來, 這樣可避免因情緒緊張而遺漏了什麼。 如果檢查後沒有發現異常問題, 就可以恢復性☆禁☆生☆禁☆活了, 產後避孕首推“安全套”, 它既能避孕又能預防感染。

帶著寶寶去複查

新媽媽去醫院做複查為什麼都要帶著寶寶一同前往呢?因為產後複查除了對媽媽要做一系列的身體檢查外, 還會對寶寶進行體檢, 如:觀察嬰兒面色、精神、吸吮等情況, 瞭解營養、發育狀況, 進行體格檢查等。 做完這些檢查後, 醫生會替寶寶建立一份嬰幼兒健康檔案冊, 記錄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 以後每次給寶寶做體檢時,

Advertisiment
都要帶上這本小冊子哦!

相關用戶問答
  • 4回答

    產後尿失禁自己怎麼治療啊

    您好,產後尿失禁的治療輕重程度不一樣,輕的患者,一些增強腹壓的動作,如咳嗽、跳繩,會導致漏尿;比較重的患者,快速走、跑步,甚至提重東西就會出現漏尿,對於輕中度患者而言,首選的治療方法是進行盆底肌肉的... [詳細答案]

  • 2回答

    產後尿失禁有哪些症狀?

    產後尿失禁並不少見,它是因為生產過程中胎兒經過產道時骨盆底的肌肉群(或曰提肛肌)被拉傷或是支配它們的神經血管受傷,而導致提肛肌的鬆弛、萎縮。分娩過程中,胎兒先露部通過產道,使盆底韌帶和肌肉產生過度伸... [詳細答案]

  • 3回答

    產後尿失禁是什麼原因?如何緩解?

    你好,產後尿失禁是由於分娩時,胎兒先露部分對盆底韌帶及肌肉的過度擴張,特別是使支持膀胱底及上2/3尿道的組織鬆弛所致;可以用中藥調理,也可以選用縮泉丸,補中益氣丸等進行調理;產後加強縮陰運動。 [詳細答案]

  • 4回答

    如何通過鍛煉預防產後尿失禁啊?要怎麼調理呢?

    產後要儘量的避免過早負重和使用腹壓的,建議要做好產後保健操,因為這樣是能夠促進盆底組織的修復。一般情況下在產褥期引起重視,正確對待,病情都會逐漸減輕以至自愈。 [詳細答案]

  • 3回答

    產後尿失禁是什麼原因呢?怎麼治療

    臨床上尿失禁主要有三種類型:急迫性尿失禁壓力性尿失禁和充溢性尿失禁或者混合型尿失禁.1.急迫性尿失禁表現為有了尿感時來不及上廁所尿就漏出來有時開水管也會條件反射尿流出來;2.壓力性尿失禁表現為咳嗽跳...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