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惡露分三種,新媽媽要學會分辨

在胎寶寶分娩後, 一定時間內准媽媽的陰☆禁☆道仍會有血樣的分泌物流出, 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惡露。 正常的惡露有血腥氣但不臭。 它包括從宮腔排出的血液、產道的細菌等。 在分娩後的不同時間裡, 惡露的內容物各有不同, 准媽媽可以通過不同時期的惡露的內容來觀察自己是否有異常現象。

一般來講, 惡露分為三種不同的情況:

紅色惡露

產後第一周, 惡露的量較多, 顏色鮮紅, 含有大量的血液、小血塊和壞死的蛻膜組織, 稱為紅色惡露。 血性惡露持續三到四天, 子宮出血量逐漸減少, 漿液增加,

Advertisiment
轉變為漿液惡露。

漿性惡露

一周以後至半個月內, 惡露中的血液量減少, 較多的是壞死的蛻膜、宮頸黏液、陰☆禁☆道分泌物及細菌, 使得惡露變為淺紅色的漿液, 此時的惡露稱為漿性惡露。 漿液惡露持續十天左右, 漿液逐漸減少, 白細胞增多, 變為惡露變為白色惡露。

白色惡露

半個月以後至三周以內, 惡露中不再含有血液了, 但含大量白細胞、退化蛻膜、表皮細胞和細菌, 使惡露變得黏稠, 色澤較白, 所以稱為白色惡露。 白色惡露持續三周乾淨。

產後排惡露是新媽媽正常的生理現象, 可往往會令新媽媽困擾不已。 產後惡露的量與形態因人而異, 有些產婦身體素質差, 惡露也難以排乾淨, 因而需要借助食療來調理身體。 那麼, 產後惡露吃什麼排乾淨呢?

Advertisiment

食譜推薦一:花生甘薯湯

原料:花生仁50克、甘薯150克, 老薑片、紅糖各適量。

做法:

1.所有食材洗淨, 瀝幹;花生仁泡水6小時後, 瀝幹;甘薯去皮, 切塊。

2. 湯鍋中加入花生仁、老薑片及2000毫升水, 以大火煮沸, 再以小火燜煮3小時。

3.最後加入甘薯塊, 煮10分鐘, 再以紅糖調味即可。

小麼說說:紅糖有溫暖子宮, 止痛補虛, 活血化瘀等功效;甘薯有助水分排出, 增強免疫力;花生含多種必需氨基酸, 能促進乳汁分泌。

食譜推薦二:紅糖甘薯湯

原料:甘薯250克, 老薑、紅糖適量。

做法:

1.原料洗淨, 甘薯去皮, 切塊;用刀背拍碎。

2.湯鍋中加入4杯水煮沸後, 放入甘薯塊和薑末, 以中火熬煮10-15分鐘。

3. 最後轉小火, 加入紅糖調勻即可。

小麼說說:紅糖有溫暖子宮, 止痛補虛,

Advertisiment
活血化瘀等功效;甘薯富含鉀、維生素, 有助排水, 可增強免疫力, 多食用此甜品還有助排出惡露。

另外, 寶寶在吸允乳☆禁☆頭時, 能引起反射性子宮收縮, 也有利於子宮腔內的惡露排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