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惡露總是不淨怎麼辦?都是子宮恢復不良、氣血虧虛惹的禍

在網上看到一個產婦的求助:說她產後已經43天了, 可惡露還是沒乾淨, 還是有一點, 要墊護墊。 而且之前也去看過中醫, 開了中藥吃了4天, 還是沒效。 昨天去產後複查, 醫生說子宮恢復不佳, 惡露也不淨, 給我開了兩盒產婦安, 說是先回去吃試試看, 再不乾淨就要做刮宮。 我聽了好緊張。 怎麼辦呢?

看到這個媽媽的擔心, 孕媽媽們是否也在擔心你自己呢?不怕, 小編已經整理了惡露的相關資料, 你們先看看, 定定神~

惡露是什麼?

是產婦正常的生理反應, 是產婦分娩胎兒之後, 產婦陰☆禁☆道流出的血液, 壞死蛻膜等血樣分泌物。

Advertisiment
正常的惡露顏色大多隨著時間的推移, 其顏色逐漸的由深變淺, 其分泌的量逐漸的由多到少, 氣味呈血腥味, 到沒有臭味。 惡露的色、質、量、味及惡露持續的時間、往往是衡量產婦子宮恢復情況好與壞的重要指標之一。

產後惡露的類別:

惡露變化分三個階段

惡露的排出, 一共要經歷三個階段, 不同階段的惡露具有不同的特點產後惡露排出所需時間一般是在3個星期左右。

第一階段是在產後的3-6天, 由於惡露內血液成分較多, 故呈紅色, 稱為血性惡露;

第二階段為產後7-14天, 由於此期間惡露中所含血液量較少, 主要成分為壞死蛻膜組織和粘液, 故呈粉紅色, 稱為漿液性惡露;

第三階段為產後2-3周, 惡露內含有大量白細胞、表皮細胞及部分蛻膜組織,

Advertisiment
呈白色, 稱為白色惡露。

適當服用益母草製劑, 有協助子宮收縮、促進子宮恢復、減少惡露排出量、縮短惡露排出時間的作用。

值得准媽咪們注意的是, 在惡露排出的這段時間內, 保證外☆禁☆陰的清潔非常關鍵。 這是因為尚未完全恢復的子宮腔通過宮頸和陰☆禁☆道與外界相通, 容易發生上行性☆禁☆感染。

因此, 准媽咪在產後應每天用溫開水清洗外☆禁☆陰, 上、下午各一次, 保證外☆禁☆陰部位的惡露和污垢清洗乾淨;勤換衛生墊, 衛生墊應包裝完好, 換墊時, 手不要接觸衛生墊中央, 以防污染;勤換內衣內褲, 確保外☆禁☆陰清潔、乾燥。

如果產婦惡露的排泄的時間超過了這個範圍, 且惡露的顏色、質地、數量及氣味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Advertisiment
則視為惡露異常。

產後惡露不淨的原因:

如果產婦的惡露長時間的不淨, 這往往預示著產婦的子宮恢復不良、產婦的體質較差、內分泌失調、產婦的宮腔內有胎盤殘留、盆腔及生☆禁☆殖☆禁☆器可能有炎症的存在或者是宮頸糜爛、宮頸息肉, 甚至不排除是宮頸癌等各種疾患所引發, 必須要注意引起高度的重視。

產後惡露不淨的危害:

如果產婦惡露超過了6個星期還淋漓不淨, 則為惡露延長。 這對產婦的身體極為不利, 這往往會造成產婦的全身或者局部器官出現感染, 如果診治不及時極可能引發敗血症的發生;長時間的惡露不淨, 往往會引起剖腹產的產婦切口不易癒合, 如果長時間切口無法癒合, 則會引發切口感染,

Advertisiment
嚴重的需要將子宮完全切除;最為嚴重的是, 如果惡露長期不淨, 會引發產婦晚期產婦出血, 甚至發生大出血, 危機產婦的生命。

怎樣區別惡露和月經?

正常惡露有血腥味, 不臭。 血性惡露是產後第1~4天內排出的分泌物, 量多, 色鮮紅, 含血液、蛻膜組織及粘液, 與月經相似, 或稍多於月經量, 有時還帶血塊。 漿液性惡露是產後第4~6天左右排出的, 色淡紅, 含少量血液、粘液和較多的陰☆禁☆道分泌物, 並有細菌。 白色惡露是在產後一周以後排出的較白或淡黃色的惡露, 含大量白細胞、蛻膜細胞及細菌, 狀如白帶, 但較平時的白帶為多。 每個產婦雖然都有惡露, 但各人排出的量不盡相同, 平均總量約為500~1000毫升。 各產婦持續排惡露的時間也不相同,

Advertisiment
正常產婦約3周左右乾淨。

產後月經的來潮與產後是否哺乳、哺乳時間的長短、產婦的年齡及卵巢功能的恢復能力有一定的關係。 產後月經的複潮個體差異也很大, 有的產婦產後月經複潮時間在產後一年。 一般說來不哺乳者, 產婦通常在產後6-10周月經複潮, 平均在產後10周左右恢復排卵。 哺乳的產婦月經複潮延遲, 有的在產褥期月經一直不來潮, 平均在產後4-6個月恢復排卵。

如何快速排乾淨惡露?

1、惡露的護理首先從洗手開始, 大小便後也應馬上洗手, 同時準備柔軟的衛生紙, 由陰☆禁☆道口向肛門方向擦拭消毒。

2、注意產後衛生, 如常更換會陰墊、產婦的內衣內褲要勤洗勤換, 每天用溫水清洗外☆禁☆陰1次, 預防生殖道感染。

3、正常分娩的新媽咪如果健康狀況良好,在產後24小時便可以下床活動,促進惡露排出。

4、多用環形方向按摩腹部子宮位置,讓惡露能夠順利排出。

5、醫生指導下做產褥操,喝一些紅糖水活血化淤,也可以促進惡露順暢排出,有利於子宮縮複。

6、大小便後用溫水沖洗會陰,擦拭時務必記住由前往後擦拭或直接按壓拭幹,勿來回擦拭。沖洗時水流不可太強或過於用力沖洗,否則會造成保護膜破裂,建議可以採用衛生護墊,不宜用棉球,剛開始約1小時更換一次,之後2~3小時更換即可。更換衛生棉時,由前向後拿掉,以防細菌污染陰☆禁☆道。

7、會陰縫合處拆線後,傷口痊癒狀況不佳時,可用大盆盛水坐浴以治療傷口,坐浴時,可把比平時入浴水溫略高的熱水放入大盆中,並加入甲酚使用,但濃度不宜過高,只要稀薄呈現白色即可。坐浴的時間一次約10分鐘,一天1~2次,持續2~3周即可。此法可使身體保持溫暖,效果極佳 。

8、產婦在睡眠時最好採取側臥的姿勢,以免子宮向後傾倒而不利於惡露排出、排淨。

9、食用一些健康食物有助排出惡露,如豬肝、甜點等。

產後惡露不淨的預防:

1、分娩前積極治療各種妊娠病,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貧血、陰☆禁☆道炎等。

2、對胎膜早破、產程長者,給予抗菌素預防感染。

3、分娩後仔細檢查胎盤、胎膜是否完全,如有殘留者及時處理。檢查胎盤胎膜將胎盤平鋪,母體面向上,注意各葉能否對合,有無缺損。然後將胎膜提起,檢查是否完整,同時注意有無異常血管通過胎膜,如有血管斷端者,說明可能有“副胎盤”殘留在宮內。如胎盤不完整或大部分胎膜殘留,須在嚴密消毒下,徒手或用器械進入宮腔取出,以防產後出血或感染。如有小部分胎膜殘留,可于產後使用宮縮劑促其自然排出。

4、堅持哺乳,有利於子宮收縮和惡露的排出。

5、分娩後每日觀察惡露的顏色、量和氣味,正常的惡露,應無臭味但帶有血腥味,如果發現有臭味,則可能是子宮內有胎物殘留,應立即治療。

6、定期測量子宮收縮度,如果發現收縮差,應該找醫生開服宮縮劑。

7、保持陰☆禁☆道清潔。因有惡露排出,婦女應勤換衛生棉,保持清爽,最好暫時禁止行房,避免受感染。

8、產後惡露不絕,若懷疑有胎盤殘留,應及時去醫院就診,並在醫生指導下治療。

媽媽們產後飲食與心情與惡露排乾淨的快慢是有聯繫的。所以為了沒有惡露不淨的煩惱,媽媽們要在產後有一個輕鬆愉悅的心情,並且要合理的進食月子餐哦~

3、正常分娩的新媽咪如果健康狀況良好,在產後24小時便可以下床活動,促進惡露排出。

4、多用環形方向按摩腹部子宮位置,讓惡露能夠順利排出。

5、醫生指導下做產褥操,喝一些紅糖水活血化淤,也可以促進惡露順暢排出,有利於子宮縮複。

6、大小便後用溫水沖洗會陰,擦拭時務必記住由前往後擦拭或直接按壓拭幹,勿來回擦拭。沖洗時水流不可太強或過於用力沖洗,否則會造成保護膜破裂,建議可以採用衛生護墊,不宜用棉球,剛開始約1小時更換一次,之後2~3小時更換即可。更換衛生棉時,由前向後拿掉,以防細菌污染陰☆禁☆道。

7、會陰縫合處拆線後,傷口痊癒狀況不佳時,可用大盆盛水坐浴以治療傷口,坐浴時,可把比平時入浴水溫略高的熱水放入大盆中,並加入甲酚使用,但濃度不宜過高,只要稀薄呈現白色即可。坐浴的時間一次約10分鐘,一天1~2次,持續2~3周即可。此法可使身體保持溫暖,效果極佳 。

8、產婦在睡眠時最好採取側臥的姿勢,以免子宮向後傾倒而不利於惡露排出、排淨。

9、食用一些健康食物有助排出惡露,如豬肝、甜點等。

產後惡露不淨的預防:

1、分娩前積極治療各種妊娠病,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貧血、陰☆禁☆道炎等。

2、對胎膜早破、產程長者,給予抗菌素預防感染。

3、分娩後仔細檢查胎盤、胎膜是否完全,如有殘留者及時處理。檢查胎盤胎膜將胎盤平鋪,母體面向上,注意各葉能否對合,有無缺損。然後將胎膜提起,檢查是否完整,同時注意有無異常血管通過胎膜,如有血管斷端者,說明可能有“副胎盤”殘留在宮內。如胎盤不完整或大部分胎膜殘留,須在嚴密消毒下,徒手或用器械進入宮腔取出,以防產後出血或感染。如有小部分胎膜殘留,可于產後使用宮縮劑促其自然排出。

4、堅持哺乳,有利於子宮收縮和惡露的排出。

5、分娩後每日觀察惡露的顏色、量和氣味,正常的惡露,應無臭味但帶有血腥味,如果發現有臭味,則可能是子宮內有胎物殘留,應立即治療。

6、定期測量子宮收縮度,如果發現收縮差,應該找醫生開服宮縮劑。

7、保持陰☆禁☆道清潔。因有惡露排出,婦女應勤換衛生棉,保持清爽,最好暫時禁止行房,避免受感染。

8、產後惡露不絕,若懷疑有胎盤殘留,應及時去醫院就診,並在醫生指導下治療。

媽媽們產後飲食與心情與惡露排乾淨的快慢是有聯繫的。所以為了沒有惡露不淨的煩惱,媽媽們要在產後有一個輕鬆愉悅的心情,並且要合理的進食月子餐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