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抑鬱症需從孕前就開始預防!

產後抑鬱症是常見的產後疾病之一。 一旦產婦患上此病, 輕者是自殘抑鬱不樂, 重者是傷害他人甚至是自己的孩子。 如35歲媽媽抱著孩子縱身跳樓;二胎媽媽掐死自己的孩子;一年輕媽媽可以丟棄自己的兩歲孩子等等。 如果你在百度的搜索框內輸入“產後抑鬱”, 會跳出來很多類似的新聞!


看得人觸目驚心, 更是為她們悲傷不止。 為什麼就沒有人能及時發現她們的抑鬱症狀?如果家人能給予更多的關懷和開導, 悲劇就不會那麼多了。
那麼, 想要預防產後抑鬱症, 我們該從哪裡入手呢?
預防應從早孕期即監測心理健康狀況
預防產後抑鬱症,
Advertisiment
無論是孕前, 還是孕期和產後, 都應該做好防範措施, 一定要做到早監測早預防早治療。

孕前
夫妻雙方要做好充足的物質和心理兩方面的準備。 尤其是生孩子的物質條件不成熟時最好暫時不要生孩子。

孕期
應將心理評估作為孕產期常規檢查項目, 最好每三個月看一次心理醫生, 同時, 定期監測孕婦激素水準的波動, 以便瞭解孕婦的心理狀況, 尤其是進入圍產期以後, 孕婦會越來越緊張、焦慮, 更要定期看心理醫生。 “在發達國家, 孕婦不僅要定期看產科醫生, 還需要定期看心理醫生。 ”周伯榮說, 尤其是對於有家族史, 或者本身就有敏感多疑、有自我認知障礙的女性, 更應從孕期就開始預防。

Advertisiment

產後的預防尤其重要
首先, 家人要更多地關心、支持產婦。 尤其是配偶的穩定支持, 是懷孕期間和產後的最佳安慰, 對於產婦而言, 配偶願意承擔家務和分擔照料寶寶的責任更是極大的幫助, 尤其是要保證產婦睡眠的充足。

其次, 家人要仔細觀察產婦產後情緒變化, 如果發現產婦有以下表現, 就需引起重視, 並採取措施, 給予幫助, 如:夜間睡眠不好、不願說話、不願外出、整天愁眉苦臉或者易煩躁哭泣、懷疑、內疚;或者一蹶不振的感覺在加重;此外, 一些正常功能出現障礙, 比如不能照料她自己或寶寶、不能正常做家務或工作;食欲發生改變、不再去做過去經常給她帶來樂趣的事、過分關心或擔心寶寶或對寶寶缺乏興趣。

Advertisiment

家有寶寶網特別提醒:當產婦焦慮或恐慌發作時, 她還會害怕與寶寶兩人單獨在家, 她會害怕自己傷害寶寶, 她還會有自傷念頭, 甚至會自殺。 “總之, 家人多留心觀察始終是及早發現產婦是否有產後抑鬱的重要手段。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