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按摩可幫助子宮恢復

在月子期間, 注意子宮恢復情況, 也別忘記滿月後要複診, 確認子宮的恢復狀況。 而月子期間常喝的生化湯, 則要注意正確的飲用方式, 避免惡露一直滴滴答答, 影響子宮恢復。

子宮恢復歷程

子宮是一個由較厚的肌肉組成的器官, 不會立即恢復原狀, 約需兩周時間回到骨盆腔, 6周內回到孕前大小。 他說, 子宮恢復狀況可從3方面來看:

子宮體:分娩後, 子宮會立即收縮, 因此, 在腹部處可用手膜到一個很硬且呈球狀的子宮體, 其最高處差不多與肚臍同高。 然後, 每天的高度會下降一點, 約兩周時間, 子宮會變小並進入骨盆腔內,

Advertisiment
這時, 就無法在腹部摸到子宮底了。

子宮頸:分娩後, 因子宮頸充血、水腫而變得非常柔軟, 子宮頸壁也會變得很薄, 大約要到7天之後才會恢復到原來的形狀。 生產完7~10天后, 子宮頸內口會關閉, 一直到產後4周左右, 子宮頸才會恢復到原來大小。

子宮內膜:胎盤和胎膜與子宮壁分離後, 由母體排出, 從子宮內膜的基底層, 會再長出一層新的子宮內膜。 產後10天左右, 除原來胎盤的附著面外(分娩後, 約手掌大小, 產後6~8周會完全癒合且不留痕跡), 其他部分的子宮腔會全部被新生的內膜所覆蓋。

在子宮恢復過程中, 需通過強而有力的肌肉“收縮”動作, 讓血管受到壓迫而止血, 並恢復到原來的大小。 因此, 在產後1周內,

Advertisiment
媽媽常會感到子宮收縮帶來的疼痛感。 若收縮不好, 血管就會持續出血不止, 如形成血塊積在子宮腔內, 就造成子宮肌肉層的收縮更差, 出血情況會更惡化。

為了加速子宮的收縮, 自然產的產婦可借助子宮按摩及子宮收縮藥物, 剖宮產的產婦則因有傷口, 而是以注射點滴型子宮收縮劑, 讓子宮順利收縮。

子宮按摩加速子宮收縮

產婦把手放在肚臍周圍, 觸摸尋找子宮位置, 如感覺不到腹部有一個圓形硬塊, 就需要做子宮環形按摩, 借此加速子宮的收縮。 子宮收縮的同時, 惡露也會隨之排出體外。 由於子宮變硬表示收縮情況良好, 所以, 自然產的產婦在產後24小時內, 應隨時按摩, 必須做到子宮變硬才能停止。

觀察惡露判別子宮恢復狀況

Advertisiment

若是子宮內仍有殘留胎盤或胎膜組織, 或是子宮收縮不良, 會影響子宮復原的速度, 這可從觀察惡露排出的顏色、量與氣味判別子宮的復原狀況。 正常情況下, 惡露的量會愈來愈少, 顏色愈來愈淡, 約3周就會結束, 過多的惡露屬於不正常現象。

如果血性惡露的量明顯變多, 且持續時間延長(3天以上), 或惡露帶有異味, 甚至惡露一直沒完沒了似的, 原本顏色已轉淡又變紅, 產婦務必及時就醫。 經檢查後, 若是子宮內仍有殘留物質, 即需要加以處理。 若是單純的子宮收縮不良, 則會給予口服(針劑)子宮收縮劑, 並教導產婦按摩子宮, 鼓勵其持續哺喂母乳, 以促進子宮收縮及增加子宮復原的狀況。

產後只要身體狀況允許,

Advertisiment
就應儘早開始鍛煉, 至少每天1次。 不過, 每天多做幾次, 每次時間短一點, 比如5分鐘, 也許更好。 頭幾天可以俯臥鍛煉, 這樣有利於子宮恢復懷孕以前的位置。

腹肌

平躺在床上, 雙膝屈起, 雙手放在腹部。

收縮臀部, 將後背壓向床面, 然後放鬆, 多次反復。 同時也可做盆腔練習。

胯部牽拉

平臥, 一條腿彎曲, 另一條腿伸直並屈曲足部, 即足跟用力向前, 使這條腿扭長, 然後再向回縮, 使腿縮短。 注意膝蓋不要彎曲, 背部也不要弓起。

踏步

平臥後雙腳前伸活動, 也可抬起, 上下踏步。 這是產後可以做的第1項有助於防止踝關節和足部腫脹的運動。

仰臥

平臥, 雙膝彎曲, 兩臂平伸放在大腿上, 抬起頭和雙肩, 使雙手觸到膝蓋。

當孩子3個月時,

Advertisiment
可以試一試盆底肌肉。 雙腿離地向上跳, 同時用力咳嗽, 如果有小便失禁, 就應經常做盆底肌肉練習。 6個月時如仍無好轉, 就應去看醫生。

貓步練習

雙手雙膝著地, 背部平直, 雙手正好垂直於肩。 向前蜷起一條腿, 使膝蓋觸到前額, 現將腿向後上方伸直, 抬頭伸長頸部, 注意從頭到腳跟形成一條直線, 維持幾秒鐘, 放下。 交替做另一側。

起步

坐直, 雙臂在胸前抱攏, 吸氣, 骨盆向前抬起, 再慢慢向後, 直到腹部肌肉緊張起采, 維持一段時間。 此時儘量保持正常呼吸。 坐下、放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