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般提供的療程不算昂貴, 效果普遍不錯。 而每項產品其強弱性不同, 應循序漸進使用, 想一蹴可及的話, 只會因小失大。 以下針對坊間最多人嘗試的美容科學, 提出幾項作為參考︰
雷射治療
媽媽辛苦持家也要維持美麗, 為了消除手上斑斑點點而來求診的越來越多。 剛開始, 可嘗試雷射治療, 但手部雷射的復原時間及療程次數較臉為長, 必須面臨反黑的問題。 而經雷射後的3周至一個半月會出現一些色素沉澱, 需歷經三至六個月才會漸漸褪去。 完成一個療程後, 黑斑就會有明顯的改善。
脈衝光
Advertisiment
想要美容手部的媽媽, 也可選擇以脈衝光治療, 沒有反黑的問題, 紅腫、結痂、脫皮的現象亦不顯著, 但需經過多次治療才會完整修復。
電波拉皮
手部若有皺紋的產生, 藉由此療程, 可以改善皺巴巴的老人手情況。 此項技術, 使用於臉部和手部的人也有漸增的趨勢。
常見足部問題
雙腳勞苦莫輕忽
“媽媽~抱抱!”孩子都喜歡膩著媽媽, 動輒要媽媽抱著才停止哭鬧。 有些孩子甚至要媽咪抱著站起來搖來搖去, 或是抱著四處走動、溜達賞景。 這樣的行為長期下來, 易讓媽媽腳部酸痛難耐, 還會導致胸背的肌肉緊繃。 原本年輕時有一雙滑若凝脂的白皙雙腳, 如今卻跟著小孩的漸長而消失, 媽媽真是情何以堪?
辛苦的媽媽在臨床上有哪些常見的腳部病症,
Advertisiment
靜脈曲張
專家指出, 靜脈曲張明顯的症狀是腫、麻、痛, 小腿佈滿像是蜘蛛網般的紋路, 嚴重者會像蚯蚓一樣浮出。 對媽媽而言, 懷孕期間挺著一個大肚子, 到小孩出生抱著餵奶或搖睡等等, 類似行為已超過一般人腿部承受的負擔, 出現酸痛浮腫的機率就很高。
專家表示, 腿部保養應從日常生活做起, 媽咪們只要採取以下簡單的保養就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1使用醫療用的彈性襪︰可舒緩並減輕腿部壓力, 也可以避免已經造成的症狀更加惡化。
2儘量穿著寬頭軟底的鞋子:給腳一個舒適的家。 切勿跟隨流行穿著太細跟的高跟鞋, 以免增加腳部的壓力。
3利用醫療技術輔助改善︰像是無線電頻和雷射等,
Advertisiment
香港腳
香港腳為黴菌感染所造成, 大家常認為“搔癢”為其代表症狀, 其實會癢的不一定是香港腳, 反之, 不癢的亦有可能是香港腳。 一般男性大都是在當兵時染上, 而女性則是懷孕或生病時, 因抵抗力變差而讓黴菌伺機而起。
臨床上, 香港腳可分為三種類型:一是糜爛型:常見足縫裡又濕又爛的表面, 潮濕溫熱的環境正好是黴菌滋長的最佳場所, 且伴隨劇癢;二是水泡型, 生長的地方為腳掌緣、拇指側及腳底, 也有發癢的感覺;三是角化型, 足底或足跟常破皮, 冬季會引起龜裂並產生灰指甲, 需連續服用藥物三個月, 並檢測肝功能。 在療程結束後, 此症的治癒率約九成;而外用藥連續擦半年也有六成的效果。
Advertisiment
媽咪成天與家事為伍, 忙得團團轉, 更不能忘了閒暇時間好好的愛護自己, 適時寵愛自己很重要喲!媽咪即使在家裡當個辛辛苦苦的黃臉婆, 出去也要當稱頭的貴婦媽咪。 本文為您介紹方便簡單的手足保養方式, 所需時間不多, 但只要持之以恆都會有很好的效果, 請媽咪試試看。
要美麗, 先從雙手開始
在過去, 女人要傳宗接代, 也要幫忙生計下田工作、照顧家庭。 當時沒有節育的觀念, 孩子一個接著一個出生, 每天有一堆的衣服要洗兼準備三餐、整理家務, 而辛苦一點的還要幫忙做代工貼補家用。
現代的環境雖然和過去有很大不同, 但我們可以看到當女人嫁作人婦後, 最明顯的變化不見得是臉部線條或身材曲線,
Advertisiment
常見手部疾病
相較於臉部, 雙手常被大家所忽略。 值得注意的是, 除了日常勞動會影響雙手美觀, 疾病亦為一關鍵。 而這些手部常見疾病不見得都是皮膚上的問題, 有些則為神經方面的病狀, 媽媽們如果有下列的這些情況, 就要懷疑有疾病的可能, 並就醫治療。
疣
專家解釋, “疣”是一種濾過性病毒感染, 會傳染給他人, 家中如有小孩, 因其免疫力較低更易被傳染。 臨床上也常有全家大小一起中獎的案例, 疣不單是手會出現, 有時腳也不能倖免, 醫師在確認過後, 通常會施以冷凍治療。
灰指甲
專家說,時下說的灰指甲症狀就是黴菌所造成的指甲疾病,常見的黴菌包括皮癬菌及念珠菌。灰指甲的表現包括︰指甲變色、變厚、變脆、有粉狀脫屑。
手部感染念珠菌的患者,也會合並手指頭縫有糜爛,常劇癢。剛開始可能只有出現在一隻手指頭縫,但緊接著就會擴散至其它手指頭縫,所以及早發現就要及早治療,才能避免病情惡化。媽咪在做家務時,常碰觸的清潔劑易致使指甲脆弱,或是常接觸水使手部肌膚保護變少,因此不可忽視事後保養。
手癬
常見感染原因是媽咪們手部保養不周,造成肌膚失去抵禦力,皮質層變薄而引起。好發于單手,沿著掌紋有脫皮屑,偶爾會擴散至手背。長了手癬的手會出現境界鮮明的紅色斑塊,尤其邊緣處會加劇。
蜂窩性組織炎
當手上有傷口或剪指甲不小心傷及皮膚,便可能讓細菌趁虛而入,引起局部組織出現“紅、腫、熱、痛”的症狀。嚴重時,會導致腋下的淋巴腺腫大,身體畏寒發燒,若屬急症患者,須立刻送醫處理。通常,患者都是忽略小傷口的照護而導致蜂窩性組織炎。提醒家事繁忙的主婦,即使是不經意造成的小傷口,也要悉心照護,若不小心引起蜂窩性組織炎,不僅會拉長癒合的時間, 治療上也將更加複雜。
專家特別提醒,手部濕疹是媽咪們常會出現的手部問題。其中的症狀大致分為︰汗皰疹、富貴手和接觸性濕疹。最直接和長期碰水相關的是富貴手和接觸性濕疹,汗皰疹則好發於壓力大的職業媽咪。
富貴手
富貴手俗稱主婦濕疹,是一種手部濕疹。成因主要為患者本身為敏感膚質,並經外來的物質反復刺激導致手部乾燥、脫皮、龜裂、指紋消失等症狀。
此症不屬傳染病,亦不具感染性,媽咪毋須太過擔心。但治癒後復發的機會高,尤其在冬天乾燥的季節更是雪上加霜,脫皮和龜裂的情況可能變得更加嚴重。提醒患者將日常的保養成為習慣,對抗這樣頑固的病症即可泰然處之。
接觸性濕疹
因患病者多為媽媽族群,又名“主婦手”。乃是因辛苦的媽咪們長期接觸水或清潔劑,導致手部皮膚漸薄而失去保護力。症狀包括:手部乾裂伴隨紅疹脫皮、發癢等症狀。患處在冬季容易明顯惡化,導致指尖裂開引起疼痛感。
汗皰疹
常見於手指兩側的小水泡,伴隨有劇癢。春夏發病頻率高,病程歷經數周,水泡乾涸後會在手部留下圈狀脫皮屑。民眾每當知道得了汗皰疹,總很驚訝,以為跟性病的皰疹一樣。事實上,它不是病毒感染,也不會傳染,而是皮膚對季節變化的反應敏感而發生。
腕隧道症候群“神經骨科”
俗稱“媽媽手”的病症,常見症狀包括:大拇指外展,食指、中指及大拇指產生麻鈍感、刺痛感、燒灼感和疼痛感。發生的情況是手掌部位的正中神經穿過手腕隧道時,神經受到壓迫造成的症狀。
專家曾頌惠表示,有上述不適症狀的媽媽們要特別的留意。剛出生的寶寶頸部還沒有健全的支撐力,媽媽抱起寶寶時都要扶著頭部,時間過久,媽媽就會感到明顯手酸;此外,媽媽做家事的時間過長,提重物或買菜的次數過多,都是會讓腕隧道症候群在短時間內發生的原因。
建議剛生產完的孕婦,在腰酸背痛的情形尚未改善時,要特別留意自己的照護方式和抱小孩的時間。可以請家人一起幫忙或是分時段照料,畢竟寶寶的成長不是兩三天,媽咪需要有健康的身體和飽滿的體力。
寶寶出生後,媽媽們抱著喂乳或是寶寶哭鬧要抱著時,可以尋找支撐點,像是椅背等,如此可以減輕手部重量壓力,避免導致媽媽手加劇。
手住美麗
戴手套做家事
手套真是媽咪必備的秘密武器!特別是媽咪做家事容易接觸到清潔劑,以致傷害手部肌膚的角質層,而角質層像是手上的天然保護膜,當這層保護越來越薄時,手部就會出現很多問題囉!戴上手套可以隔絕大部分的清潔劑,減少對手部的傷害,請媽咪一定要戴上手套再繼續動作。手套可以選擇內棉外塑膠的材質,或先套上一雙棉質手套再戴塑膠手套,不過少部份的人會對乳膠材質產生過敏現象。
勤擦護手霜
洗手或是家事完成後,別忘了要幫雙手擦上一層防護罩-護手霜。一般清潔劑即介面活性劑,會傷害皮膚的角質層,媽咪若是沒有勤奮的保養,就會使得角質層變薄。
護手霜隨時帶在身邊補擦是不二法門,選購上也要挑選無香料添加的產品,一般坊間的產品都是以補充油質的成份為主,媽咪若是雙手有敏感或嚴重乾燥的現象,推薦改擦成份偏向保濕為主的。
日常防曬不可少
繁忙的事務和小孩的養育,壓縮了媽媽一整天的時間,看著手部的的黑斑出現,真的很困擾。其實預防黑斑並不難,只是習慣養成的問題。
一般人都會幫臉擦上防曬乳,保護它不受陽光的威脅,殊不知雙手也需要這樣的保護,皮膚缺乏相關保護的措施,在長時間陽光的照射下,就易增加黑色素形成,並使皮膚變黑、粗糙。媽咪出門前別忘了手部也要塗上防曬產品,才能阻擋陽光形成黑色素,徹底預防黑斑惡化。
值得注意的是,曬後皮膚比較敏感,勿立即擦上美白產品。美白產品常含有果酸或其它較刺激成份,對皮膚有一定的刺激性。建議曬後先以蘆薈等鎮靜肌膚產品來保養,較為適當。
適當的休息
鑒於提菜、抱小孩和一堆家事等等,都需要雙手來完成,媽媽們平時做家事時,可購買保護腕部的手腕護套,減輕腕隧道穴的壓力;長時間的勞動亦可能造成手部機能傷害,需定時讓雙手休息。
曾頌惠醫生提及,媽媽對於剛出生的寶寶會特別小心,常抱著寶寶而沒有停手休息,長期下來,手部問題相繼而生。建議媽媽多利用坐姿的方式懷抱寶寶,一方面藉由椅子的把手或小枕減輕手部負擔,一方面減輕足部長期站立的酸痛。
每一個媽咪的手都是小生命的搖籃,若感覺不適或是疼痛要及早就醫,否則一旦神經產生萎縮,可能導致神經永久性受損,那就得不償失了。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是維持雙手健康的不二法門喔!
減少至公眾場合泡水
足下保養是流行趨勢,相關業者提供很棒的空間讓婆婆媽媽可以享受貴婦般待遇。一般在進行修甲、去角質和彩繪前,都會用水把角質層泡軟,不過媽咪要當心水的傳染力相當高,而且民眾若腳部有傷而不自知,又將腳放在店家重複使用的洗腳水中,可能直接遭受病菌感染。
建議媽咪腳上有傷口或是本身帶有疾病時,不要去類似場合進行活動。在家自行學習打造出美麗的足部風情,也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呢!
除上述疾病外,手部的美觀是許多人關心的議題。有些人自身勤勞保養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不過有些長久累積的症狀卻難以在一朝一夕間改善,而科技的發達,讓消費者可藉由科技的儀器來達到輔助改善的效果。
媽咪在嘗試前,可先諮詢門診醫師的建議,詳加考慮再決定。切記不要上癮,很多女性對於追求美麗過於吹毛求疵,這並不是件好事,而應適時適宜的考慮,勿跟隨盲從,有必要才使用,心態上要正確。
雞眼
現代女性穿著的鞋型都不太符合人體工學,凸出的關節因長期摩擦引起疼痛,久而久之即產生雞眼。因腳的結構無法改變,建議媽咪改穿著舒適的鞋子,腳部問題就會遠離。
足底疣
是濾過性病毒感染形成的非癌皮膚增生,而濾過性病毒是屬“人類乳突瘤病毒”。經由接觸感染到皮表或黏膜部位,臨床表徵端視生長的部位而定。外觀跟雞眼很相似,因此常被誤認,此症具傳染性不可輕忽。
疣既然是病毒感染,就可見腳底出現顆顆大小不一的粒狀物,頑強不易消滅,且會反復再感染。令人感到隱憂的是,在夏日民眾水上活動頻繁,若有患者不自知得病還下水,患部經水泡會將病毒留至水中,可能傳染給他人。
而已經患此症的人,可尋求醫師經由冷凍治療、角質溶解劑或免疫調節劑處理,平日在家中宜單獨使用衛浴設備,公共場所避免赤腳和涉足。
輕鬆變成最佳女主“腳”每個女人都希望自己的腳可以像名模一樣,修長纖細又粉嫩,走在路上都讓人不自覺的想再看一眼。媽媽辛苦了一天,該休息的時候記得好好犒賞疲勞的雙腳。變成名模的雙腳或許不易,但適宜的方式還是可讓媽媽重拾少女時期的那般光景喔!
專家提供省錢又方便的DIY保養撇步,獻給辛苦的媽咪們:
1、家中每個成員應使用自己的修腳工具,不與他人共用。包括指甲刀、剪刀及挫刀等, 使用前後都要消毒乾淨,預防感染。
2、小羊皮及帆布材質的鞋子,對足部皮膚是最友善的。此類材質的優點是透氣佳、質地軟、整體輕巧,最適合位居寶島濕熱氣候的媽媽,但有不防水的缺點。因此,秋冬多雨的季節宜選擇材質為牛皮的鞋子,以皮底皮面的最佳。至於坊間流行的馬靴,千萬不要選購合成皮的產品,因為這不僅會傷害雙腳,透氣性跟真皮更是差遠矣!
現代美腳定義重新洗牌,健康、皮膚細緻光澤才是基本條件,腳部的形狀除非動刀,否則難以改變,而選擇適當的鞋子就有修飾加分的效果。
3、洗澡時,先泡泡腳,把足縫和足底徹底用肥皂清潔乾淨。清潔完畢後,利用磨石或磨腳棒磨去厚皮( 也就是俗稱的死皮),結束後再用果皮(橘子皮、柳丁皮較為合適)搓磨一遍。出浴後,記得擦上乳霜劑型的角質溶解劑或保濕劑,增加皮膚的水分和油質。
4、腳多汗的媽媽,可至皮膚科請醫師開立止汗劑,每日睡前擦;也可以至中藥店買燒明礬,灑在足縫及鞋襪內,它可幫助吸附汗水保持腳部乾爽。若買不到燒明礬,也可用痱子粉替代。
專家說,時下說的灰指甲症狀就是黴菌所造成的指甲疾病,常見的黴菌包括皮癬菌及念珠菌。灰指甲的表現包括︰指甲變色、變厚、變脆、有粉狀脫屑。
手部感染念珠菌的患者,也會合並手指頭縫有糜爛,常劇癢。剛開始可能只有出現在一隻手指頭縫,但緊接著就會擴散至其它手指頭縫,所以及早發現就要及早治療,才能避免病情惡化。媽咪在做家務時,常碰觸的清潔劑易致使指甲脆弱,或是常接觸水使手部肌膚保護變少,因此不可忽視事後保養。
手癬
常見感染原因是媽咪們手部保養不周,造成肌膚失去抵禦力,皮質層變薄而引起。好發于單手,沿著掌紋有脫皮屑,偶爾會擴散至手背。長了手癬的手會出現境界鮮明的紅色斑塊,尤其邊緣處會加劇。
蜂窩性組織炎
當手上有傷口或剪指甲不小心傷及皮膚,便可能讓細菌趁虛而入,引起局部組織出現“紅、腫、熱、痛”的症狀。嚴重時,會導致腋下的淋巴腺腫大,身體畏寒發燒,若屬急症患者,須立刻送醫處理。通常,患者都是忽略小傷口的照護而導致蜂窩性組織炎。提醒家事繁忙的主婦,即使是不經意造成的小傷口,也要悉心照護,若不小心引起蜂窩性組織炎,不僅會拉長癒合的時間, 治療上也將更加複雜。
專家特別提醒,手部濕疹是媽咪們常會出現的手部問題。其中的症狀大致分為︰汗皰疹、富貴手和接觸性濕疹。最直接和長期碰水相關的是富貴手和接觸性濕疹,汗皰疹則好發於壓力大的職業媽咪。
富貴手
富貴手俗稱主婦濕疹,是一種手部濕疹。成因主要為患者本身為敏感膚質,並經外來的物質反復刺激導致手部乾燥、脫皮、龜裂、指紋消失等症狀。
此症不屬傳染病,亦不具感染性,媽咪毋須太過擔心。但治癒後復發的機會高,尤其在冬天乾燥的季節更是雪上加霜,脫皮和龜裂的情況可能變得更加嚴重。提醒患者將日常的保養成為習慣,對抗這樣頑固的病症即可泰然處之。
接觸性濕疹
因患病者多為媽媽族群,又名“主婦手”。乃是因辛苦的媽咪們長期接觸水或清潔劑,導致手部皮膚漸薄而失去保護力。症狀包括:手部乾裂伴隨紅疹脫皮、發癢等症狀。患處在冬季容易明顯惡化,導致指尖裂開引起疼痛感。
汗皰疹
常見於手指兩側的小水泡,伴隨有劇癢。春夏發病頻率高,病程歷經數周,水泡乾涸後會在手部留下圈狀脫皮屑。民眾每當知道得了汗皰疹,總很驚訝,以為跟性病的皰疹一樣。事實上,它不是病毒感染,也不會傳染,而是皮膚對季節變化的反應敏感而發生。
腕隧道症候群“神經骨科”
俗稱“媽媽手”的病症,常見症狀包括:大拇指外展,食指、中指及大拇指產生麻鈍感、刺痛感、燒灼感和疼痛感。發生的情況是手掌部位的正中神經穿過手腕隧道時,神經受到壓迫造成的症狀。
專家曾頌惠表示,有上述不適症狀的媽媽們要特別的留意。剛出生的寶寶頸部還沒有健全的支撐力,媽媽抱起寶寶時都要扶著頭部,時間過久,媽媽就會感到明顯手酸;此外,媽媽做家事的時間過長,提重物或買菜的次數過多,都是會讓腕隧道症候群在短時間內發生的原因。
建議剛生產完的孕婦,在腰酸背痛的情形尚未改善時,要特別留意自己的照護方式和抱小孩的時間。可以請家人一起幫忙或是分時段照料,畢竟寶寶的成長不是兩三天,媽咪需要有健康的身體和飽滿的體力。
寶寶出生後,媽媽們抱著喂乳或是寶寶哭鬧要抱著時,可以尋找支撐點,像是椅背等,如此可以減輕手部重量壓力,避免導致媽媽手加劇。
手住美麗
戴手套做家事
手套真是媽咪必備的秘密武器!特別是媽咪做家事容易接觸到清潔劑,以致傷害手部肌膚的角質層,而角質層像是手上的天然保護膜,當這層保護越來越薄時,手部就會出現很多問題囉!戴上手套可以隔絕大部分的清潔劑,減少對手部的傷害,請媽咪一定要戴上手套再繼續動作。手套可以選擇內棉外塑膠的材質,或先套上一雙棉質手套再戴塑膠手套,不過少部份的人會對乳膠材質產生過敏現象。
勤擦護手霜
洗手或是家事完成後,別忘了要幫雙手擦上一層防護罩-護手霜。一般清潔劑即介面活性劑,會傷害皮膚的角質層,媽咪若是沒有勤奮的保養,就會使得角質層變薄。
護手霜隨時帶在身邊補擦是不二法門,選購上也要挑選無香料添加的產品,一般坊間的產品都是以補充油質的成份為主,媽咪若是雙手有敏感或嚴重乾燥的現象,推薦改擦成份偏向保濕為主的。
日常防曬不可少
繁忙的事務和小孩的養育,壓縮了媽媽一整天的時間,看著手部的的黑斑出現,真的很困擾。其實預防黑斑並不難,只是習慣養成的問題。
一般人都會幫臉擦上防曬乳,保護它不受陽光的威脅,殊不知雙手也需要這樣的保護,皮膚缺乏相關保護的措施,在長時間陽光的照射下,就易增加黑色素形成,並使皮膚變黑、粗糙。媽咪出門前別忘了手部也要塗上防曬產品,才能阻擋陽光形成黑色素,徹底預防黑斑惡化。
值得注意的是,曬後皮膚比較敏感,勿立即擦上美白產品。美白產品常含有果酸或其它較刺激成份,對皮膚有一定的刺激性。建議曬後先以蘆薈等鎮靜肌膚產品來保養,較為適當。
適當的休息
鑒於提菜、抱小孩和一堆家事等等,都需要雙手來完成,媽媽們平時做家事時,可購買保護腕部的手腕護套,減輕腕隧道穴的壓力;長時間的勞動亦可能造成手部機能傷害,需定時讓雙手休息。
曾頌惠醫生提及,媽媽對於剛出生的寶寶會特別小心,常抱著寶寶而沒有停手休息,長期下來,手部問題相繼而生。建議媽媽多利用坐姿的方式懷抱寶寶,一方面藉由椅子的把手或小枕減輕手部負擔,一方面減輕足部長期站立的酸痛。
每一個媽咪的手都是小生命的搖籃,若感覺不適或是疼痛要及早就醫,否則一旦神經產生萎縮,可能導致神經永久性受損,那就得不償失了。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是維持雙手健康的不二法門喔!
減少至公眾場合泡水
足下保養是流行趨勢,相關業者提供很棒的空間讓婆婆媽媽可以享受貴婦般待遇。一般在進行修甲、去角質和彩繪前,都會用水把角質層泡軟,不過媽咪要當心水的傳染力相當高,而且民眾若腳部有傷而不自知,又將腳放在店家重複使用的洗腳水中,可能直接遭受病菌感染。
建議媽咪腳上有傷口或是本身帶有疾病時,不要去類似場合進行活動。在家自行學習打造出美麗的足部風情,也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呢!
除上述疾病外,手部的美觀是許多人關心的議題。有些人自身勤勞保養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不過有些長久累積的症狀卻難以在一朝一夕間改善,而科技的發達,讓消費者可藉由科技的儀器來達到輔助改善的效果。
媽咪在嘗試前,可先諮詢門診醫師的建議,詳加考慮再決定。切記不要上癮,很多女性對於追求美麗過於吹毛求疵,這並不是件好事,而應適時適宜的考慮,勿跟隨盲從,有必要才使用,心態上要正確。
雞眼
現代女性穿著的鞋型都不太符合人體工學,凸出的關節因長期摩擦引起疼痛,久而久之即產生雞眼。因腳的結構無法改變,建議媽咪改穿著舒適的鞋子,腳部問題就會遠離。
足底疣
是濾過性病毒感染形成的非癌皮膚增生,而濾過性病毒是屬“人類乳突瘤病毒”。經由接觸感染到皮表或黏膜部位,臨床表徵端視生長的部位而定。外觀跟雞眼很相似,因此常被誤認,此症具傳染性不可輕忽。
疣既然是病毒感染,就可見腳底出現顆顆大小不一的粒狀物,頑強不易消滅,且會反復再感染。令人感到隱憂的是,在夏日民眾水上活動頻繁,若有患者不自知得病還下水,患部經水泡會將病毒留至水中,可能傳染給他人。
而已經患此症的人,可尋求醫師經由冷凍治療、角質溶解劑或免疫調節劑處理,平日在家中宜單獨使用衛浴設備,公共場所避免赤腳和涉足。
輕鬆變成最佳女主“腳”每個女人都希望自己的腳可以像名模一樣,修長纖細又粉嫩,走在路上都讓人不自覺的想再看一眼。媽媽辛苦了一天,該休息的時候記得好好犒賞疲勞的雙腳。變成名模的雙腳或許不易,但適宜的方式還是可讓媽媽重拾少女時期的那般光景喔!
專家提供省錢又方便的DIY保養撇步,獻給辛苦的媽咪們:
1、家中每個成員應使用自己的修腳工具,不與他人共用。包括指甲刀、剪刀及挫刀等, 使用前後都要消毒乾淨,預防感染。
2、小羊皮及帆布材質的鞋子,對足部皮膚是最友善的。此類材質的優點是透氣佳、質地軟、整體輕巧,最適合位居寶島濕熱氣候的媽媽,但有不防水的缺點。因此,秋冬多雨的季節宜選擇材質為牛皮的鞋子,以皮底皮面的最佳。至於坊間流行的馬靴,千萬不要選購合成皮的產品,因為這不僅會傷害雙腳,透氣性跟真皮更是差遠矣!
現代美腳定義重新洗牌,健康、皮膚細緻光澤才是基本條件,腳部的形狀除非動刀,否則難以改變,而選擇適當的鞋子就有修飾加分的效果。
3、洗澡時,先泡泡腳,把足縫和足底徹底用肥皂清潔乾淨。清潔完畢後,利用磨石或磨腳棒磨去厚皮( 也就是俗稱的死皮),結束後再用果皮(橘子皮、柳丁皮較為合適)搓磨一遍。出浴後,記得擦上乳霜劑型的角質溶解劑或保濕劑,增加皮膚的水分和油質。
4、腳多汗的媽媽,可至皮膚科請醫師開立止汗劑,每日睡前擦;也可以至中藥店買燒明礬,灑在足縫及鞋襪內,它可幫助吸附汗水保持腳部乾爽。若買不到燒明礬,也可用痱子粉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