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新媽媽的要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

即使平時非常樂觀的女性, 一到臨近生產時都會變得心神不寧。 會擔心“能不能平安無事地生產?能不能生出五體俱全的孩子?”等等。 不僅在心理上會產生這種不安, 而且, 在母親的生理上也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比如, 一直到分娩階段, 如果胎兒始終是很健康的, 那麼, 隨著對胎兒胎盤的刺激作用, 胎盤內會產生出較多的雌性激素。 然而, 在胎兒分娩之後, 其胎盤也隨之排出母體外。 於是, 原來比一般婦女多1000倍的激素一下子猛減下來。 激素的急驟變化必定會與心境的變化有聯繫。

早就有這種說法, 說激素的急驟變化發生後一至兩周之間的所謂產褥期間內,

Advertisiment
即使孩子有畸形現象, 也決不能告訴母親。 在這段期間, 婦女的心理、精神會產生非常過敏的反應。 焦躁不安, 遇事馬上會陷入非常的鬱悶, 從來沒有過的蕁麻疹這時也會發生。 而且, 只要稍稍一點小事就會使母乳分泌產生困難。

做父親的, 首先有必要充分瞭解到母親將會處於這種狀態。 然後, 在瞭解的基礎上, 應該溫柔地去安慰母親, 使她保持安定的心情。 如果在醫院則有醫生, 而且, 助產護士也會巡迴各個病房予以鼓勵。 因而, 母親的心情自然會得到安寧。 但是, 一旦回到家裡, 如果是只有夫妻兩人的小家庭, 就馬上會對育兒產生不安, 或者會給家屬帶來精神上的極度疲勞。

Advertisiment

母親與嬰兒之間的關係實屬微妙。 母親如果細心注意孩子, 那麼, 嬰兒啼哭的次數就一定會增加。 母親的過度操勞會妨礙熟睡, 而睡眠不足則愈會神經過敏。 隨之, 理想的營養源泉——母乳的品質就會降低, 以至會影響嬰兒的發育。

由此可知, 到完全習慣撫養嬰兒的方法為止的產後一兩個月以內, 只要在可行的範圍內, 以儘量在娘家度過為好。

掌握了育兒的要領, 對嬰兒產生了“疼愛”之心以後, 產婦才會克服複雜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及對育兒產生的小小不安。 在娘家期間, 她會更多地學習撫養嬰兒的方法, 並和母親一起多聊聊人情世故, 這是最好的安定劑。

從產院直接回家或者從娘家提前回自己家裡時,

Advertisiment
以丈夫為首的家屬們都應該注意回避批評式的話語, 以溫和的語言進行對話。 溫和的語言是使母親安心的最好良藥。

相關用戶問答